腹腔镜手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4-08-01 00:24:00王海生
当代医学 2014年21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结石

王海生

腹腔镜手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王海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技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贵州航天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n=75)。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比手术时间、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段、患者疼痛感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3%,对照组1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7.3%。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间短、创面小、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术后恢复快,同时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腹腔镜;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因结石阻塞胆囊管,导致胆囊内胆汁滞留,从而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造成急性炎症反应[1],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病[2-3],其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常用的胆囊手术主要是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本研究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对比临床效果旨在探讨出最佳的治疗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贵州航天医院接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150例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本组的1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75例,其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为(43.25±5.53)岁;病程1~6d,平均病程为(3.2±1.5)d。对照组患者75例,其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为(47.54±6.25)岁;病程1~5d,平均病程为(3.7±1.3)d。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

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让患者建立12~14mmHg的气腹,手术时让患者采取头高脚低的姿势进行左侧卧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时采用四孔法进行,腹腔镜进入腹腔后首先对腹腔进行全面的检查,判断胆囊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同时观察是否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情况,手术时用齿抓钳对患者胆囊进行固定,通过电凝钩将胆囊管和血管完全分开充分暴漏胆囊三角处[5],分离动脉胆囊管和胆囊动脉使其保持游离状态,同时用钛夹施夹器固定动脉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完全固定后用电凝剪将其剪断,将胆囊彻底切除并将肝胆床区清理干净,最后释放腹腔切口气体,拔出穿刺套管,对切口进行相应的缝合处理[6]。如果胆囊肿大、胆囊壁水肿严重,胆囊不易暴露时,应采用电凝的方式烧破胆囊底,将胆汁抽除增加手术空间[7];如果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则应采取逆行的手术方式进行切除;

对照组:对患者采用硬模外的麻醉方式同时对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选取患者右上腹部腹直肌或右下肋缘斜切,开口长度约为10cm,然后切开腹壁各层,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如果患者炎性反应严重时,用引流管进行肝下引流,然后进行胆囊切除。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手术后分别记录患者接受手术的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情况及术中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以上2组患者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研究,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且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有4例发生并发症术后出血1例,急性胆管炎1例,肠粘连2例,并发症概率为5.3%;对照组有1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分别是切口感染脂肪液化6例,胆总管损伤2例,术中出血2例,腹腔感染1例,急性胰腺炎1例,胆管损伤1例,并发症率为17.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疾病,其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部持续性绞痛,恶心呕吐,患者发热畏寒,伴有右肩背放射性憋胀,如果治疗不及时极易引发癌变,甚至威胁患者生命[8]。临床上治疗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胆囊,传统的开腹手术,手术时间长、患者创面大、疼痛感强、住院时间长,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也严重影响手术的成功性。目前腹腔镜技术在临床医学应用广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首选方法,其创面小患者恢复快且住院时间短,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与传统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本研究认为:在针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腹腔镜手术为临床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损害提供了更加有效和可靠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石珩.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7例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0):173.

[2] 齐红海,李龙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29例临床疗效结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1):41.

[3] 张世祥,贾兴梅,李天山,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7):206-208.

[4] 唐昌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09,34(12):72-74.

[5] 贾守洪,彭彬,鲁旭.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附275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12):904-905.

[6] 黄志耿,傅若珊,许炎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附103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7):533-536.

[7] 肖元初,杨志奇.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附496例临床病例报告)[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3):320-321.

[8] 杨念宾,徐进,施其龙,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56例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11):861-862.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1.075

贵州 563000 贵州航天医院肝胆外科 (王海生)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结石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50
冰糖葫芦也会引起胃结石!
基层中医药(2021年1期)2021-07-22 06:56:58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20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