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综合治疗烧伤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2014-08-01 00:24:00田立杰巴拉哈斯刘万君
当代医学 2014年21期
关键词:创面有效率意义

田立杰 巴拉 哈斯 刘万君

不同方法综合治疗烧伤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田立杰 巴拉 哈斯 刘万君

目的 探讨包扎治疗、暴露治疗、半暴露治疗、暴露与包扎综合治疗烧伤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中心医院就诊的烧伤患者128例,分为4组(n=32),A组予以暴露与包扎综合治疗、B组予以半暴露治疗、C组予以暴露治疗、D组予以包扎治疗,对4组的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62.5%、C组为75.0%、D组为62.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总有效率为87.5%,与B组、C组以及D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暴露与包扎综合治疗烧伤的临床疗效较包扎治疗、暴露治疗、半暴露治疗更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烧伤;包扎治疗;暴露治疗;半暴露治疗;综合治疗

烧伤属于临床较为常见伤害,其为高温、火焰等导致的损伤,时间长短以及温度高低同损伤的程度有重要的联系[1]。因此,将耐受性好、使患者痛苦小等治疗的方式应用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准格尔旗中心医院采用包扎治疗、暴露治疗、半暴露治疗、暴露与包扎综合治疗烧伤,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准格尔旗中心医院就诊的烧伤患者128例,按照严重性以及烧伤面积进行分型,128例患者具有深II度烧伤的复合创面、浅II度烧伤复合创面、I度烧伤,烧伤的面积为5.9%~47.1%。将128例患者分为分为4组,每组32例。A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5~50岁,平均年龄(32.2±1.1)岁;B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6~51岁,平均年龄(34.1±1.0)岁;C组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31.2±0.9)岁;D组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3~42岁,平均年龄(30.2±0.9)岁,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A组予以暴露与包扎综合治疗、B组予以半暴露治疗、C组予以暴露治疗、D组予以包扎治疗。

1.2.1 A组的暴露与包扎综合治疗 简单的对创面进行清洁,采取干燥纱布进行蘸干之后把美宝烧伤膏在创面上进行直接的涂,保持1mm的厚度且2~3次/d进行换药。等到创面的渗出逐渐减少实施包扎的治疗,对患者感染的迹象进行观察,按照感染的迹象对敷料进行更换直到恢复创面[2]。

1.2.2 B组的半暴露治疗 采取新洁尔灭对患者的创面进行简单的清创之后,在消毒过后纱布上面挤上烧伤膏,并且采取压舌板进行搅拌,待纱布完全被浸透之后制作方可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应保持1mm厚度的药膏,之后按照患者的创面大小裁剪,并且敷在创面,上层可以加上一层的塑料薄膜,每12小时换一次药。将油纱去掉之后可以采用无菌的压舌板把液化物或者残余药物去除,再消毒清洁创面以及继续敷药,多次重复的操作直到患者创面完全的愈合[3]。

1.2.3 C组的暴露治疗 对于患者烧伤的创面不可使用杀菌剂以及消毒剂,亦不可进行清创的处理。运用清水进行冲洗之后,采取干燥的纱布进行蘸干,蘸干后直接在创面上涂上厚度大约为1mm的美宝烧伤膏,主要2~3次/d的换药。此外,治疗的期间不可使用镇痛药物以及抗生素。

1.2.4 D组的包扎治疗 将吸水性强敷料放置在患者创面内层的2~3cm处,且进行从远端往近端的包扎。包扎的过程应该对厚度以及范围进行注意,不可过紧,使患者保持肢体末梢的循环。还要按照感染的迹象对敷料进行更换。此外,对患者的血常规、发热、气味、疼痛等感染的迹象要注意观察。

1.3 评定标准 完成治疗后,对患者创面血管化程度以及上皮化程度进行观察,对疤痕深部分布细菌以及创面病理切片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以上述作为评判标准[4]。治疗后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为创面上没有纤维组织、上皮的覆盖且没有分泌物;有效为部分创面已经愈合且分泌物减少;无效为创面的愈合或者恶化的情况不明显、分泌物显著增加,纤维组织以及上皮的生长较为明显。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B 组总有效率为62.5%、C组为75.0%、D组为62.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总有效率为87.5%,与B组、C组以及D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组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n(%)]

3 讨论

烧伤指机体对高温物体进行直接的接触或者受强热辐射发生变化,由强辐射热、高温固体与火焰所导致的损伤。烧伤程度依据温度作用时间长短以及高低而产生不同[5]。烧伤时可以看见血液中乳酸量不断的增加,而动静脉血pH值逐渐降低,组织毛细血管功能障碍加重的同时亦使缺氧血症加重。据相关临床的经验表明,如果全身烧伤的面积大于1/3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6]。

依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每年由于意外伤害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当中,交通事故排第1位,而烧伤排第2位,且于交通事故的伤害当中亦具有大量的伤员同时合并烧伤。其在中国年发病率为1.5%~2%,也就说每年大概包括2000万的人遭遇不同程度的烧伤,而其中大约5%烧伤患者需进行住院治疗。烧伤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皆造成极大危害。烧伤临床治疗中主要的手段包括包扎治疗、暴露治疗、半暴露治疗、暴露与包扎综合治疗法。

暴露与包扎综合治疗法使烧伤患者具有显著较低的细菌计数,亦使患者具有较高的舒适度,且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7]。包扎疗法主要的目的为对创面进行保护,使其免受外源性的沾染,吸收渗液,便于对用药进行辅助。其对于需进行手术治疗的肉芽创面、小儿烧伤创面、躯干部小面积烧伤、肢体轻度烧伤患者而言,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暴露治疗、半暴露治疗皆可使患者的创面保持干燥,且避免了感染,对创面的观察以及处理有利[8]。其用在深度烧伤、大面积烧伤、感染的创面具较好治疗的效果,唯一区别是半暴露治疗的后期将适当的采取一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而暴露疗法关键点为可提供相对无菌且可靠的一个环境,维持一定湿度以及温度,且对创面的渗液进行及时的清除,使创面保持干燥,避免创面出现受压现象[9]。

在本研究中,B组总有效率为62.5%、C组为75.0%、D组为62.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总有效率为87.5%,与B 组、C组以及D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暴露与包扎综合治疗烧伤的临床疗效较包扎治疗、暴露治疗、半暴露治疗更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依然需要深入地进行研究。

[1] 谭军强,吴中强,邓立柱,等.不同方法在临床烧伤中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17):11-12.

[2] 刘辉霞,肖水源,贺全勇,等.两种治疗方案在深Ⅱ°烧伤治疗中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1):1112-1116.

[3] 张宪发,梁自乾,宗守凯,等.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 (41):7779-7782.

[4] 曹玉萍.湿润暴露疗法在面部烧伤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4 (31):722-723.

[5] 王屋金.68例烧伤残余创面综合治疗体会[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2,6(5):168-169.

[6] 蔡凯敏.综合治疗烧伤1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 5(14):377-378.

[7] 张金贵.湿润包扎疗法治疗小腿下段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9(7):823-824.

[8] 任勇刚.高原地区湿润烧伤膏暴露疗法治疗中小面积烧烫伤265例体会[J].西藏医药杂志,2011,12(3):366-367.

[9] 陈静,王甲汉,杨磊,等.外科手术结合物理治疗对严重烧伤后功能重建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9(12):372-373.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1.079

内蒙古 010300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中心医院外三科(田立杰 巴拉 哈斯 刘万君)

猜你喜欢
创面有效率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有意义的一天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6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诗里有你
北极光(2014年8期)2015-03-30 02:50:51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5年6期)2015-01-23 01:25:58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osthole binding to human serum albu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