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锦流派发展渊源与造型艺术初探

2014-08-01 12:28张天会顾丽春徐人平
关键词:织锦德宏西双版纳

果 霖,张天会*,顾丽春,张 超,徐人平

(1.云南农业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650201;2.贵州大学 艺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3.昆明理工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51)

傣锦是一种在傣族人民生活中常用的家庭手工纺织品,也是一种在傣族民众中广泛流传的民族艺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傣锦织工精巧,纹样别致,形象生动,绚丽多彩,并且变化多端,承载着勤劳善良能歌善舞的傣族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傣族传统文化和手工艺文化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1],无论是图案、纹样、色彩,还是面料、工艺、组织,对于现代纺织品的设计、开发都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

傣锦本身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工艺,不同地区的傣锦在织锦工艺原理和基本流程上,似乎是相同的,但仔细观察其造型艺术及其符号特征,又会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细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傣族织锦均系手工操作,长期处于分散性自发生产、传承状态,未经过规范化标准化训练,并且有反映地方性群体的文化观念和审美追求的习惯和方法[2]。再进一步地研究还可以发现:根据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南传佛教、原始宗教和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蜀身毒道)的影响,在艺术风格和图案内容上可以归纳成两大类:西双版纳傣锦和德宏傣锦,并形成了两大流派。

一、傣锦两大流派的发展渊源

傣族是我国较早从事纺织和织锦的民族之一[3]。历史文献记载描述得十分详细具体,东汉时期已颇具规模和水平,并且以织出的“干栏布”、“桐华布”而闻名于世[4]。据有关史学家考证,“傣锦在汉代史籍中就有记载,到唐、宋时期已基本形成一定规模”[5]。据此,傣锦应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傣锦质地考究,色泽鲜艳,最显豪华富贵,南诏时期,地方官员把傣锦作为上贡朝廷的礼品,被王公贵族视为珍品。如《蛮书》卷八载:贵绯紫两色,得紫后有大功则得锦”[6]。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经过了诞生、成长、发展、变革的演变过程,云南傣锦逐步发展形成了西双版纳傣锦和德宏地区傣锦两大流派。

(一)西双版纳傣锦的发展渊源

历史上西双版纳的“丝幔帐”和“绒锦”已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受到以自然崇拜、灵物崇拜为主的原始宗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双重作用和影响。

万物有灵,多神崇拜是中华大地众多民族历史上都有过的普遍信仰,也影响到与傣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傣锦的制作和图案上:西双版纳傣锦纹样内容具象的形象很多,一般有象、狮、骏马(或驴)、孔雀、缅寺、麒麟、蝙蝠等等图像,据解释,蝙蝠意为福降大地;大象重如磐石,力大无比,象征和平;马(驴)是傣家的传统畜力,象征驮金驮银带来财富;缅寺象征佛祖保佑,清吉平安。这些图案的内容除了上述有特定象征的图形,还有花、虫、鸟、鱼等等,形式上多为二方连续图样、对称纹、角花、团花、围花等,以金色为主,间以五彩,具有浓重的民族风格。

除了原始宗教外,西双版纳傣锦还受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作用和影响。史志材料载,南传上座部佛教约公元七世纪初从缅甸传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到了公元12世纪后期在傣族地区形成一定影响。明代天顺元年(1457年)南传佛教已在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政教结合的制度。自此之后,佛教文化逐步发展成为傣族人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力量,佛教文化体系的诸多方面与每个傣族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紧紧相连,不同层次的西双版纳傣族人及其行为准则均受到具有强大魔力的佛教审美文化的感染、熏陶与影响,西双版纳傣锦也不例外[7]。

南传上座部佛教提倡“赕”,就是布施,是向佛和寺院奉献钱和实物供品,以积个人“善行”,“修来世”。作为物质产品的傣锦也就成了人们“赕”佛的供奉之一。由于作为祭祀赕佛用品的傣锦佛幡,有着装饰佛寺的实用功能,而佛教思想的长期统治,极大地获取了傣族人民虔诚心理,故这类傣锦一般都织得很精美,是傣锦中的高档产品,更主要的是佛教教义宣称,通过赕可以洗刷个人犯下的罪行,多赕多得福,少赕少得福。常年不断的赕佛活动,使得佛幡常换常新,不断地改变寄寓内容的图案,改进工艺条件的工具,从而推进着傣锦佛幡民间织造技术的发展。

而从精神产品来说,这种“赕”佛的傣锦被认为是“灵魂通向天堂佛国的阶梯”,具有满足傣族人民精神需要的作用。各种工艺形态的傣锦佛幡都极大限度地通过构图来传达展现傣传佛教主张“行善积德、赕佛升天”的佛教思想和教义精髓,并以与佛教经典教义有关的人物、动植物及场景故事作为构图的主要内容,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用于赕佛的“董”的图案还有佛塔和亭阁等建筑物之类,因为这些图案是供奉于神的,就绝对不能用于家庭日用品上。当然傣锦佛幡虽然具有宗教的属性,但它并不像大乘佛教和藏传佛教教条冷漠地刻画阴森的宗教氛围,而是用鲜活的生活与景物阐释宗教内涵,充满了世俗味和人间情。从花草、树木、龙舟、亭塔、大象、孔雀、金鸡、骏马等自然风物到各种人物造型、生活场景,在各种傣锦佛幡上都有所体现。

傣族傣锦作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原始宗教相渗透相融合的产物,有着久远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原始宗教的伦理道德,远古时代的原始道德风尚,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集体主义的道德风尚,与傣族原始社会、原始先民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傣族先民称之为“我们祖先的灵魂”。然而作为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的精神产物,原始宗教在农耕经济代表佛教面前自然表现出很多落后之处。南传上座部佛教所宣传的“脱离现实、自我解脱”的主张对生活在村社制度下极其脆弱的个体农民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教义上作出了适时的调和与让步,采纳了原始宗教的某些主张,并为统治阶级服务。自此傣族人民走上了既信佛又信鬼;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原始宗教并存的二元信仰之路。反映在傣族织锦上,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祥瑞之物被视作一种吉祥图案,起到辅助装饰的作用。这些祥瑞神兽,如龙、象、狮等是傣族历史上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与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互斗争、相互兼容、相互吸收,最终融于佛教体系的艺术反映。这些神兽在结构严谨、图案明快的织锦佛幡中较为集中,多被装饰于寺顶塔旁。

(二)德宏地区傣锦的发展渊源

元明之际,以“兜罗锦”、“干崖锦”为代表的德宏“织锦”,已成为傣族向中原皇朝交纳的珍贵贡品。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受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作用和影响外(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的时间和途径是不同的,导致其对于傣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由于德宏地区地处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要冲,中原的丝织品(包括蜀锦及其技艺)的不断传入及交流,使德宏地区的傣锦技艺得到新的提高和发展。

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蜀身毒道)是由蜀(成都)至身毒(印度),在中国境内由灵关道、五尺道和永昌道组合而成:德宏地区历史上习惯称为腾(腾冲)龙(龙陵)边区十土司地[8],东汉时为哀牢县,属永昌郡[8]。永昌道从保山往西,穿过怒江大峡谷,在诸葛亮城分为南北两路,北路经腾冲、古永出中国境,进入缅甸;南路经龙陵、芒市,入缅甸[9],南北两路均经过腾(腾冲)龙(龙陵)边区十土司地。这条路在古代是川、滇、缅、印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东汉王朝为了有力地控制西南地区和这条对外交通线,设立永昌郡。永昌郡治所在今保山,正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要冲。这一措施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畅达,而且也加速了傣锦德宏流派的发展。

著名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是以成都为起点的(成都在历史上曾是蜀国所在地,故又称为“蜀”)。成都位于中国四川盆地的西部,川西平原的中央,沃野坦荡,桑土无垠,气候温暖,雨量充沛,为养蚕植桑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蚕桑业的发展,促进了蜀地丝织业的兴盛。驰名中外的蜀地织锦一般用多种颜色的蚕丝作经纬线,花纹斑斓,质地较厚,表面光滑,富有光泽,堪称为东方一绝。成都自古就是织锦繁盛之地,并因织锦而闻名天下,被称为“锦城”。蜀锦的织造技艺精湛,蜀锦的生产在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此时,织锦已采用足踏织机。成都东汉墓出土的石刻画像,就画有这种织机,可以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而欧洲出现脚踏织机是在6世纪,到13世纪才广泛使用。

远在公元前4世纪,蜀地的商人便驱赶着驮运丝绸的马帮,沿着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开始了与印巴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从那时起,精美的丝绸就代表着中国,象征着东方文明,并影响着连接中原地区与印巴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枢纽的德宏地区的傣锦的发展。

长期以来,沿着著名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内地主要丝织品——蜀锦及其工艺的不断传入与交流,德宏地区较多地受到内地丝织锦技艺的影响,使当地傣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大大地改变和提高了德宏地区傣锦生产技艺和水平:在成品上,德宏傣锦背包比较精美,而西双版纳傣锦背包精致的很少;在面料上,德宏地区出现了丝织傣锦(西双版纳的傣锦多用纯棉纱织成),掺用金丝锦线,鲜艳夺目,显得十分华丽;在工艺上,德宏地区经棉纬丝的傣锦既有断纬织花,又有通纬织花(在工艺上西双版纳的棉织傣锦基本上是通纬织花);在艺术上,德宏地区的傣锦较多地传承了汉锦的风格,配色大胆,多以深色为底,红、绿、黄、蓝等色为纹;图案以菱形、方形、六角形等几何纹样为主(具像图形仅在背包类物件上见到,并且其格律化较强),古朴典雅、风格浓郁。

二、傣锦两大流派的造型艺术

西双版纳傣锦和德宏地区傣锦由于发展的渊源有所不同,其造型艺术也有很大的区别,形成了两大流派:西双版纳傣锦的造型艺术和德宏地区傣锦的造型艺术。

(一)西双版纳傣锦的造型艺术

西双版纳傣锦的造型艺术风格如图1所示。

1.西双版纳傣锦的材质

西双版纳傣锦的材质以棉织为主,棉线面料决定了西双版纳织锦具有较好的柔软度。

2.西双版纳傣锦的色彩

西双版纳傣锦色彩单纯、明快,多采用白、红、黑以及其它鲜艳和对比大的色彩、少见灰色调。一般以白色棉线做经线,用彩色纬线起花,形成的效果就是以白色为主,上织红色、蓝色或是绿色的花纹。每幅傣锦往往只用3~5色,色调倾向很明显。原因是由于西双版纳系水傣的聚居地,水傣民众喜欢鲜艳的色彩,用色上也较为大胆,例如红色和绿色的搭配,红色和原色的搭配,轻快活泼,整体效果突出。在织造上较少使用金银丝线,导致五彩丝锦较少,玫瑰红、粉绿、朱红在白色线和黑底色衬托下,显得色彩绚丽明快[10]。

3.西双版纳傣锦的图案特点

傣族织锦图案艺术是傣族社会劳动生活的反映,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西双版纳傣锦除了少量的几何图形外,大量是反映地方风物的具体形象,如大象、孔雀、马、人物、花草、树木、日、月、龙、佛寺建筑、龙舟等(如图1)。而且在过去没有情节性绘画流传于民间的情况下,这些傣锦图案往往是有一定内容和故事情节的。如傣锦图案中常常出现的象、马、麒麟、龙、凤以及荷花、塔、亭阁、船等,都是傣族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包括佛教故事)中常反映的对象。从傣锦图案流传的时间过程来看,各种各样的图像,或大或小组合为一幅幅完整的画面,不是偶然的巧合,或随意的拼凑,而是极有规律的排列,实际上这些傣锦图案就是传播佛经故事和民间故事的一种形式。这些具体形象,或是来自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或是来自生产劳动及宗教生活,经过傣族能工巧匠的织绣处理,使其艺术化,加强了装饰性,并与几何纹样有机结合为一体,形成了西双版纳傣锦图案独有的具体形象突出、简洁、自由的特点。

4.西双版纳傣锦的纹样构成

西双版纳傣锦的纹样结构常采用横向平行并列的带状二方连续组成(如图1所示),给人开阔而安定的感觉,与直立状的纹样取得平衡。每条带状纹样内容与结构上又有变异,形成大小疏密的不同排列,使之相互衬托、虚实并存。纹样的反复与条理化,形成严谨有序的美和数的节奏感[10]。在一些较大的纹织面积上,又形成了经线方向(直向)的变化和纬线(横向)上的重复谐调。各纹样带组成了疏密、间隔、宽窄和主次的对比呼应,错落有致。这种傣锦很少以四方连续纹样出现,偶尔出现也是以一定宽度的纹样带状形式。纹样的内容以具象为多,经艺术处理后装饰性很强,并与一些几何纹样能很好地结合。

(二)德宏地区傣锦的造型艺术

1.德宏地区傣锦的材质

德宏地区的傣锦多是丝织的(俗称丝锦),这是由于德宏地区较早养蚕,在织造上又较多地受到内地丝织锦技艺的影响,丝锦和棉锦在工艺上虽有相同之处,而更多的是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是丝锦质地比较紧密(而棉锦质地比较松软),图案花纹十分精美华丽(而棉锦图案花纹显得粗犷大方);常用各种色彩鲜艳的丝线与彩色棉纱交织,夹上金、银丝,形成多变的纹样图案和丰富的色彩效果。

2.德宏地区傣锦的色彩

德宏傣锦色调偏向浓重,常大量使用黑、红以及翠绿等浓艳色彩。德宏地区的傣族人民喜爱黑色,服饰中的包头、统裙都以黑色最多。褥垫心等傣锦也常以黑色为底,用鲜艳色纬纱织出花纹,有些还掺用金线,更显得浓艳灿烂。其中,梁河等地的丝织傣锦有些用到七、八色以上,都是艳丽颜色,各色线织面积也接近,再加上纬纱为丝,反光强,尤其显得华丽。

3.德宏地区傣锦的图案特点

德宏傣锦多采用菱形、六角形、方形及回形纹等几何图案(如图2),动植物等具象图案已很少(仅在背包类中可见)。这一方面是由于随着历史的积沉,许多具象的图案已经历了从繁到简,从具象形到抽象形的变化,有的已被简化为抽象的几何形体,只有做深入的研究,才能找出其蛛丝马迹,分析出其故事情节的脉络。而另一方面德宏地区的傣锦有着独特的造型规律,受经纬线限制,从具象到抽象,富于浪漫主义夸张的装饰手法和独特的描绘内容。特别在部分地区受外来影响较多,以花卉变形为主,在组合上重叠紧密,以黑底为衬托,色彩的鲜艳度极强,每个图像似乎都争着从黑底上跳出来,更使人感到具体图像少。

4.德宏地区傣锦的纹样构成

德宏地区的丝织傣锦是以几何纹为基本骨架的四方连续或二二方连续(如图2),其中采用四方连续纹样较多,纹织面积也较大(这和产品用途有关,常用作被面),纹饰古雅,鲜艳夺目。众多的纹样基本单位主次分明,主要纹样单位和总的纹织面积比例相差不大,特别是在褥垫心这类小幅傣锦上,一个完整的纹样单位往往只重复4~5次,再加上单位纹样内部线条粗细、疏密等处理适度,既突出了一个完整单位纹样的艺术特点,又有连续纹样的一定和谐性,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正是因为德宏地区傣锦最常用的是几何纹样,因此结构组织严密,变化丰富,细部处理也精致,比起西双版纳傣锦,纹样格律性更强、更严谨。而西双版纳傣锦的纹样构成则显得有些松散,但组织上则显得更活泼自由些。傣锦两大流派的主要特征可用表1进行对比。

三、结语

傣锦是傣族传统的手工工艺与独特的审美意识相结合的艺术珍品,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傣族文化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的不同,在风格、形式、内容、色彩上逐步发展成两大流派:西双版纳傣锦和德宏傣锦。

历史上称为“丝幔帐”、“绒锦”的西双版纳傣锦,身处鳞次栉比山谷盆地的地理环境,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原料仅仅是当地的植棉和棉纺织品,在思想上除了受到南传佛教的影响外,外来因素还会受到当地原始宗教的顽强抵抗,因此西双版纳傣锦是在本地区纺织技术的基础上相对独立而发展成熟起来的,这种独特的发展过程,也就较好地保障了当地纯正的民族民间风格的传承:在材质上以当地的棉织为主,质地比较松软,有较好的柔软度;色彩比较单纯、明快,多采用白、红、黑;图案特点是反映地方风物的仿生形具象图案;具有横向平行并列的带状二方连续纹样构成;通经通纬的生产工艺;总体艺术风格显得自由活泼、粗犷大方。西双版纳地区比较闭塞,交通不便,其傣锦的艺术风格更具原始宗教的特征和本民族传统的风格,是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

历史上称为“兜罗锦”和“干崖锦” 的德宏地区傣锦,身处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要冲,是通往印度、缅甸等地的交通枢纽,应用了四川传入的蚕桑养植及其加工技术,是在内地工艺的传入与交流而发展起来,深受“蜀锦”技艺的作用和影响,因而较多地带有中原的风格色彩:在材质上多为传入的丝锦,经棉纬丝,质地比较紧密;色彩鲜艳,色调偏向浓重;以变形为主的几何形抽象图案;纹样构成中既有二二方连续纹样,也有四方连续纹样;生产工艺既有通纬织花,又有断纬织花;总体艺术风格显示组织严密,变化丰富,精美华丽。德宏地区地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冲,较多受到内地丝织工艺的影响,使当地傣锦得到迅速发展与提高。综上,傣锦两大流派的形成及其造型艺术特征是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1 傣锦两大流派主要特征对比

[参考文献]

[1]马静.傣锦工艺与产品设计研究[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2):68-70.

[2]汪榕.傣族手工织锦的审美特征分析——基于云南部分傣族地区的调查[J].思想战线,2012,38(5):135-136.

[3]冯晓飞.傣族手工织锦与贝叶文化[C]//贝叶文化与傣族和谐社会建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124-132.

[4]朱宝田.傣锦初探[C]//贝叶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623-629.

[5]凡奇,共工.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品大观[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195.

[6]蒋贞.云南傣锦[C]//民族博物馆论文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377-379.

[7]牛军.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与审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00-208.

[8]中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云南省志编篆委员会办公室.云南地州市县概况——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9]王清华,徐冶.西南丝绸之路考察记[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83-105.

[10]钟茂兰.民间染织美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71-72.

猜你喜欢
织锦德宏西双版纳
瑶族织锦
德宏 生态摄影“朝圣地”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探究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共饮一江水葫芦丝独奏
织锦古韵(七绝)
YUNNAN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