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
- 文化空间视野下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生活器具功能变迁研究
”,这得益于西双版纳傣族族群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空间。尤其是过去20年,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了许多濒危的传统文化。但是,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使许多传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应该携手应对这些挑战。首先,文章以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生活器具为研究对象,基于文化空间理论,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剖析其功能变迁的文化动力。将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置于文化空间的纬度进行研究,以历史变迁为线索,从不同的角度描述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不同
艺术科技 2023年15期2023-07-30
- 文化资本视域下西双版纳傣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探索
要: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作为傣族世代聚居的地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傣族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不仅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文章基于文化资本,以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出发点,梳理西双版纳傣族独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分析发展文化资本的可行性,探索民族文化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路径,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关键词:文化资本;民族文化;文化产业;西双版纳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旅游纵览 2023年4期2023-04-20
- 西双版纳傣族制陶工艺演变探析
摘要:西双版纳的傣族慢轮制陶是一项古老的工艺,流传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古老的技艺以慢轮制作、手工拍打、低温无窑烧制为特点,流传至今。但随着社会的变迁,机器搅拌、快轮电动拉坯、高温窑烧制现代化的制陶方式已经成为主流。基于此,文章探析西双版纳傣族制陶工艺的演变。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制陶工艺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20-0-030 导言自新石
艺术科技 2022年20期2022-11-06
- 西双版纳牛油果种植技术
词:牛油果;西双版纳;种植技术一、牛油果营养价值牛油果就是常说的鳄梨(Persea americana Mill),是樟科鳄梨属常绿乔木,高约10m,叶互生,开为长5~6cm的绿带黄色花,花期在2·3月,8~9月为果期,果为梨形或球形、卵形,呈红棕色或黄绿色,外果皮木栓质,中果皮肉质,能食用。牛油果是热带水果,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20世纪20年代引种进入我国,在广东、福建、四川、台湾、云南西双版纳等热量较高的地区有种植。牛油果维生素、脂肪和蛋白质丰富,含有
科学与财富 2022年4期2022-07-16
- Helping elephants to the deep forest 妙手助力“象”往深林
生象只在云南西双版纳出没,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A wild elephant calf, found wounded and left behind by a migrating herd in Yunnan Province ,s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has recovered thanks to the care given to it by Asian Elephant Bre
疯狂英语·读写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新闻媒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意义
态环境保护;西双版纳;亚洲象;新闻媒体;宣传推广党的十八大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发展规划之中,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位置。在新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要充分做好生态文明的新闻宣传工作,要在全媒介环境下不断创新报道的形式和内容,勇于承担责任,努力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主力军。新闻媒体在生态环境宣传保护中的价值作用在人口数量不断激增、科技进步和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的背景之下,生态环境受到了极为明显的影响。随着资源和生态危机的出现,人类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2年4期2022-05-30
- “候鸟式”旅居养老背景下的民宿规划与设计
式比较流行,西双版纳风景秀丽,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等美称,海拔较低,不会影响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是天然的氧吧,所以很多人开始选择去西双版纳生活。西双版纳民宿接待的群体主要是“候鸟老人”或者进行亲子游、家庭游的游客,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们的居住需求。因此,以西双版纳三生·源民宿设计为例,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对该民宿的空间布局进行设计,以打造出集娱乐、居住、休闲、交互体验于一体的民宿。关键词:西双版纳;民宿;“候鸟老人”一、民宿的兴起与发展有关民宿的起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监测与防控
王斌摘要: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中外来入侵植物的监测可以采用样线法、样方法等多种的监测方式来获取入侵植物的蔓延趋势、分布范围,在全面了解入侵植物的生长习性、入侵途径的基础上才能提高防治措施的针对性,保护我国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关键词:外来植物入侵;监测;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通常情况下,当外来入侵植物进入到一个新的生长环境之后,当地没有可抑制其生长的天地,该类植物会呈现疯狂蔓延和生长的趋势,导致原有植物生长所需的阳光、水分和土壤营养急剧减少,造成植物的灭绝,给植
科学家 2022年5期2022-05-13
- 社会变迁与文化适应:以西双版纳傣族织锦技艺传承与保护为例
物质文化遗产西双版纳傣族织锦技艺为例,追溯其发展历程,探讨其在经历巨变的傣族社会如何传承与保护,为研究社会变迁与文化适应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社会变迁;文化适应;傣族织锦技艺;西双版纳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621X(2022)01 - 0077 - 11引言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在社会学里指人类社会结构内机制发生的任何改变,以文化符号、行为规则、社会组织和价值体系改变为特征[1]。社会变迁也是人类学研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2年1期2022-02-23
- 西双版纳州傣族龙舟赛的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计分析法。以西双版纳龙舟赛的起源、组织形式、各参赛队成绩比较和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龙舟赛对版纳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全面了解版纳龙舟赛发展状况,进一步推动版纳地区龙舟赛发展。研究显示:版纳龙舟赛人文社会较为深远,并拥有开展龙舟赛非常好的自然地理条件,龙舟发展势头较为良好,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政府重视、当地人民对龙舟赛的喜爱程度等特点,使版纳龙舟的发展能够得到大力的支持。龙舟赛可以推动招商引资,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龙舟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4期2021-11-13
- 监测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中图分类号 S.75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2-0271-02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2.07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nalysis of the Role of Monitor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Nature Reserves—Taking Xishuangbanna Nature Reserve as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2期2021-06-17
-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及管理对策
刀燕英摘要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性竹林、落叶阔叶林、暧性针叶林、草丛、灌木林8种植被类型,哺乳动物共130种、鸟类469种、两栖动物53种、爬行动物79种、鱼类100种。通过对资源进行评价,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开展资源本底调查和保护工作、保护资源与发展社区、缓解人象冲突、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和引进人才等保护管理措施。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资源;生物多样性;西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2期2021-06-17
- 西双版纳橡胶林与其他类型林分生物量及碳储量的比较
作用,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成龄橡胶林及另外2种主要类型人工林——澳洲坚果林和茶园的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采用完全收获法采集平均标准木全株,划取样方采集土壤、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并对所有样品进行实际称重和含碳量测定,进而计算生物量和碳储量。结果表明:橡胶林的总生物量为(289.18±15.15)t/hm2,其中林木生物量占比97.06%;橡胶林的总碳储量为(285.02±15.12)t/hm2,其中土壤碳储量占比54.18%、林木碳储量占比45.30%。橡
热带作物学报 2021年4期2021-06-15
-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附生苔藓的组成与多样性格局
要:為探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附生苔藓的组成、多样性格局及其维持机制,该文对两种植被的树干附生苔藓植物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所选择的样地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每种植被类型选择10个20 m × 20 m的样方,每个样方选择约10棵样树。结果表明:(1)本调查共记录到附生苔藓20科39属60种,其中热带雨林附生苔藓有19科33属48种,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附生苔藓有9科14属19种,共有种6种。(2)热带雨林最优势科为平藓科,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最优
广西植物 2021年3期2021-06-10
- 西双版纳傣族章哈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功能研究
陈珊【摘要】西双版纳傣族章哈的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研究聚焦西双版纳傣族章哈在其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通过对西双版纳傣族章哈传播实践的田野考察,探究章哈传承传播与傣族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讨论章哈传播在傣族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与作用。最后通过总结章哈的传播现状,以期为保护与传承傣族章哈文化提供思路。【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章哈;社会功能【中图分类號】D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7-054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7期2021-06-08
-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实证研究
,其次,选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进行个案研究,探讨文旅融合的动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旅融合;西双版纳一、引言云南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针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也做出了系列部署,例如民族文化强省。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在推动云南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生动展现了七彩云南的美好形象。同时,也能看到国家在未来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十四五”规划中,其中提到要繁荣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
中原商报·科教研究 2021年4期2021-03-03
- 新冠疫情对西双版纳州重要产业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
大的影响,而西双版纳作为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其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性产业受疫情冲击较大,一季度西双版纳全州旅游业总收入、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较去年同期将大幅下降,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将严重萎缩。另外,茶产业一直是该地区传统优势产业,然而今年受疫情、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西双版纳州今年的春茶销量及茶农收入,均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该文将从当前西双版纳旅游业、茶产业面临的危机分析入手,探寻适用于版纳地区对于当前情境下的危机破解之道。关键词:疫情;西双版纳;危机
时代人物 2020年27期2020-12-07
- 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策略研究
。本文便是以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为背景,首先分析了景洪市旅游资源的储备情况;其次,结合土地利用、景观、绿地以及环保方面阐述了度假区的规划详情;并且论述了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意在通过本文论述,能够为西双版纳度假区的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关键词】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策略;研究分析建立在当前社会对旅游行业的总体需求上来看,打造以西双版纳自然地理环境为主体的自然风景区,兼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健康休闲、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9期2020-09-14
- 西双版纳地区佛寺教育国际化调查研究
育;国际化;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An Investigation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Buddhist Temple Education in XishuangbannaYu WannaXishuangbann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Abstract:The research group plans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of "internatio
青年生活 2020年29期2020-08-14
- 一首多彩风情的生命礼赞
全方位展现了西双版纳地区少数民族风情画卷与民族团结融合的社会现实。本文从生态人类学视角探索了《让我听懂你的语言》展现出的西双版纳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的传承与创新,并从生态观、文化观、人情观、多民族融合的发展观四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剧所呈现出来的思想教育意义与文艺审美价值。【关键词】生命礼赞;西双版纳;生态文明观;傣族文化;民族融合由孙艳华执导的36集大型生态电视剧《让我听懂你的语言》全方位展示了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的物质文明与精
教育传媒研究 2020年4期2020-07-17
- 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践初探
萍芳摘 要: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作为云南省课程游戏化试点园,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高幼儿园以游戏为核心的课程建设能力,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宜的课程游戏化环境,改造、完善课程活动方案,在游戏化的课程中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幼儿终身学习及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关键词:西双版纳;民族;文化;幼儿园;课程游戏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7期2020-07-04
- 让教育之花在云滇大地吐香绽放
南省最南端的西双版纳州,是一个由十二块行政区域组成的自然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厚的瑰丽土地。在这片云滇大地上,居住着占总人口近70%的44个少数民族。面对民族多元、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教育现状,如何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从区域实际学情出发,遵循正确的原则,从师资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实施切实可行的对策。关键词:民族教育;西双版纳;高中;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工作者更新先进前沿的教育理念,增强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设备的均衡配置是教育现代化的应然要求。在民族地区实现教育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7期2020-07-04
- 滇西南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及路径研究
化。关键词:西双版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困境;实证研究;路径对策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3-0018-04中国共产党历来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重结合中国国情与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应用于革命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社会实践当中。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西部学刊 2020年3期2020-05-12
- 西双版纳南览河流域常见观赏蝶种及其寄主植物资源调查
摘要 西双版纳勐海县境内南览河流域具有良好的天然植被,蝴蝶种类繁多。为了开展重要观赏蝶种的人工繁育试验,2013—2018年对南览河中低海拔地带的常见观赏蝴蝶及其野生寄主植物资源开展了进一步的深入调查,结果表明,经过5年定点调查和沿线观察,在区域内发现兼具较高观赏价值及人工繁育潜力的蝶种46个;通过观察野外成虫的产卵活动,结合野外套袋及室内饲养幼虫,发现蝴蝶寄主植物38种,初步查明了相关蝶种的野生寄主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可为筛选出当地适生优良寄主植物、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6期2020-04-23
- 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教育活动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意义。文章以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为例,在对其教育活动发展状况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博物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博物馆教育活动水平提升策略。关键词:博物馆教育;提升策略;文旅融合;西双版纳博物馆教育不仅是博物馆对社会的首要责任,也是博物馆经营的主要内容。20世纪中期以来,博物馆事业发达国家均高度重视博物馆教育,他们不仅将博物馆教育置于公共服务角色的中心,而且将公众教育活动举办数量与质量作为考核博物馆经营绩效的关键指标。①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21期2020-01-28
- 西双版纳城市化进程中的“再地方化”实践与族群关系
移民;傣族;西双版纳中图分类号:C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9)06-0051-08一、问题的提出西双版纳在民众话语中一直是“植物王国”“孔雀之乡”“傣家竹楼”的形象,无数游人和内地经商的移民都将美妙的傣族歌舞、民族传统手工艺、傣族特色饮食以及南传佛教建筑艺术等作为满足自身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媒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后,西双版纳作为文化意义上的过渡地带,更是成为国人“放眼看东南亚”的窗口。如今走在西双版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9年6期2019-12-25
- 西双版纳橡胶技术和产业发展带来社会对抗性分析
沈云都摘要 西双版纳橡胶种植技术不断发展使当地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橡胶企业的增多对商品市场的竞争逐渐加大,从而导致企业与企业间,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性不断增强,使得当地社会对抗性增强。分析解决社会对抗性问题,使人与人、人与地的矛盾逐渐减小,确保传统文化更好的保存与发扬,促进经济活动与文化生活的和谐发展。关键词 橡胶产业;傣族;对抗性;西双版纳中图分类号 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21-0260-04doi:10.3969/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21期2019-12-03
- 西双版纳地区藤枣分布及保护状况
查的方法,对西双版纳地区的藤枣进行调查,结果为共在6个地点发现6个种群32株藤枣,均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内,但未见花、果和幼苗,自然更新状况堪忧;有2个种群及生境受到严重干扰和威胁;3个种群的生境有轻微人为活动,干扰和威胁轻;1个种群无人为活动,无干扰和威胁。建议对西双版纳地区的藤枣进行迁地或就地保护,建立重点保护区域,持续开展调查,对生物学特性和生境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关键词藤枣;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濒危物种;极小种群物种中图分类号S 76文献标识码A文章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18期2019-11-01
- 傣族民居的构筑形式、居住习俗及保护传承
晶【摘要】对西双版纳傣族民居进行实地考察,探索了傣族民居的遗存现状、居住习俗及傣族民居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傣族民居的地域特色、构筑形式和居住习俗,为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傣族民居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建筑设计;傣族民居;构筑形式;居住习俗;保护传承;西双版纳【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传统民居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它汇集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既是老百姓的居住现实,也是乡土建筑文化载体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存。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5期2019-10-21
- 西双版纳跨境民族医疗资源现状调查与思考
部分。本文以西双版纳中老边境磨憨口岸为例,对跨境民族医疗资源现状进行调查,指出跨境民族医疗行为不仅体现了边民的理性选择,同时蕴含着长期传统惯习延续下的文化认同。以期促进我国边境地区的健康扶贫工作,进一步改善边民生活条件并将较好的医疗资源辐射相邻国家,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关键词】 跨境医疗资源;西双版纳;磨憨口岸;现状;思考【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2-0007-02西双版纳傣族自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6期2019-09-30
- 浅谈西双版纳傣族上座部佛寺装饰艺术
风格。本文以西双版纳地区的曼春满佛寺与曼降佛寺为例,详细介绍了南传上座部佛寺在屋顶、檐托、门窗和基台方面的装饰特征。关键词:云南傣族;西双版纳;上座部佛寺;装饰云南南传佛教,俗称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兴起于古印度,南下经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区域,最后由缅甸传入我国云南。先民在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由于无法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从而衍生了原始的宗教崇拜。勐神,寨神和自然神在傣民中深得人心,人们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来歌颂鬼神,企图得其庇护。南传佛教的传入经历了
艺术大观 2019年15期2019-09-28
- 西双版纳的味道
起彩云之南的西双版纳,就浮现出热带雨林的湿润幽深,弥漫着一种西双版纳特有的味道。那是怎样的一种味道呢?坐落在西双版纳首府景洪的曼听公园原来是傣王御花园,来过曼听公园的人都会被鲜明的少数民族建筑风格所吸引,富丽堂皇在这里是鎏金的婉约,金碧辉煌在这里是曼妙的柔美。尤其是这里的长桌宴,丰盛的民族特色佳肴摆满长街,那种不分彼此的吃在一起,有一种亲切在碗碟杯盘中传递,有一种同甘在笑语欢欣中凝聚。最是在繁星点点的夜晚,欣赏美奂美伦的歌舞《西双版纳之夜》,瞬间将你带入风
中关村 2019年9期2019-09-25
- 西双版纳可直航柬埔寨暹粒
7月1日,西双版纳与柬埔寨暹粒之间的直飞航线正式开通。航线开通后,每周的周一、周三、周五都有航班往返于两地之间。具体航班安排为周一当地时间9点30分由暹粒起飞,北京时间12点30分抵达西双版納,下午13点40分由西双版纳起飞返航,14点40分抵达暹粒;周三和周五当地时间7点从暹粒起飞,北京时间10点至西双版纳,11点由西双版纳返航起飞,12点10分抵达暹粒。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19年8期2019-09-18
- 西双版纳哈尼族驱蚊植物的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
特别是生活在西双版纳地区的人们,蚊虫骚扰是长期需要面对的问题。该研究运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西双版纳哈尼族驱蚊植物及知识进行调查,共走访了12个哈尼族村寨,访谈91位信息报告人,调查得到24种驱蚊植物,分别属于15科19属。主要利用的部位是植物的叶;燃烧植物烟熏、悬挂放置、楼下铺撒和捣碎涂抹是最为常用的驱蚊方式。通过打分排序法评价出蒿属植物、烟草、山鸡椒等共5种具有较高研究开发价值的驱蚊植物,小黄皮、柠檬草、黄樟、大蒜、土荆芥等8种具有较高潜在研究价值的
广西植物 2019年3期2019-09-10
- 西双版纳佛教礼仪植物
:小乘佛教对西双版纳地区影响深远,因此佛教礼仪植物“五树六花”在西双版纳中既有宗教意义,又具有功能性。本文通过对西双版纳地理环境,佛教起源以及五树六花的形态功能等的说明,阐述了佛教植物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地位以及作用。关键词:西双版纳;小乘佛教;五树六花一、西双版纳概况(一)地理环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四国毗邻地区的北部,云南省的南端,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这里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气候温暖湿润。具有“常夏无冬,一雨成秋”的
大东方 2019年1期2019-09-10
- 1959—2018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气候特征分析
了近60年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气温、降水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959年以来,景洪地区存在显著增温趋势(0.28℃/10年),明显高于同时期中国平均气温的增加幅度;而以2010年为界,勐海和勐腊的年平均气温呈现剧烈下降的趋势(-1.8和-1.5℃/10年)。与夏季平均气温的变幅相比,热带雨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的降温更显著,且勐海和勐腊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的气候特征一致。热带雨林地区3个站年总降水量及各季节降水量在1959—2018年并没有显著增加或减少的趋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6期2019-09-10
- 近20年西双版纳土地利用特征研究
类方法,解译西双版纳1996年和2016年两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对监督分类后的结果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林地和橡胶为主要类型;②林地减少,橡胶用地扩大并聚集成片,且橡胶是面积增长最多、变化强度最大的地类;③橡胶主要由林地和耕地转化而来,说明这段时期内受到较大程度的人为干扰;④景观格局的优势度变大,景观异质性和稳定性降低。Abstrac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 patterns in land use were
价值工程 2019年21期2019-09-08
- 西双版纳当地少数民族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初探
理等方法,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望天树景区及周边少数民族社区为对象,分析了当地少数民族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建议。关键词 望天树景区;少数民族;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西双版纳中图分类号 F30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09-0131-04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9.039Abstract Based on parashorea ca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9期2019-09-04
- 西双版纳苗圃苗木生产经营现状
宋志勇摘要西双版纳州共有苗圃地190个,经营面积1 133.32 hm2,实际育苗面积717.01 hm2。现有苗木存量为18 031.43万株,共有537個树种,成苗移植2 286株,涉及41个树种。苗圃按经营主体分国有苗圃和个人苗圃2类。指出存在无证生产经营苗木;人才、技术及资金缺乏;管理粗放缺乏统一生产标准,林木种苗生产盲目性大,土地使用和交通运输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苗圃地的管理和各类苗木的检验检疫工作;以全面提高种苗质量为中心,进一步整合现有苗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3期2019-06-11
- 西双版纳只有三个季节
可是,中国的西双版纳及其附近地区一年里过的却是三个季节——凉季(11月至3月)、热季(4月至5月)和雨季(6月至10月)。其实,西双版纳气温不是没有变化,只是变化不大。例如,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全年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也高达16℃,7月平均气温只有25℃。所以,那里实际上过的是长夏无冬的热带气候。西双版纳没有冬季,因此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也主要是雨季和旱季,而不是气温。西双版纳气候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年最热不在盛夏而在4月至5月。例如,全年35℃以
科教新报 2018年48期2018-06-11
- 万达西双版纳高端度假酒店群揭幕
26日,万达西双版纳高端度假酒店群揭幕。酒店群由西双版纳万达文华度假酒店、西双版纳万达希尔顿逸林度假酒店、西双版纳万达假日度假酒店组成,宣告西双版纳高端度假酒店市场掀开全新篇章。酒店群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万达国际度假区内,毗邻万达广场、主题乐园、傣秀剧场和酒吧街,地理位置优越,距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仅15分钟车程。酒店群拥有近1000间客房,建筑设计完美融于原生态自然环境,用细节传达奢享体验,入住的宾客除了可随时随地领略雨林天堂的独特魅力,还可尽情品味厨艺大
中国国家旅游 2015年11期201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