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视野下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生活器具功能变迁研究

2023-07-30 14:26王甜朱雅莉
艺术科技 2023年15期
关键词:文化空间制陶西双版纳

王甜 朱雅莉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技艺大都湮没在历史洪流之中,但傣族制陶技艺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国制陶史上的“活化石”,这得益于西双版纳傣族族群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空间。尤其是过去20年,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了许多濒危的传统文化。但是,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使许多传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应该携手应对这些挑战。首先,文章以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生活器具为研究对象,基于文化空间理论,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剖析其功能变迁的文化动力。将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置于文化空间的纬度进行研究,以历史变迁为线索,从不同的角度描述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文化空间中对傣族制陶进行整体研究,串联各个空间,形成完整的文化空间动态链,从而探索傣族制陶在现代社会的创新现状与可能性,以及探索如何重构民间手工艺的现代生存空间。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傣族制陶的功能出现局限性,传统器具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傣族制陶这样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发展举步维艰,这也迫使当地手工艺文化空间发生变化,器具功能随之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空间;制陶;生活器具;功能变迁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5-00-03

1 西双版纳傣族制陶概况

1.1 傣族制陶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主要存在于西双版纳的傣族族群中,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非遗”技艺之一。傣族慢轮制陶采用最原始的慢轮泥盘筑法和平地堆烧的烧制方法,几乎为纯手工制作,包括制备泥料、手工盘筑、拍打印纹、堆柴烧制等步骤。当下由于现代制陶方式的引入,因此慢轮泥条和平地堆烧法已不是当地制陶人的唯一选择,机器也会辅助介入,但傣族的陶艺风格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也称为“傣族制陶”。

1.2 发展沿革

傣族慢轮制陶一直采用原始的制陶方法,以慢轮泥条盘筑和平地堆烧为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新石器时代,当地人就已经开始制造陶器,大多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也证实了这一点。澜沧江下游景洪市的曼蚌囡、曼景兰、曼运、曼厅、曼阁,以及南腊河、南果河流城的勐腊县大脚树,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在景洪市澜沧江沿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堆积物非常丰富,包括陶器、石器、骨器和贝壳,其中的陶器又包括泥质黄褐陶、夹砂灰陶和夹砂褐陶。傣族人民一直在使用远古时代的制陶技艺,使其得以保留下来[1]。

1.3 传统制陶流程

首先是制陶工具。傣族制陶的工具是陶器成型的媒介,贯穿整个制陶过程,常见的制陶工具有以下几种。

脚碓、筛子或木槌用于筛选陶土中的杂质,让陶土变得更加细腻,便于后续使用。

陶轮是塑性成坯的主要工具,将陶泥放在陶轮之上,用脚趾轻轻拨动轮边,可以全方位看到陶器的形状,方便观测与修补。其大小不一,没有固定尺寸。

木拍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在修坯时使用,表面光滑没有纹样,另一种在陶坯半干时使用,带有纹样,用来装饰坯体。

鹅卵石与木拍配合使用,在调整陶器形状时将鹅卵石垫在陶器内部,可以防止陶坯变形。

木垫板也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放在制陶者腿上,形成操作台,在修整陶坯時直接转动木板,提高制作效率。第二种是用来晾晒坯体的木板,也可以起到运送陶器的作用。

竹板是制陶的修坯工具,两侧较为锋利,一般两头或单头为锐角。

湿布是沾水的小块布,一般为制陶者的旧衣物或废弃布料。湿布可以平滑器物表面的沟壑,也可以在制陶过程中保护制陶者的双手。

制陶原料包括黏土与羼和料这两种。一般制陶者会挑选土质纯净细腻略含沙砾的黏土,黏土颜色繁多,有红、黄、灰、黑、白等,制陶者大多只挑选其中某一种黏土作为原料,也有一些制陶者会选择两种及以上的黏土按比例进行调配。

傣族慢轮制陶就是在慢轮上制坯,然后纯手工捏制,其最主要的手法就是泥条盘筑。陶轮是傣族慢轮制陶的主要成型辅助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制陶人需要不时用脚趾拨动齿轮,使陶轮转动起来,配合泥条盘筑的手法进行塑坯成型。

将制作完成的坯体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它们自然晾到七成干。然后,将泥坯擦拭光滑,将鹅卵石放在器皿内部,用木头拍打器皿外部,同时施加压力,以确保器皿形状更为均匀,结构更为牢固。最后,会用刮刀打磨器皿表面,并用湿布来润滑陶器,以便描绘出花纹。

傣族慢轮制陶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民间陶器的烧窑方式,即平地堆烧[2]。这种烧窑方式非常古老,在平地上进行。首先挑选一块空地,根据所烧器物的多少决定窑的大小,然后在打扫好的空地上铺上事先准备好的柴火,一般铺三层。选用的柴也有讲究,软柴和硬柴要交错铺放,软柴便于引火,而硬柴炭多。在铺柴的时候尽量平整摆放,形成一个椭圆形,也可在木柴之上再铺一层玉米芯,便于摆放晾干的器物。接着在摆放好的器物上铺放稻草,将其完全包裹,厚度在5厘米左右。最后在稻草上铺泥巴,将泥土和清水混合在一起,并将其倒入容器内搅拌,成为泥浆,厚度为3~5厘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薄泥壳的窑体。

2 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的文化空间

2.1 文化空间概述

文化空间的概念最早由法国学者亨利·列斐伏尔在他的著作《空间的生产》(1974年)一书中提出,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其进行一系列表述后,文化空间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其核心思想是将文化空间视为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以此为基础,构建出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与保护这一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也被称作“文化场所”,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实体空间,这种空间不仅体现了个体的内心世界,还影响着他们的行动,使他们能够把握自身的内在世界,并且影响他人的行动。

2.2 世俗空间中的傣族制陶

首先,傣族制陶一直存在于傣族人的生活之中。可以说,没有世俗的需求就没有制陶术,没有世俗生活的发展和变迁就不会出现傣族慢轮制陶术。

其次,傣族制陶的形态与功能也体现着世俗空间的影响,傣族人日常所用的器具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圆腹,这一造型体现了人们的世俗愿望,希望生命繁衍,生活富足。傣族制陶生活器具多用木拍拍打成型,简单的纹样不仅使器物更加美观,还使坯体更加紧实,其重实用、轻装饰的价值取向也是傣族制陶世俗空间的一部分。

最后,从古至今,傣族制陶的传承主体是女性,世俗生活的需求使掌握这门技艺的女性主体长久地将其延续下去。在传统的傣族社会,女性是生活用具的制作者,而男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女性也不能越过世俗空间的规矩制作祭祀用品及建筑用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傣族制陶的性别壁垒逐渐打破,两性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得到调和。

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活态文化,传承人的传承是最重要的[3]。根据傣族社会的传统,傣族陶器技艺的传承基于傣族传统的家族结构进行,因此,传承陶器制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傣族制陶过程中,女性是主体,主要制作生活用陶,而男性制陶者主要负责制作寺庙建筑用陶和祭祀用陶。传统的傣族社会对制陶领域的划分虽然没有成文规定,但是由于民族习俗,因此在家庭传承中,女性从古至今都是主体,女性工匠的数量也远超男性。

2.3 神圣空间中的傣族制陶

充满神圣气息的宗教场所同样具有文化空间的特性。一般的家庭日用陶器由女性制作完成,而宗教用陶由男性制作,这种性别分工从傣陶这项技艺诞生起就一直存在。男性制作的佛教用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建筑装饰品,用在寺庙建筑边角;另一类为祭祀用品,是在傣族节日“赕佛”时使用的。

在传统的傣族社会,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寺庙和宗教建筑的兴建,傣族男性制陶者的数量大幅增加,他们的制陶技艺也更加精湛。传统的傣族社会中也有男性制陶者,男性艺人一般在家族内承袭这门手工艺,也有一部分在寺庙内学习傣陶制作、绘画等内容。寺庙屋角装饰的龙、凤还有祭祀用具都是由男性制作的。

傣族人民将佛教理念和当地的制陶艺术完美结合,使其成为当地宗教活动和佛寺建筑重要的装饰元素,也使傣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加完整的体现。

3 生活器具功能变迁

3.1 形态:从生活器具到现代化使用产品

目前存在的傣族陶制品可划分为四类:日常生活用品、佛教用品、茶具用品与工艺旅游纪念品。笔者调研发现,目前推出的产品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也难以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过去,傣族宗教建筑装饰陶多为宗教寺庙的装饰,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酒店、旅游商业区建筑也开始大量使用建筑用陶,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民族特色,同时对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传统陶器功能的改造,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文化与商业之间的折中,也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这种客观的变化不能违背傣族制陶的发展规律,也不能破坏特有的文化空间,因为文化一旦失去传承,便很难再复原。

3.2 功能: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到满足多元文化需求

傣陶在传统傣族社会中的功能是满足生活需求,如今技术的冲击及社会的发展也深深影响着傣族人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傣族大部分的陶工制陶都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但这些专职制陶者基本是年纪偏大的妇女,有的已经五六十岁。在这样的年纪,她们难以负责家庭的农活,也不适宜再做耗费体力的工作,所以选择专职制陶。因为制陶不会非常辛苦,而且可以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神圣空间中的祭祀用品及屋角装饰,本就承担着精神媒介的功能,也是傣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客观上有助于慢轮制陶在西双版纳延续。因为市场需求量大,祭祀用的公共生活用品制作已经不再限于男性,现在的女艺人基本都会制作。

在傣族人民的观念中,陶器起源于大地,大地是万物生长、人类繁衍的起点,也是生命陨落和物质消亡的终点。泥土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使陶成为一种能在凡间和神界之间穿梭的宗教性物品。“陶瓷艺术往往与某种理念相联系,几乎一切陶瓷都具有象征性意义”,“通常陶罐被认为拥有灵魂,陶罐就是一个人。陶罐被保存在特定的地点,而且通常是具有宗教重要性的器物”[4]。可以发现,在傣族传统社会中,陶器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工具,更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它们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更是展现人们精神世界的媒介,与人的生死、超越和人天交流具有密切的联系[5]。

4 结语

在文化空间视野下探讨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生活器具功能变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在傣族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展示了传统盘筑技艺、泥料、烧制等一整套技术工艺,更深刻地反映了傣族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傣族传统生活方式及其变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以更好地理解傣族慢轮制陶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傣族的文化空间系统是独一无二且不可替代的。傣族制陶的文化空间特性有别于其他民族手工艺,把傣族制陶放入文化空间视野下进行研究,可视为文化空间保护的优秀案例。首先,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位置为这门手工艺得以保存和延续提供了基础条件;其次,西双版纳傣族人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文化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俗与传统也深刻影响着傣族制陶的存续;最后,西双版纳傣族制陶最明显的特征是活态传承,从取土到烧制,从学习到延续,整个过程都是活态流转的。地域性、民族性、活态性、传承性是西双版纳傣族制陶区别于其他手工艺的文化空间特性。

参考文献:

[1] 汪宁生.云南傣族制陶的民族考古学研究[J].考古学报,2003(2):19-23.

[2] 杨莉.云南民间制陶技术的调查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3):35-39.

[3] 华觉明.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和振兴的探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6-10.

[4] 吴瑛.傣族慢轮制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圣俗二元世界[J].云南社会科学,2010(3):62-66.

[5] 王冬敏.西双版纳傣族制陶技術传承模式及变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作者简介:王甜(1997—),女,甘肃平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族艺术与设计。

朱雅莉(1997—),女,江西九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民族艺术与设计。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文化空间视野下西双版纳傣陶生活器具功能变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JMY202206

猜你喜欢
文化空间制陶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青木木米制陶风格探析
大辛庄商代制陶工艺研究
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工艺初探——以景洪市曼阁村和曼斗村制陶工艺为例
YUNNAN
西双版纳散记
大象的澡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