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涛
【摘要】无意之中打开了百度,搜索“纨绔”一词,其义如下,“纨绔:<书>富贵人家子弟穿的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有钱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出自《汉书·叙传》:‘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间,非其好也。”对此偶有所感,现在这样的人不也是比比皆是嘛。众所周知,中国现有四大名爹,称其子不正合“纨绔”无余吗?本文就对“纨绔”之“酷”的看法进行总结和阐述。
【关键词】纨绔;青少年;传统文化
有时我还真对现在不少青少年的所作所为深感困惑,困在何处呢?
其一,纨绔子弟出在富裕之家,可富裕子弟不一定就是不学无术之徒,无德无耻之辈,才德俱佳者亦不在少数。如台湾宏达电子的王雪红、香港的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之女柳青等等。
其二,纨绔子弟多指富家之后,可现在却有不少平民之子虽无殷实背景却也很“(绔)酷”,一无才学,二无进取之心,沉溺网络游戏或虚幻小说之中而不能自拔。
其三,有些平民子弟在义务教育阶段虽能勤奋苦读,但进入大学之后一改往日精勤之风,大行酷玩、酷恋、酷穿之道。于是乎,我对纨绔之理解有所迷惑,“绔”可否与“酷”有同义之嫌。此理能通,于是乎真还形成了不小一族酷哥酷弟,酷姐酷妹。
时下还真有不少如此人等,以酷为荣,以酷为乐,全然不顾家人感受,为穿名牌、戴名表、驾名车、使尽手段,如不能成就欲望,常以不吃不喝,甚至寻死觅活相要挟,父母为满足其要求也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惜举债以满足儿女显酷之需求。岂不知在孩子玩酷的同时是父母省吃俭用,日夜辛劳挣钱以满足儿女之欲壑。悲哉凄哉!其悲在于教化之失颇,其凄赖于子女之无报恩德之孝之心念。虽到不惑之年仍不得喘息之机,虽值知天命之时仍无享乐之份。
更有甚者,有些孩子几岁或十几岁也爱玩酷,本该如饥似渴求知之时,却不思修学,酷爱游戏之刺激,网络小说之魅力。注意力转移,学业与日荒废,甚至夜不归宿,朝夕与网络为伴,或小小年龄贪恋异性,极尽成人之生活,全无成人之德行,甚至寡廉少耻,每遇亲者苦苦相劝而无济于事,千方百计施救而毫无效果,孩子以此为酷,自得其乐,长辈急在眼里,疼在心上。父母无奈之下而惩罚之时,多以辍学相要挟,或以绝食自杀逼父母就范,以达到酷玩之目的。于是乎我再次翻看词典细寻何以为“酷”。按照网络词典解释:“酷”,来源于英文COOL的汉语译音。COOL本来是冷的意思,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成为美国青少年的街头流行语,初期是指一种冷峻的,反主流的行为或态度,后来泛指可赞美的一切人和物。七十年代中期,这个词传入台湾,被台湾人民译成“酷”,意思是“潇洒中带点冷漠”。九十年代,它传入大陆,迅速取代了意思相近的“潇洒”一词,成为青少年群体中最流行的夸赞语。这个词语在流传过程中含义不断丰富,现在它的含义可以表示广泛意义上的“好”,并不仅仅只是表示“潇洒中带点冷漠”的意思了。虽然“酷”是“好”的意思,但青少年心目中的“酷”跟传统意义上的“好”是不同的。他们如果称赞一个人“酷”,那么这个人或者在衣着打扮、或者在言行举止、或者在精神气质上肯定是特立独行、充满个性的,绝对不是老一辈人所欣赏的那种纯朴热情、循规蹈矩的“好”。“特立独行、充满个性”,正是“酷”的精髓所在,也是当代青少年青睐和欣赏“酷”的真正原因所在。
反复琢磨我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呢?现实中除了我以上列举的现象之外,还有那么多与此相悖之痕,比如,现在的女人与传统意义上有着无可比拟的的进步与自由。衣着在数量上是越穿越少,在厚度上是越来越薄,那么很多人就认为穿得很少很透的女人很酷,有时我真的很迂腐,这种审美标准是否与“好”或“潇洒”沾边,有的穿的少到无耻的程度,有的甚至在身上私密之处涂点颜色,达到一丝不挂的程度,这些人可以以赤裸之身招摇过市而无半点羞涩之感,说是艺术,艺术到如此程度还有评价标准吗?如果这是酷的话,那么“酷”到底又是什么意思呢?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常常听到“你真性感”之类的话。也有不少人把某些人的过分性感之举称之为酷,那么是不是“酷”的意思又平添几分别样的含义呢?这种含义是否与轻浮之意无异呢?
在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人们常常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爱亲事亲、诚信笃行、知书达理,谦恭敬业”为美,这好像与当今时下大兴的离奇古怪相悖甚远。以酷为乐,全然不顾家庭之承受力所限,父母之支撑力所制,社会之公德所约。唯图另类是举,愚钝之余常为迷茫所困。纨绔之困,令我夜不能寐,酷之浮躁常使我在“绔”“酷”之间备受煎熬。哀哉迂腐,困哉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