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师怎样开展多样化形式的德育教学分析

2014-07-31 09:16游晓玲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多样化

【摘要】德育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在教学工作整体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效贯穿,在智育、体育和美育中不断渗透,彼此促进。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小学生思想与性格不良的表现,农村小学德育产生的主要问题,农村小学教师开展多样化德育教学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多样化;德育教学

一、农村小学生思想与性格不良的表现

目前农村孩子的生活情况是:获得信息量极少,居住非常分散,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不多,大量年轻父母都选择外出工作,看管孩子的工作都交给了老人,通常祖辈都对孩子十分溺爱,不免会产生教育问题。这些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缺失的家庭教育,极易造成孩子们形成自闭性格,思想与性格极易出现不良问题,如自私自利、任意妄为,自我意识极强,无法对他人的感受充分体会,缺乏集体主义理念;被动应付学习,缺乏学习的热情,正常的学习任务无法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习题更是不愿意做;缺少自信心,具有极强的自卑心理,不能积极承担学习任务等。

二、农村小学德育产生的主要问题

1.学校缺乏充分的认识

农村学校德育工作仅停留在表面上,缺少有效的措施。农村小学各个方面评比的主要根据是智育成绩。学校工作的重心集中在智育方面。虽然设置德育工作的有关制度十分完善,但也仅是停留在形式上。很多学校由于对上级检查进行应付而根据上级规定建立了德育室,基本上这些机构没有起到积极作用。甚至有些并不清楚自身职责,在个别管理德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扯皮问题。所以,在学校品德课变成了自由课,致使上课缺乏教案,课下也不会布置作业。

2.德育内容空洞,教学方法落后

(1)教学材料远离了实际生活。德育教材内容体现出了空洞的说理性,虽然也包含了一些生活知识,但是与农村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由于农村小学德育老师缺乏专业性,授课方式通常是顺手牵羊。很多老师并不了解德育教材,把握德育教学目标缺乏准确性,无法将教材与实际生活很好结合。

(2)无法保证正常课时,教学方法落后。根据相关规定学校科学安排了德育课,但是却不能确保实际上课时间。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落后的教学方法,学习中无法提起德育课的兴趣,甚至非常厌恶德育课。

(3)评价考核机制不科学。通常利用期末统考的方法对小学品德课进行考核,评判标准十分单一,缺乏准确的评价准则,一般是将学生对试卷成绩与平时的表现彼此综合得出最终德育成绩。

3.缺乏教育师资

教育者素质无法符合规定要求,不能突出教学理念。教育发展的基础是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受到教师个人素质高低的影响。由于经济条件与环境对农村学校造成各方面的制约,无法配置专业的德育老师,主要是由语文老师兼职德育老师。很多教师由于没有接受专业的学习培训,很难体现出德育教学的理念思想。

三、农村小学教师开展多样化德育教学对策

1.德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我们应当对学校、社会各界领导班子积极监督使其形成领导小组,通过负责人的领导对德育工作全面开展。整体计划与安排教师实行德育教育活动,同时确定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时间、地点与人员,保证充足的教育经费。指派专门的领导地道德教育进行管理,有利于在农村小学中道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开展。例如,在农村小学教学中每天探讨开展德育工作的情况,确定接下来需要开展的德育教学目标,保证将德育工作贯彻落实在小学教育中。同时教师也和学生家长构建紧密的关系,利用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其交流,促使家长对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情况及时了解,方便在关键时刻及时与家长进行配合。

2.教师需要积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执行德育教育工作的人员是教师,其思想觉悟、能力都要紧密联系时代的发展。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的同时也需要积极学习,有效提高自己的素质。学校还要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组织学习会议,准确下达国家对教师颁布的教学文件,利用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帮助教师了解一些法律规定。

在农村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本地的真实情况与学生实际道德水平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有效转变,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月份组织道德主题活动,可以在三月份组织美化校园植树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校园之情以及保护环境的感情;四月份组织向革命烈士学习勇敢无畏的精神,培养学生伟大的爱国情感;五月份组织劳动光荣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对别人的劳动果实充分尊重等。如此我们联系每个月的特点,组织能够突出这些特点的活动,更加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产生崇高的道德理念。

目前已经是法制化社会,不懂法律的人就相当于文盲,因此教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需要向学生及时灌输法律观念,帮助学生对一些法律规定积极了解,保证学生拥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可以利用法律理念对自己的权益积极维护。

3.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

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产生了道德思想。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思想道德理念做好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生行为守则对学生严格要求,促使学生提高自我要求,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蕴含崇高道德的事迹对学生积极渲染,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启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促使学生可以对自己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品质。

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登记道德行为,将每一天学生的举止及时登记,定期翻看并且适当评价学生,此外教师还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学习那些崇高的行为,及时指导学生改正那些不道德的行为,最终产生崇高的行为活动,构建正确的道德理念。

四、结束语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农村小学是重要内容,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心。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付出很多的艰辛与努力,积极应用小学时期具有的可塑性特点,强化德育工作,提高人们的道德思想。

参考文献:

[1]郭小武.地方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3)

[2]张艳红,张澍军.促进德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教育科学版),2011,(3)

作者简介:

游晓玲(1983~),女,福建平潭人,职称: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多样化
旅游专业学生德育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
中职德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试论高中语文中的德育教学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