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宇
【摘要】高中地理课程是一门社会教育与人文的课程,与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展活动设计能够优秀的帮助我们来掌握高中地理的相关知识点,本文主要谈谈对于高中地理活动设计的学习体会。
【关键词】活动设计;高中地理;学习体会
高中地理课程是一门社会教育与人文的课程,与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地理课程还有着科学性的特征,我们在高中地理中学习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能够亲自体验地理现象,总结地理规律与特征,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生活实践中,那么,在高中地理学习活动中应该如何设计活动才能够达到优化学习效果的作用呢?
一、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方式
实质上,开展任何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地理学习成绩,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主动的参与进来。为此,我们要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设计出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发挥出同伴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大家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去探究。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应该密切配合教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从中选择出具有价值的来设计活动。
二、注重参与性,实现自身的发展
普遍缺乏自制力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通病,我们渴望得到发展,但是也有着一定的依赖心理与叛逆心理,且在学习压力的影响下,我们也普遍有着一种烦躁的心态,针对这些特征,要想真正的学好地理,必须要有参与性,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个性化发展。
我们应该与教师成为朋友,虚心的学习,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此外,还要逐渐把握好学习活动的主动权,满足自己独立性成长的需求。在自主学习阶段,应该不懂就要问,请教老师,请教同学,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提升自己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目前,人们已经进入了学习化社会,自主学习的思想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很多高中生的整体学习观念较为落后,因此,必须要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考虑到这一因素,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主动的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人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方法,让教师给予自己针对性的指导,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激发出自己参与活动设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优化地理学习成果,也能够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此外,各种学习实践都充分的证明,兴趣是我们学习的最好动力,只有自己对所学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地理活动之中,反之,若自己对于所学知识不感兴趣,那么无论教师采取多么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事倍功半的,为此,我们应该扩大阅读量,提升自己对于地理活动设计课程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区域发展阶段》的学习时,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关于匹兹堡的材料,针对这一材料来开展联想,在课后,自主的归纳出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再分析我国东北工业基地的没落原因与应对措施,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出自己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活动设计的效用。
四、利用模型与实物来设计活动
模型与实物具有形象、直观的特征,观察模型与实物能够营造出一种形象的情境,利用模型与实物来学习已经在各个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种方式能够帮助自己快速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也能够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关于“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虽然教材中列举出了关于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种子与果实的图片,但是仅仅从表面来观察这些图片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活动设计效果的,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到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之间的区别。为了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这一知识点,可以在课后去植物园观赏豌豆、花生、松球果、梨子、苹果等实物,在这种模式下,思维就会更加的活跃,也会在自己头脑中建立去被子植物同裸子植物之间的区别,该种学习模式比传统机械式学习模式的效果更加的理想。
又如,在“地形”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高线图的内容一直都让人感到困惑,为了为自己营造出一种直观的情景,可以使用细铁丝制作出可以伸缩的模型,将其放下就会形成高线地形图,将其拉起来则是山峰模型,待学习到有关知识点时,就可以利用模型进行演示,这便可以看到实际地形与高线地形图之间的转化过程,扩展自己的形象思维水平,这样自己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五、活动要涉及学习重点与难点,帮助自己实现质的飞跃
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除了利用模型与实物来开展活动之外,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学习重点与难点来确定活动内容,这样才能够达到优化活动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河流地貌”的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是不可能带学生来进行实地考察的,为了深入理解相关的概念,在课前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预习,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大家一起来讨论,这种实践的模式能够让课堂活动变得更加浓烈,也可以在无形中扩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贾福平.初中地理教材的“活动”课文分析及其教学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4)
[2]曾发生.地理教学课堂活动初探——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09(04)
[3]韩瑞.对“参与—活动地理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拓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