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红
【摘要】时代呼唤创新人才。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教师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探讨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呼唤创新的教学模式,呼唤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呼唤学生生命活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自由舒展。但时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始终没有逃脱应试教育的阴霾,传统的“教师负责制”教育弊端在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仍不断上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和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的知识权威,把知识作为像“圣旨”一样的东西强加给学生,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也在这种长期的、没有硝烟的“传统版教育”中“正常”的淹没,学生的数学素养也难以得到提高。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呢?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分析教育哲学主义认为:教学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强迫,而是一种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活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在共同的教学情景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探讨和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整体的,有机的,全面的,而不是只让学生参与练习、回答问题等局部过程。这有利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围,使学生作为一个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发现问题,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善于赞赏和鼓励学生,点燃学生自信的火焰
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使合作过程成为一个愉快、欢乐和充满智能挑战的过程,让学生积极探究,大胆质。学生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不要一棍子打死,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少些“小人之心”。多给学生一些赞赏鼓励,一些理解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表扬,切忌打击和嘲讽。让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积极评价,对他们的肯定和赞扬,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奋斗的热情。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
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比赛、晚会、故事演说等等,借助学生的聪明才智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的美,教学中的美(语言美、意境美、方法美、和谐美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线条美、色彩美等给学生最大的感知,使他们充分体会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有趣的内容和活动总是吸引着他们,即使这种活动需要克服较大的困难,他们也乐意参加。教师只有创造出教学中的各种美,才能引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激起学生智能的涟漪,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