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英
【关键词】转化思想 小学数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103-01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能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拓宽解题思路,找到较简捷的方法,获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结合恰当的教学内容逐步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能用转化的思想去学习新知、分析并解决问题。
一、运算中渗透转化思想
在运算中,教师培养学生通过凑整、运用有关的运算性质、定律将原式中的数据或运算顺序向正确的方向转化,达到计算合理、简便的目的。
(一)数值转化。即根据算式及其数据的特点,将算式中的整数、小数、分数相互转化,以使运算简便。例如,63×2.5+6.3×75,将式中数字6.3转化成整数63、整数75转化为小数7.5,再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解。
(二)凑整转化。即把已知数转化为整十、整百的数进行运算。例如,1.25×32×0.25,根据25×4=100,125×8=1000,将32分解因数后利用乘法结合律计算。
(三)运算转化。即改变运算或运算顺序的一种方法。例如,4360-175-185,运用添括号,将减转化为加,先加再减。
二、解决问题中渗透转化思想
有些解决问题的信息比较隐蔽,数量关系复杂,给学生分析、思考、解题带来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灵活运用转化思想,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达到正确、迅速解题的目的。
(一)转化信息,隐蔽关系明朗化
信息是解题的依据,有些问题解决,信息与问题之间难以直接建立关系,如果通过转化,将题中的隐蔽关系明朗化,学生的解题思路就会变得清晰。例如,一批货物,第一天运了这批货物的,第二天运的是第一天的,两天运了40吨。这批货物原来有多少吨?本题两个分率的标准不同,为了便于解题,就必须统一标准,进行标准量的转化。将信息“第二天运的是第一天的”转化为第二天运的是这批货物的×=,这时,就容易找到40吨对应的分率,用除法便可以求出这批货物的总数。即40÷(+×)=100(吨)。
(二)转化数形,抽象问题具体化
数学中大量的数、式问题隐藏着图形因素。设法把数量转化为图形,借助某些图形的性质来分析,能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形象化,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例如,在世界杯小组预赛中,每个小组有四个队,每两队之间要进行一场比赛,请问每个小组要赛几场?四个队用序号代表,每个序号之间两两相连,这样就可以很快得出比赛场数为6(场)。
(三)转化思路,单一解法多样化
复合型的问题解法往往不是单一、固定的。解题时,如果能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打破常规的思考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将其思路转化,就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一根钢管长2.7米,截下全长的,做了9个零件,余下的还可以做多少个零件?①转化为工程问题:(1-)÷(÷9)=21(个)。②转化为倍比法:已做的占3份,余下的占7份,余下的是已做的7÷3=倍,余下的还可以做9×(7÷3)=21(个)。③转化为归一法:3份做9个,余下的7份做多少个?列式为:9÷3×7=21(个)。④转化为比例求解:设还可以做x个,∶9=∶x,x=21(个)。⑤转化为用分数的对应关系思考:根据“9个零件占全长的”这一对关系,先求出这根钢管可做的零件总数再减去已做的数,即9÷-9=21(个)。通过对比,学生知道了用倍比法与归一法最为简捷。
三、几何问题中渗透转化思想
有些几何题,用常规的方法去思考、解答,常常感到束手无策,而用转化思想另辟蹊径,寻求解题突破口,则可以轻松找到解题方法。
例如,靠墙边围成一个梯形花坛,围的篱笆长46米,求这个花坛的面积(如下图)。
这题上底和下底的长度是未知的。但只要转变思考的角度,寻找新的解题途径,就能使问题化难为易。
从图中可知,上底+下底+腰长=篱笆长,可等量地转化为上底+下底=篱笆长-腰长,上下底的长度之和就求出来了。再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花坛的面积为(46-20)×20÷2=260(m2)。
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当解决某些问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受阻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把解决问题的步骤由繁变简、解题方法由死变活、解题思路由窄变宽,就能找到合理、简捷的解决途径。
(责编 林 剑)endprint
【关键词】转化思想 小学数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103-01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能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拓宽解题思路,找到较简捷的方法,获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结合恰当的教学内容逐步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能用转化的思想去学习新知、分析并解决问题。
一、运算中渗透转化思想
在运算中,教师培养学生通过凑整、运用有关的运算性质、定律将原式中的数据或运算顺序向正确的方向转化,达到计算合理、简便的目的。
(一)数值转化。即根据算式及其数据的特点,将算式中的整数、小数、分数相互转化,以使运算简便。例如,63×2.5+6.3×75,将式中数字6.3转化成整数63、整数75转化为小数7.5,再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解。
(二)凑整转化。即把已知数转化为整十、整百的数进行运算。例如,1.25×32×0.25,根据25×4=100,125×8=1000,将32分解因数后利用乘法结合律计算。
(三)运算转化。即改变运算或运算顺序的一种方法。例如,4360-175-185,运用添括号,将减转化为加,先加再减。
二、解决问题中渗透转化思想
有些解决问题的信息比较隐蔽,数量关系复杂,给学生分析、思考、解题带来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灵活运用转化思想,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达到正确、迅速解题的目的。
(一)转化信息,隐蔽关系明朗化
信息是解题的依据,有些问题解决,信息与问题之间难以直接建立关系,如果通过转化,将题中的隐蔽关系明朗化,学生的解题思路就会变得清晰。例如,一批货物,第一天运了这批货物的,第二天运的是第一天的,两天运了40吨。这批货物原来有多少吨?本题两个分率的标准不同,为了便于解题,就必须统一标准,进行标准量的转化。将信息“第二天运的是第一天的”转化为第二天运的是这批货物的×=,这时,就容易找到40吨对应的分率,用除法便可以求出这批货物的总数。即40÷(+×)=100(吨)。
(二)转化数形,抽象问题具体化
数学中大量的数、式问题隐藏着图形因素。设法把数量转化为图形,借助某些图形的性质来分析,能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形象化,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例如,在世界杯小组预赛中,每个小组有四个队,每两队之间要进行一场比赛,请问每个小组要赛几场?四个队用序号代表,每个序号之间两两相连,这样就可以很快得出比赛场数为6(场)。
(三)转化思路,单一解法多样化
复合型的问题解法往往不是单一、固定的。解题时,如果能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打破常规的思考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将其思路转化,就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一根钢管长2.7米,截下全长的,做了9个零件,余下的还可以做多少个零件?①转化为工程问题:(1-)÷(÷9)=21(个)。②转化为倍比法:已做的占3份,余下的占7份,余下的是已做的7÷3=倍,余下的还可以做9×(7÷3)=21(个)。③转化为归一法:3份做9个,余下的7份做多少个?列式为:9÷3×7=21(个)。④转化为比例求解:设还可以做x个,∶9=∶x,x=21(个)。⑤转化为用分数的对应关系思考:根据“9个零件占全长的”这一对关系,先求出这根钢管可做的零件总数再减去已做的数,即9÷-9=21(个)。通过对比,学生知道了用倍比法与归一法最为简捷。
三、几何问题中渗透转化思想
有些几何题,用常规的方法去思考、解答,常常感到束手无策,而用转化思想另辟蹊径,寻求解题突破口,则可以轻松找到解题方法。
例如,靠墙边围成一个梯形花坛,围的篱笆长46米,求这个花坛的面积(如下图)。
这题上底和下底的长度是未知的。但只要转变思考的角度,寻找新的解题途径,就能使问题化难为易。
从图中可知,上底+下底+腰长=篱笆长,可等量地转化为上底+下底=篱笆长-腰长,上下底的长度之和就求出来了。再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花坛的面积为(46-20)×20÷2=260(m2)。
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当解决某些问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受阻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把解决问题的步骤由繁变简、解题方法由死变活、解题思路由窄变宽,就能找到合理、简捷的解决途径。
(责编 林 剑)endprint
【关键词】转化思想 小学数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103-01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能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拓宽解题思路,找到较简捷的方法,获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结合恰当的教学内容逐步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能用转化的思想去学习新知、分析并解决问题。
一、运算中渗透转化思想
在运算中,教师培养学生通过凑整、运用有关的运算性质、定律将原式中的数据或运算顺序向正确的方向转化,达到计算合理、简便的目的。
(一)数值转化。即根据算式及其数据的特点,将算式中的整数、小数、分数相互转化,以使运算简便。例如,63×2.5+6.3×75,将式中数字6.3转化成整数63、整数75转化为小数7.5,再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解。
(二)凑整转化。即把已知数转化为整十、整百的数进行运算。例如,1.25×32×0.25,根据25×4=100,125×8=1000,将32分解因数后利用乘法结合律计算。
(三)运算转化。即改变运算或运算顺序的一种方法。例如,4360-175-185,运用添括号,将减转化为加,先加再减。
二、解决问题中渗透转化思想
有些解决问题的信息比较隐蔽,数量关系复杂,给学生分析、思考、解题带来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灵活运用转化思想,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达到正确、迅速解题的目的。
(一)转化信息,隐蔽关系明朗化
信息是解题的依据,有些问题解决,信息与问题之间难以直接建立关系,如果通过转化,将题中的隐蔽关系明朗化,学生的解题思路就会变得清晰。例如,一批货物,第一天运了这批货物的,第二天运的是第一天的,两天运了40吨。这批货物原来有多少吨?本题两个分率的标准不同,为了便于解题,就必须统一标准,进行标准量的转化。将信息“第二天运的是第一天的”转化为第二天运的是这批货物的×=,这时,就容易找到40吨对应的分率,用除法便可以求出这批货物的总数。即40÷(+×)=100(吨)。
(二)转化数形,抽象问题具体化
数学中大量的数、式问题隐藏着图形因素。设法把数量转化为图形,借助某些图形的性质来分析,能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形象化,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例如,在世界杯小组预赛中,每个小组有四个队,每两队之间要进行一场比赛,请问每个小组要赛几场?四个队用序号代表,每个序号之间两两相连,这样就可以很快得出比赛场数为6(场)。
(三)转化思路,单一解法多样化
复合型的问题解法往往不是单一、固定的。解题时,如果能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打破常规的思考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将其思路转化,就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一根钢管长2.7米,截下全长的,做了9个零件,余下的还可以做多少个零件?①转化为工程问题:(1-)÷(÷9)=21(个)。②转化为倍比法:已做的占3份,余下的占7份,余下的是已做的7÷3=倍,余下的还可以做9×(7÷3)=21(个)。③转化为归一法:3份做9个,余下的7份做多少个?列式为:9÷3×7=21(个)。④转化为比例求解:设还可以做x个,∶9=∶x,x=21(个)。⑤转化为用分数的对应关系思考:根据“9个零件占全长的”这一对关系,先求出这根钢管可做的零件总数再减去已做的数,即9÷-9=21(个)。通过对比,学生知道了用倍比法与归一法最为简捷。
三、几何问题中渗透转化思想
有些几何题,用常规的方法去思考、解答,常常感到束手无策,而用转化思想另辟蹊径,寻求解题突破口,则可以轻松找到解题方法。
例如,靠墙边围成一个梯形花坛,围的篱笆长46米,求这个花坛的面积(如下图)。
这题上底和下底的长度是未知的。但只要转变思考的角度,寻找新的解题途径,就能使问题化难为易。
从图中可知,上底+下底+腰长=篱笆长,可等量地转化为上底+下底=篱笆长-腰长,上下底的长度之和就求出来了。再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花坛的面积为(46-20)×20÷2=260(m2)。
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当解决某些问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受阻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把解决问题的步骤由繁变简、解题方法由死变活、解题思路由窄变宽,就能找到合理、简捷的解决途径。
(责编 林 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