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张力诱发小鼠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

2014-07-28 08:01温从吉傅士博周仁鹏王丹茹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牵拉毛囊胶原

温从吉 傅士博 周仁鹏 王丹茹

皮肤损伤后,纤维组织过度增生会形成增生性瘢痕,表现为隆起的红色瘢痕,伴有慢性的炎症反应,严重影响外观,并可引起局部功能受限。增生性瘢痕的生理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1],缺少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手段。张力对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增生性瘢痕的好发部位,如前胸部、肩部、肩胛区部及耻骨弓上方等,均系日常活动中持续或间断地处于张力环境下[2]。减少创面局部张力,可一定程度上抑制瘢痕增生及病理性瘢痕的复发[3]。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弹力衣、硅胶膜及减张胶布等[4]。但由于动物皮肤与人类存在较大的不同,目前的研究尚缺少有效的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无法在细胞及分子水平进行深入研究。2007年,Aarabi等[5]在小鼠背部皮肤模拟人类皮肤的张力环境形成了增生性瘢痕,类似于人类瘢痕,并能维持6个月以上。因此,我们研究该动物模型,以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及其是否可持续而稳定表达增生性瘢痕特征。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4周龄C57/BL6小鼠(中科院上海动物实验中心),20只,体质量28±2 g,随机分为两组(n=10)。

1.2 实验方法

小鼠麻醉下在背部纵向切开2 cm,6-0尼龙线缝合,4 d后拆线。创面以6-0尼龙线安装牵拉装置,实验组于术后第4天开始牵拉,距离2 mm,之后隔天牵拉4 mm,至第14天;对照组安装后不牵拉(图1)。

图1 机械牵拉装置Fig.1Mechanical traction device

1.3 大体观察

14 d后拆除装置,牵引结束后1 d、30 d、60 d、90 d观察小鼠瘢痕生长情况,包括面积、颜色和质地。

1.4 组织学观察

牵引后1 d、30 d、60 d切取瘢痕组织,即刻4%多聚甲醛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于瘢痕最凸起部位横断切片(厚度为5 μm),分别行HE和MASSON染色。

1.5 瘢痕面积测量

瘢痕面积根据瘢痕横断面HE染色数字图像进行测量,随机选取5个切片标本,采用Image Pro-Plus 6.0软件进行分析,取平均值。

1.6 瘢痕细胞数目变化及胶原量变化情况

取牵引后1 d、30 d、60 d各时间段HE染色标本,100倍视野下取5个区域,使用Image Pro Plus 6.0标记,并统计细胞核数目,取平均值(细胞数/区域)。切片MASSON染色,胶原组织染成蓝色,取各时间段组织标本,400倍视野下随机选取5个区域,Image Pro Plus 6.0软件统计胶原比例(创面胶原/正常组织胶原×100%)。

1.7 统计学分析

应用SAS 8.1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以±s表示,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体观及瘢痕面积

通过14 d的机械牵引,小鼠背部创面可见明显的瘢痕组织(4.09±0.31 mm2),轻度隆起于皮肤表面,色红,质硬;牵引后30 d,瘢痕面积(3.5±0.2 mm2)较前缩小(P0.5),瘢痕周围新生毛发组织生长旺盛;牵引后60 d,瘢痕面积(1.52±0.12 mm2)进一步缩小(P0.5)。牵引后90 d,瘢痕部位布满毛发,中间隐约可见手术切口,瘢痕面积1.42±0.18 mm2。对照组去除装置后当天及牵拉后30 d瘢痕面积未见明显改变(1.50±0.18 mm2vs 1.46±0.19 mm2,P0.5)(图2、3)。

图2 大体外观图Fig.2Gross images

图3 瘢痕面积变化趋势Fig.3The area changes of loaded scars over time

2.2 组织学观察

实验组牵引后1 d创面新生表皮明显增厚,局部增厚的表皮组织向下生长,疑似有毛囊的再生(图4),肉膜组织切口处中断,创面中央新生胶原组织填充,胶原中间布满细胞,新生组织含新生血管组织较多;牵引后30 d,肉膜组织断裂,表皮较前明显变薄,瘢痕中央未见毛囊及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胶原组织与表皮平行,毛细血管组织丰富,细胞数目较前减少,未见明显的漩涡状胶原结节;牵引后60 d,瘢痕组织的面积明显缩小,但瘢痕中央部分胶原增粗且排列紊乱,两侧被含有毛囊新生组织替代。对照组术后30 d切口下方肉膜组织断裂,但表皮及真皮组织完全愈合,未见明显平行于表皮的纤维组织(图5)。

图4 牵引后1 d可见新生毛囊(MASSON染色)Fig.4Regenerative hair follicle was observed 1 days after traction by MASSON staining

图5 组织学图像Fig.5Histological images

2.3 瘢痕组织细胞数目及胶原变化

牵引后1 d,镜下见组织内布满细胞(317±20个/区域),胶原纤维主要为细而短的小纤维(0.1±0.02);牵引后30 d,发现胶原数量明显增多,胶原纤维平行皮肤表面,细胞数目(165±13个/区域)较前明显较少(P0.5);牵引后60 d;瘢痕部位细胞数目及胶原含量接近正常皮肤(73±11个/区域vs 80±10个/区域,P0.5)(0.95±0.09 vs 1±0.01,P0.5)(图6)。

3 讨论

由于对增生性瘢痕纤维增殖过程的病理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大量证据表明,张力跟增生性瘢痕有着密切联系[3],我们在小鼠皮肤创面愈合早期给予机械张力刺激,14 d的持续牵拉后发现,形成的瘢痕在外观和组织学上都符合人增生性瘢痕的特征,且在其后的60 d中可持续维持增生性瘢痕特征。

正常小鼠的皮肤跟人类皮肤解剖结构相差甚远,其皮肤松弛,布满毛发,创面形成后,皮下肉膜组织牵拉周围皮肤向创面中央聚拢,促进创面愈合,且愈合后几乎不留痕迹。因此,必须借助牵拉装置对老鼠创周皮肤施加张力,才能模拟人类皮肤的张力环境[6],促使其形成瘢痕。给予张力刺激的时机是决定瘢痕形成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创面未完全愈合时,也就是还处于炎症早期给予张力,会影响创面愈合,只有在重新上皮化即炎症期后期施加张力才会产生增生性瘢痕,并且持续牵拉时间必须达到7 d以上才可能形成增生性瘢痕[5]。在持续牵拉14 d后,我们通过HE及MASSON染色发现,形成的瘢痕为增生性瘢痕,瘢痕组织内未见有明显的毛囊及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并且瘢痕组织明显隆起于正常组织,色红,质硬,且其后的2个月中瘢痕组织依旧可以维持上述特征。此外,我们还发现,瘢痕组织面积逐渐缩小,且被含有毛囊的新生组织占据。

哺乳动物的毛囊作为复杂的微型器官,一直被认为是不可再生的。但是,有研究认为,兔子、小鼠皮肤在创伤后,毛囊有完全再生的能力[7]。因为缺乏足够证据,该观点一直无法得到广泛认可。Ito等[8]研究发现,正常的成年小鼠毛囊缺失后可重新生成,再生的毛囊拥有正常毛囊干细胞,表达毛囊结构分化标志,并产生毛发,拥有毛囊正常的生长周期。有研究证明,机体免疫作用是创面愈合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表皮γδT细胞可以分泌Fgf-7(成纤维生长因子)、Fgf-10和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角化细胞的存活、增殖及迁移有着重要作用[9]。Gay等[10]研究发现,当降低Fgf-7表达时,会减少创面诱导的毛囊再生;相反,当过表达Fgf-7时,新生毛囊则有2~3倍的增加,并且发现γδT细胞分泌的Fgf-7可引发wnt的表达,增强了创面成纤维细胞wnt的活性,而激活的成纤维细胞也表达Fgf-7,放大了真皮损伤后的wnt信号,促进皮肤毛囊的再生。但是,人类皮肤真皮严重缺少定居γδT细胞,创伤后不能诱导毛囊再生。本实验中,小鼠的瘢痕组织面积缩小,被含有新生毛囊的正常组织替代,且接近于正常皮肤,验证了小鼠毛囊可以再生,同时表明毛囊的再生对小鼠的瘢痕修复有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验中的动物模型在术后60 d内可形成增生性瘢痕,且符合人增生性瘢痕特征;但因为创面诱发毛囊再生,使得瘢痕组织面积缩小,不能长期存在。

[1]Atiyeh BS.Nonsurgical manag ement of hypertrophic scars:evidence-based therapies,standard practices,and emerging methods[J].Aesthetic Plast Surg,2007,31(5):468-492.

[2]Ogawa R.Keloid and hypertrophic scarring may result from a mechanoreceptor or mechanosensitive nociceptor disorder[J].Med Hypotheses,2008,71(4):493-500.

[3]Ogawa R,Akaishi S,Huang C,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basic research that shows reducing skin tension could prevent and treat abnormal scarring:the importance of fasical/subcutaneous tensile reduction sutures and flap surgery for keloid and hypertrophic scar reconstruction[J].J Nippon Med Sch,2011,78(2):68-76.

[4]Al-Attar A,Mess S,Thomassen JM,et al.Keloid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J].Plast Reconstr Surg,2006,117(1):286-300.

[5]Aarabi S,Bhatt KA,Shi Y,et al.Mechanical load initiates hypertrophic scar formation through decreased cellular apoptosis[J].FASEB J,2007,21(12):3250-3261.

[6]Davidson JM,Yu F,Opalenik SR.Splinting strategies to overcome confounding wound contraction in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J].Adv Wound Care,2013,2(4):142-148.

[7]Breedis C.Regeneration of hair follicles and sebaceous glands from the epithelium of scars in the rabbit[J].Cancer Res,1954,14(8):575-579.

[8]Ito M,Yang Z,Andl T,et al.Wnt-dependent de novo hair follicle regeneration in adult mouse skin after wounding[J].Nature,2007,447(7142):316-320.

[9]Jameson J,Ugarte K,Chen N,et al.A role for skin γδ T cells in wound repair[J].Science,2002,296(5568):747-749.

[10]Gay D,Kwon O,Zhang Z,et al.Fgf9 from dermal γδ T cells induces hair follicle neogenesis after wounding[J].Nat Med,2013,19(7):916-923.

猜你喜欢
牵拉毛囊胶原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胶原代谢与纤维化疾病研究进展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拆西墙补东墙”高质毛囊资源宝贵
WHY 我的小脸蛋为什么长满了青春痘?
常见毛囊细胞角蛋白在毛囊周期中的表达研究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胶原特性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