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汤庆庆
摘 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地理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互助合作、探究创新能力,以满足社会对新型优秀人才的需求。主要探究初中地理“互助合作”教学方式的构建与优化。
关键词:初中地理;互助合作;教学方式;构建优化
互助合作是指学生在团队或小组中为一目标和任务努力探究且有明确分工的互助学习过程。互助合作有助于课堂学习信息的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同时有效地将学生间竞争学习的关系转变成“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互助合作性,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互助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互助探究能力。
一、精心设计,引导合作
唯有初中地理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地理互助学习背景,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互助学习,提高教学成效。如,探讨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时,我提出:每逢春节广东人都会举办“迎春花展”,但哈尔滨却举办“冰灯游园会”,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为什么夏季我国东部乌苏里江海面上晨光满撒时,西部帕米尔高原地区却明月高悬?物质富饶的非洲没有实现经济上的富饶,这是为什么?经过地理问题的精心设计,引起了班上学生的高度注意和强烈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我根据“同组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让不同优势的学生分到一组,发挥不同学生的优点,互补所长,共同合作探究问题的实质。通过小组形式互助合作,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共同探究问题,搜集资料,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互助学习,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比较、表达能力。
二、质疑问难,辩论竞赛
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师讲授、考试,学生记背内容”的模式,但初中地理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初中地理教学要侧重加深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了解,相应地初中地理教材也增加一定篇幅内容。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疆域,课前我先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再为每组准备好等量剪成我国各行政区的小纸片,在课堂上以“组间竞赛、组内互助”的原则要求学生共同合作将众多零碎的小纸片拼成我国的疆域轮廓。此时我会明确竞赛目的和竞赛内容,哪个小组的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准确,完成任务后,我和全班同学再综合评选出“最佳互助合作小组”“表现最突出小组”。通过这样的形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学习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三、组织讨论,鼓励合作
新课标鼓励学生互助合作,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学习氛围。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我鼓励学生互助合作,共同组织讨论,平等交流,活跃学生思维,对于学生经过讨论交流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我就会适时地给予点评、讲解,通过师生参与共同解决学习问题。如,探究“地球是个球体”这一说法的真实性,我就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共同讨论,互助合作,列举一些能证明或反对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有力证据。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搜集及整理,学生在课堂上列举足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甲同学认为麦哲伦环球航行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最后在欧洲结
束航行;乙同学认为每当月食时,可在月球上看到地球影子为一球形;丙同学认为人从存在明显曲率的远处走来,会先看见头部、再看见身体、最后看见脚,以上三个学生都列举有力证据证明地球是球体。通过探究性学习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热衷于探究讨论,乐于互助合作,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四、交流成果,激发兴趣
通过互助合作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亲身体验到互助合作、共同学习的乐趣,还能充分掌握知识方法、学习技能。为有效地激发学生互助合作的学习兴趣,我会积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获得师生的肯定评价,满足自己的心理成就感。学习成果展示包括组内展示和组间展示,组内展示指学生通过资料查找,得出相关结论,并在小组间展示交流,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组间展示指小组通过互助合作,意见交流达到一致观点后,派小组代表在师生面前展示小组学习成果的过程。若一个学生能向小组同伴、向其他人说清楚、讲明白一个问题的实质,也表示他真正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学生经过教材阅读、资料查找、采访以后,共同合作,做好学习成果交流的准备工作。
总之,在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地理教师要积极构建“互助合作”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合理优化,充分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互助学习、探究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才.探究如何优化初中地理“互助合作”教学模式[J].基础教育研究,2011(28).
[2]郭云康.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5).
编辑 谢尾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