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2014-07-25 13:48文/乔正月花
新课程·中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课堂作业课堂练习家庭作业

文/乔正月花

有一次,我上必修三的第一章《算法初步》时,我不知道怎么讲,就让学生先预习并完成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然后我就按《优化设计》安排上课,先让学生了解课程目标,然后进行基础知识并完成做一做,接着和学生完成典型例题,最后让学生合作完成课堂练习,一节下来,学生做题的积极性很高,很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内容。课后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为课本习题3~4题,家庭作业为《同步测控》的《训练与测评》。就这样我用“3+1”的模式一个月上完了必修3的两章内容。“3”就是课前预习、课堂作业、家庭作业。“1”就是有效的40分钟课堂。渐渐的,我已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也适应了我的教学方法。在月考中,学生的成绩已明显有进步,学生交数学作业的积极性很高,基于对以上的分析和认识,我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一、关注学生的“预习”,加强课堂练习

对于有些浅显易懂的知识就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单独完成《优化设计》,比如,必修3和必修5,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只要求学生看书并完成基础知识梳理,比如,必修1的第一章和必修2的第一章。

加强课堂练习,讲解一道例题,就让学生练习相关的练习三到四题,做到举一反三;学一个数学概念,巩固练习1~2题,让学生通过练习理解并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一个定理,进行相应的练习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进行“3+1”模式教学

学一节内容,学生自主完成三项任务:课前预习、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老师充分准备一节有效的40分钟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由接受—记忆—模仿—练习转化为探索—研究—创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更新观念,活用教材

作为实施教学的我们,从观念上首先要认识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我们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大胆创新教法,灵活使用教材,使我们在教学时少花时间,少走弯路。必修3和必修5的知识用《优化设计》的设计内容授课能节省时间,有效地完成课程安排的内容。在进行章节教学时,可根据自身学生的特点,自行调整内容。比如,先上必修3后上必修5,也可换过来授课。在上必修2时,可先上第3和4章,后上第1和2章。把握好教材的“度”,活用教材,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课后及时反思

课后反思,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后,通过课堂学生的参与和反应以及课堂作业的反馈对本节课的得与失进行及时反思,对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在新课程下,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

总而言之,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只有热身投入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尝试新理念下的教学方法,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适合自己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编辑 郭晓云

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作业课堂练习家庭作业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特殊的家庭作业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优化课堂练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