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梦炎
【摘要】英语是教学的基础学科和必修课程,是初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教学沉默成为英语教学的普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打破课程沉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37-02
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人们交流沟通的有效工具。学好英语是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丰富生活,促进学习生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广,激发学生对英语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素养、高能力的英语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教学认知,打破教学沉默的现象?本文结合多年来的学习经验,浅析了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状的原因,及其相关解决对策。
一、英语课堂沉默的危害性
课堂沉默对教学活动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活动的顺利进展。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够产生有效的互动交流,教学氛围死板、单一,对教学活动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然而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沉默成为了普遍现象,许多学生缺乏对老师提问及其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乐于扮演听众的角色。大部分学生即使对教学内容存在疑惑,或者知道问题答案的也往往避而不答、甘于沉默。英语是用于交流沟通的语言工具,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运用性,学好英语的重要表现、学习英语最终目的也是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英语语言开展交流沟通。因此,沉默式的课堂现状对英语学习的危害性更为显著,严重影响了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对老师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评价也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英语课堂教学沉默现象的成因分析
1.教师因素
(1)教学模式守旧、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沿袭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理念,传统的“课堂—教材—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主导着初中英语课堂。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部分教师对教学活动存在错误的认知,片面的认为安静、严肃的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前提,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纪律存在不良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学生保持安静、沉默的教学局面。另一方面,单一的教学方法,繁琐的英语语法、复杂的句型结构等等也打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容易滋生了厌学、逃避的学习情趣。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学习乐趣,思想容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形成教学沉默等课堂现状。
(2)不当的提问策略和评价策略
教师提问是打破教学沉默的有效途径。但是,不恰当的教学提问也间接的造成了课堂沉默的重要原因。在英语教学中,许多老师缺少教学提问的技巧和思考,比如说,有些老师所提的问题难度过大,或者话题对于学生过于陌生,学生回答不了,只有选择沉默;有些老师的问题又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答题欲望和兴趣;部分老师为了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或者由于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给以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往往过于急促、短暂;有些老师对学生答题的评价过于随意,缺少对学生答题的表扬和鼓励,甚至有些偏激的评价,挫伤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造成学生不愿意、害怕答题等等。
2.学生因素
(1)性格因素
研究表明,性格对英语学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性格外向的学生更容易参与英语口语交流,与老师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形成活跃、高校的教学氛围。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对回答问题存在恐惧、害怕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形成一言不发、保持沉默的现状。大部分初中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过度时期,心理活动过于敏感多疑,自尊心较强。回答问题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在同学、他人眼中的形象。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形象,在英语教学中,不愿意回答问题,甘于沉默、乐于沉默。
(2)学生英语水平
除了学生本生的性格原因之外,学生英语水平过低,英语基础较差也是造成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的重要因素。调查表明,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保持沉默是因为根本不能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点,不能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英语学习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许多学生认知、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涨,缺乏学习英语的热情,长时期以来的不学习英语,或者不认真学习英语,造成英语学习脱节,英语水平低下的现状。再加上有些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不足,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不知道怎样措词回答问题,在教学中也只能选择保持沉默。
三、打破英语课堂教学的相关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打破课堂沉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课堂教学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自觉摒弃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性格特征出发,有效的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现状。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应当积极的采用探究式、小组合作式的创新教学方法。比如说,可以合理的将学生进行分配,组成学习小组(7、8人为最佳人数),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老师旁听(观)、指导、帮助下自主学习。营造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形成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等等。
2.改进教师提问、评价策略
提问式教学是打破课堂沉默的直接方法,合理的提问可以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思维的运转,促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发言,积极开口。但在提问过程中,老师应当形成正确的提问、评价策略。对于问题的提问应当紧密结合课程教学现状和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当学生注意力分散,表现出学习疲倦的现象时,可以适度的开展提问。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当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应当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答案,并且给予足够的尊重。对于学生的答案,既要全面性的看到答案的优缺点,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还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勇于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等等。
3.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核心,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知、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成败。因此,要打破英语课堂教学沉默现状,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清楚的明白教学活动的实质和教学规律。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的教学环境,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老师在活跃的课堂教学中,才能够激发出最大的教学潜力,高效的引导学生实施教学,学生才能最大受益于教学活动。教师应当明确学生对教学课堂沉默危害性的认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的同时,还应当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转变传统的尊师重道的师生理念,积极地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打造平易近人的教师形象,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课堂氛围的活跃性,促进教学活动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金小梅.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解析[J]. 海外英语. 2011(12)
[2]李乃刚. EFL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实证调查与语用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 2008(23)
[3]王敏芬. 构建初中生英语合作学习的对策研究[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 2010(26)
[4]王慧杰,李贺伟. 国内英语课堂沉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04)
[5]史立英,张凤香. 英语课堂交互制约因素的调查分析[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