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欢
【摘要】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要面对学困生,“学困生”的类型各种各样,“学困生”的心理也不尽相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是教师的职责,方法很多,关注学困生课堂教学、关注学困生的进步、善于发现闪光点、用爱感化学困生和言传身教,做好学困生的楷模,这些都能使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和得到发展。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49-01
学困生,缺点较多,是班级的消积因素,也是班主任的头痛之事,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让我在转化学困生方面感悟出了一些浅显的道理,那就是从心开始把爱洒向学困生,尊重学生,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持之以恒。
一个学困生的形成,一方面可能是由先天素质影响,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在教育中使用方法不当,使其离教育目标越来越远。其实,若能抓住时机走近他们,心与心的靠近,会成为转化学困生的良药。
爱的教育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感情付出和行为实践,班主任对学生那片赤诚的“爱”、博大的“爱”、无私的“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催人奋进的动力,是指引前进的灯塔。班主任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教育观念问题。
一、关注学困生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转化学困生工作的主要措施。对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发现他们有不懂的地方,及时讲解,直至理解了为止。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对学困生要多关注、多提问,及时掌握他们听课的情况,我和他们说好:如果他们走神了,我就用眼神提醒他们,这样他们的注意力逐渐有了好转,也能把当堂学的知识理解和掌握。
二、关注学困生的进步
作为教师,我们要随时关注着学困生的进步,哪怕他们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非常的渺小,我们都要关注着他们,要及时的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学困生的形成不是一两天的问题,学困生的转化也非一日之功。教师要给学困生把好脉,找准病因,因材施教。在工作中我采取了“分步走”的办法,降低对他们的要求,逐步达到要求。这样学生容易接受,而且总能看到光明。比如在作业的布置上,我不但在量上给他们减半,不留机械重复的作业,多留一些能够达到巩固练习的基础题和典型题。帮他们找思路,让他们从小目标做起,培养他们的成就感。虽然他们的成绩还不能和学习好的同学来比较,但是他们毕竟是努力了,也收获了,我就会给他们极大地肯定,虽然表扬和鼓励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但是这几句话对于学困生来说好比灵丹妙药一样管用。这样一来他们会为此而感到开心,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三、善于发现闪光点
闪光点也就是优点,人人都有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只是他们的长处往往被短处所掩盖,别人不易发现罢了。教师绝不能歧视、厌烦学困生或者对之放任自流,而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点燃他们迟闪的火花。善于在反复中教育,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与诱因作斗争的抵抗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积极因素。从这一点入手,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斗志,鼓足他们学习的勇气,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班上有个学生学习并不好而且还喜欢欺负同学。可实际上他很聪明,总有些小点子,爱创造发明小玩意儿。有一次,我发现他笔袋里的课程表与别人不一样,仔细一看,发现是他自己制作的,而且表格的设计非常新颖别致,画了一些简单的图案代表相应的课程。我当着全班面表扬了他,鼓励他继续创作更多更好的东西,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后来,这个学生,再也没欺负同学,成绩也渐渐提高了。可见,从学生闪光点出发去转化学困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用爱感化学困生
爱,促人感化,催人振作,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希望。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特别是后进生,班主任要以真诚的爱生之心,去激起学困生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要以心灵的温暖,健康的情感去医治学困生心灵的伤,要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精神的污染,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学困生大多数都会经常受到家长的批评,教师的放弃,同学的看不起,渐渐地他们也疏远了老师,远离了群体,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是极渴望的能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同学们的认可,但又惧怕别人看不起。如果此时我们走近他们,用心去爱那颗受伤、脆弱的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让他看到希望。
师生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因此班主任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宽容的、宽厚的、宽松的班级气氛,使学困生在良好的健康心理环境下成长,使他们这样的集体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从而产生一种主动学习的愿望。然而开启学生的心灵有时并非是件易事。若老师没有走近他们的心灵深处,再动情的话也很难有效。其次,宽容、理解他们的过错,用心去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让其信其师道。每个人都有过错,更何况一个孩子,尤其还是一个学困生。我们应该宽容他们的过错,引领他们在错误中自己去认识错误,改正缺点。但转化学困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像医生那样时时关注病情的发展,去抓住他们每一次发光的机会,不断地放飞他们的希望,直到病愈为止。教师只有把“师爱”洒向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当爱流入学生心田时,便会化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老师的尊敬,对同学的友爱。这种爱必然会得到美丽的回报。
一位前苏联教育家说过:“教育的基础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在现实教学中,爱常常成了优等生的专利,学困生的奢侈品。事实上,学困生更需要爱和阳光。爱是一个大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往外拿才会产生成就感、快乐感。只要我们捧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浇灌他们,就无悔我们的人生。
五、言传身教,做好学困生的楷模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平时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迟到、早退是学困生中普遍存在的比较严重的现象。为了教育他们不迟到、不早退,我首先做到自己不迟到、不早退。
总之,帮助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教师帮助他们却很可能因此而负累, 然而他们的变化会慢慢发生, 这一点我们必须坚信, 尽管可能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我们不能期望的他们学业会有戏剧性的变化,开始的时候他们的进步通常会比较缓慢。因此,我们教师要在有爱心的前提下,有足够的耐心, 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合乎情理的方法,抓住他们的心理个性特征,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方式,尊重学生,相信这些学困生终究会跳出“困”字,取得一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顺光. 对学困生教育管理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26)
[2]赵智霞.倾注师爱抓小学学困生的转化[J]. 学苑教育. 2010(13)
[3]唐艳新. 教师最有效的教育手段[J]. 中学教学参考. 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