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女教师的专业发展

2014-07-25 23:47:55侯博君
关键词:社会性别专业发展

侯博君

【摘要】受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女教师相对处于弱势地位。本文从社会性别理论出发,探讨了女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与困境,企图构建平等和谐的社会性别文化,转变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和态度,寻求女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社会性别 女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92-01

“男强女弱”、“男尊女卑”这种千百年来形成的性别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心灵之中,并成为人们行为的标准。社会舆论、影视媒体、甚至中小学教材中都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女教师作为女性职业的一种选择,也面临着各种不平等的待遇。

一、从社会性别分析阻碍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

传统的社会性别文化不仅导致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女教师社会角色的低期待,也间接地影响、制约着女性的自我概念和自我目标的定位,影响着她们的专业发展动机、专业自觉性和专业发展期望值。专业自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成就动机与成就期待往往与专业发展的水平成正相关。一项研究调查发现,在每个年龄段上,男教师对工作的期待值均高于女教师,与之相对应,学术成就、职称亦如此,其结论是女教师对工作的低期待是影响她们充分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大因素。研究表明,女教师自我概念的内涵更偏向于传统女性,即使是那些有天赋又很喜欢从事教育教学的女教师,也往往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在相当程度上保留着“男性应比女性强”的传统观念,认为如果自己获得和男人同样或更高的成就跨越了“自然”的界限。

学校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地方。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取向的观点,学校是教师专业生涯的主要环境,同事是教师专业生活的主要合作伙伴,学校组织和学校同事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女教师日渐增多,但传统的性别文化照样弥漫在学校。与社会、家庭一样,学校人事环境也是以男性为中心,这阻碍着女教师的专业发展。

阻碍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

(一)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

女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常受到学校、社会的怀疑,被刻板地认为女性的天职在家庭,女性的事业心比男人差。因而,学校、教育部门在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智力投资上,往往偏向于男性。在安排关键岗位、在职学习和培训、考核晋升时,女教师往往被放在最后考虑。

(二)教育公共政策上的性别意识缺失

女教师的平等劳动权缺乏政策的有力保障。女教师与男教师具有同样的学历、能力和健康,却仅仅因为性别就要提前5年退出职场,一大批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女教师因此流失。在教育教学的一些岗位,缺乏鼓励女性进入的政策。

(三)女教师较少的参与学校管理

众所周知,学校的管理层和你多均为男性,女教师很少能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决策过程当中。只是追求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缺少了对专业发展的积极追求,主动参与才会有发展的欲望,因此这也是影响女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因素。

(四)女性教师的视野较为狭窄

女教师长时间在校园围墙之内工作,对围墙之外的世界普遍性缺乏了解和认识,由于疏于社会外界接触,对社会的发展状况,包括对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是存在着认识上的缺乏的,这种缺乏不是靠看电视新闻和报纸就能解决的,这种对教育整体上的认识的缺乏,导致了女教师在教育思想与行为上,显示呆滞的、机械性的重复状态,缺乏专业发展的内在迫切感。

二、促进女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从社会性别理论来分析,克服女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走出发展的困境,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改善社会文化环境,建构新型的社会性别文化,为女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传统的性别观,使女教师失去了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失去了社会的广泛支持。构建先进的性别理念,必须大力宣传有利于男女平等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必须加快发展有利于培育妇女“四自”精神和主体意识的现代教育,必须建立健全有利于妇女发展进步的制度文化,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实现男女两性和谐发展的舆论环境。在先进性别观的建构中,特别要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担负起社会责任,客观地看待当前社会性别的现状,为建构先进的性别观而努力。

(二)努力寻求政策的支持,将社会性别纳入教育决策的主流

纳入主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男女平等。将社会性别纳入教育决策主流,一是要切实提高教育行政决策者的性别平等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扭转教育领域对女性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歧视;二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性别意识纳入教育立法、教育政策中,并在具体的项目和方案中加以实施。制定符合教师教育发展潮流的、更为积极的女教师发展目标。三是让更多妇女参与教育的决策层,在各种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增加女性的名额,呼吁女性的声音。

(三)注重对女教师的人文关怀,创造良好的校园发展环境

广大教师和领导应树立起社会性别意识,高度重视女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创设人文关怀的组织支持系统,大力吸收女教师进入学校的管理层,鼓励女教师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支持并保证女教师申诉渠道的畅通。加强对女教师的性别意识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女性专题讲座、女性沙龙、继续教育等形式,以及各种活动载体,对女教师进行性别意识教育,唤醒其性别平等意识,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发展的动机和信心。

(四)自我赋权,改变男女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女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除了社会、学校给予良好的环境支持外,还必须树立主体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女教师要拥有自己的思想,具有选择能力,自信、自尊,能够支配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不依附于男性,不受支配与男性。打破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的束缚,充分发挥女性的主体性。

女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素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教育质量。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探讨女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应对的策略,可以为实现女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李斌辉.社会性别理论的分析[J]教育评论,2009.2.

[2]王彦,梁丽玲.引领与协作——社会性别视角下高校女教师的师徒生活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3]许春荣.法国唯物主义女性主义研究——以社会性别理论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4.

[4]余秀兰.教育与社会性别角色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3,5.

[5]姚羽.传统小学女教师形象透视:一种性别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05,5.

猜你喜欢
社会性别专业发展
夫妻忠诚协议法律行为之样态分析
法制博览(2017年1期)2017-02-14 15:21:22
《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社会性别研究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9:28
中国梦与社会性别平等问题探微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32:50
对当代大学生国际时事关注度的社会性别分析
商(2016年28期)2016-10-27 11:04:40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4:18:26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57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2:03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健康公平性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16期)2016-05-16 09: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