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的幼儿心理问题浅析及对策

2014-07-25 11:43王瑞卿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心理问题成因

摘 要:"幼小衔接"指的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要活动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阶段。近年来,我国对幼小衔接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但是对幼小衔接时期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为此,本文在对幼小衔接时期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幼儿幼小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幼儿;幼小衔接;心理问题;成因;对策

在国外,幼小衔接研究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并且针对该问题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国对幼小衔接的重视已经形成了共识,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也为此做出了大量努力,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1]本次研究发现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心理问题主要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撒谎”;任性、娇气自私,“以自我为中心”;过于脆弱,耐挫性差;不适应新环境,具有“恋园情结”;不愿意上小学;攻击性行为等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以更好的促进幼小衔接的改革与发展。

一、幼小衔接中幼儿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及成因浅析

(一)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核心特征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大约有3%---5%的儿童有此病症。[2]日常生活中突出表现为攻击性行为频率高,同时本次调查也发现男孩出现的问题行为明显多于女孩。

(二)“撒谎”行为

这一问题在大班幼儿和刚入学的小学生中比较普遍,幼儿“撒谎”按照成因分以下几种类型:(1)“幻想”型的撒谎:幼儿由于年龄小、生理发展不成熟,记忆不精确,在回忆时往往会歪曲事实,易把想象中的东西当做现实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描述;[3](2)“吹牛”型的撒谎: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而故意夸大事实,即所谓的“吹牛”;(3)“主观愿望达成型”的撒谎:为了达到一些目的而撒谎。由于年龄限制,幼儿的行为主要以达到愿望为目的,例如急切地想出去玩儿就告诉父母实际上未完成的作业已经完成。

(三)任性娇气,“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教养方式和教养观念的影响,现今许多幼儿身上都有任性娇气、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他人分享;不愿意服从规则、经受不住诱惑的特点。[4]主要表现为:在幼儿园或学校只喜欢“被表扬”“被喜欢”,对于老师或同伴的批评指正不以为然;容易生气、耍小性子;不论对象和场合,为所欲为,一旦不如意就大发脾气甚至破坏物品;不愿意遵守规则,占有欲强。

(四)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

脆弱的孩子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孩子本身比较淘气,宠的什么都不怕的“小霸王”的类型,这类孩子一贯以自我为中心,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烦躁、冲动,脾气失控;二是一种“乖孩子”的类型。这类孩子特别听话,家长十分宠爱,以上两类孩子在面对外界的困难和压力时,都会表现出无所适从的脆弱性。

(五)不适应新环境,具有“恋园情结”

幼儿升到小学一年级以后会哭着要回幼儿园,表示不喜欢上小学的现象就是“恋园情结”。调查结果表明,62.5%的幼儿在情绪低落时要求回到幼儿园。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幼儿不适应小学的生活,小学阶段课时变长,课业负担加重,师生关系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幼儿就会想念自己的幼儿园,对小学产生抵触情绪。

(六)不愿意上小学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大班是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重要时期。但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有部分大班幼儿却表示不愿意上小学,主要原因如下:受到已上小学但是没有好好适应小学生活的哥哥姐姐的消极影响;受到家长“到小学以后就得好好学习,不能好好玩儿”的思想的影响;受到某些有“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的教师的不良影响,例如“现在你不好好学,将来什么也不会小学老师就不喜欢你”。

(七)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主要包括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在幼小衔接阶段,敌意性攻击居于主導地位。敌意性攻击是以伤害特定对象为主要目的,针对特定的人,企图伤害对方。[4]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主要有:活动组织不合理,消极等待的时间过长,儿童无事可做.

二、幼小衔接中幼儿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健康观,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的健康发展不仅包括身体方面的健康发展,心理方面的健康发展也至关重要。在幼儿时期,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身体的成长,这往往使我们忽视了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

(二)把握幼儿发展规律,密切关注幼儿行为,对于心理问题早发现、早治疗

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幼儿的发展规律,对于幼儿的行为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当幼儿出现问题行为时要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行为程度较轻的,给予正确的引导即可,对于行为程度较为严重的,需及时进行治疗。

(三)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时期是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要重视幼儿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成人要树立起幼儿人际交往的科学理念, 抓住任何儿童群体活动的场合, 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交往,以参观、郊游、做客、亲子活动等为载体,充分发挥家庭、社区的教育潜能,形成“家、园、社区”三位一体的“合力”。[5]

(四)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幼儿为升入小学做好准备

成人可以通过带领幼儿参观小学、体验小学生活与小学的学生交流来使幼儿对小学的生活具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此过程中要十分注意给幼儿传递正向信息,对于幼儿看到的一些负面信息也要加以引导,帮助儿童树立起适应小学生活的信心,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

参考文献:

[1]王玉梅. 幼小衔接时期幼儿心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2]许莉娟.请不要漠视我---关注课堂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基础教育.2008(5)

[3]郭菁.幼儿说谎行为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课程教育与研究.2012(10).

作者简介:王瑞卿(1991-),女,河南省洛阳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1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心理问题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