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艺术家的构成因素

2014-07-25 00:19高超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世界观艺术家

高超

摘 要:“艺术家”在当代总是带有挥之不去的神秘光环,然而艺术家作为创作的主体是如何形成的?换句话说,是什么铸造了真正的艺术家,艺术家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本文通过对艺术家构成的因素进行初步的探析,旨在扫除艺术家身上的神秘色彩,从更深的层次去关照和研究艺术家及其创作。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风格;世界观;构成因素

艺术是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是审美思想和意识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集中化和物质化的表现,而这种表现的创造者就是艺术家。“艺术创造是艺术家把丰富、深刻的审美体验物化为艺术品的过程。”[1]艺术创造是审美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审美的开端。艺术家作为艺术创造的主体,他是审美活动的始发者。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条件,艺术家的最终形成是生活实践与个人积累,世界观与艺术修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生活实践与个人积累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阐述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艺术家的创作素材和创作激情都源于现实生活。”[2]徜徉于古今中外,艺术家们都十分注重生活的经验。石涛钟爱山水,提倡“搜尽奇峰打草稿”。郑板桥一生画兰竹,独创“板桥体”。这些说明了生活实践对艺术家的影响以及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重视。

艺术家之所以重视艺术实践不仅仅因为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还在于生活是情感的土壤,源于日常生活的“情感”是艺术家不可或缺的创作条件。潘天寿先生曾指出:“其立足以动一人者,也同样可以动千百万人而不已。如是则艺术品之真假,极容易辨别。”[3]他指出了艺术家艺术创作的评价标准是能否打动和感染别人。那它是凭什么打动别人的?我们用吴冠中先生的观点来解答这个问题,吴冠中先生曾指出“艺术观察中有个核心之宝,是一把金钥匙:错觉。错觉之母是感觉,感觉之母呢?是感情。”[4]可见,感情或情感在艺术家的创作实践表现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艺术品是艺术家将日常情感转化为审美情感的产物。除此之外,生活还孕育着艺术家的想象力,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欲望,提高艺术家的技艺,提升艺术家的艺术修养。

艺术家的生活实践还是一个直接和间接、共时与历时、深度和广度的有机体。作为艺术家所见、所闻、所遇之亲身体验的直接生活经验和从言谈或著作中获悉的他者之生活经验的间接经验共同成为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先决条件;共时与历时的生活经验充斥着艺术家的头脑;艺术家生活经验的深度和广度无形的渗透在艺术创作当中,影响艺术家艺术创作水平的高低,这也就是艺术家比一般人更具有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情感、感受与想象力的关键所在。艺术家离不开对生活的独到体验,只有深刻、独特的生活实践才会创造出创造性的艺术珍品。

一个人可以具有高度发达的艺术思维,艺术幻想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听力,但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除了要有优越的先天条件之外,个人积累是不可或缺的。个人的积累是指生活积累、知识积累、技艺积累,生活的积累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前面已重点论述,此处不加赘言。“艺海无涯,活到老学到老”不断进步积累的过程。生活的积累是前提,知识的积累是媒介,技艺的积累是发展,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个人的积累。

二、世界观与艺术修养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包罗哲学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伦理观、审美观等,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对艺术家而言,世界观是他们的灵魂所在,也是促成他们思想的核心所在。艺术家的世界观对其艺术创作具有一种潜移的指导作用,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加入自己对生活的判断、自己的价值观念。

艺术家对生活的体会和认识都取决于艺术家的世界观。当艺术家的世界观融合、渗透到艺术家对事物的感情的具体认识和情感态度之中,并同这种认识和感情态度和谐的统一在一起的时候,艺术家的世界观才能对它的创作发挥指导作用,成为他创作的精神和灵魂。

又因为世界观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所以艺术家的世界观常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比如说,艺术家的世界观具有矛盾性,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阶级利益面前,艺术家总会体现出世界观矛盾的一面,但是有时恰恰是这种自身矛盾,才使艺术家能够真实的反映社会历史的面貌,成为反映历史的一面镜子。其次,艺术家的世界观具有复杂性。这是艺术家自身的情绪、外在的物质因素、艺术规律、观念精神以及社会文明的影响集中在一起互相斗争的结果。在阶级力量面前,崇尚人性化的艺术家本身就带有复杂的矛盾性。在见证时代从兴盛走向衰败时,艺术家往往会表现出对统治阶级即痛恨又惋惜。最后,艺术家的世界观具有发展性。他们的世界观总是伴随着时代历史和社会实践而不断的变化发展着。

艺术修养是指艺术家对各种艺术及其规律的知识、本领的培养、锻炼、积累和掌握。具体来说,它就是人格思想修养,艺术知识的积累,理解领悟艺术鉴赏的能力和创作力所达到的水平。艺术家的修养范围甚广,它不仅是艺术家构成的决定因素,也是成为优秀艺术家的前提,它影响作品的风格和格调,影响着艺术创作所能达到的水平。

人格思想在艺术修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庄子曾在《逍遥游》中谈到: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5]。在庄子看来,要达到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就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变有所待为无所待,以达到人身自由逍遥的理想境界,而无己、无功、无名也恰恰是艺术家应追求的人格思想。影响艺术家修养的因素众多,除人格修养外,还包括人类审美经验、艺术实践经验、抽象和概括的艺术理论知识以及在众多领域当中的广泛涉猎等。

艺术家的修养是长期在实践和积累上的逐步发展的结果,艺术家修养的还可以通过众多方面加以提高。首先要借助于前面我们提及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形成艺术家修养的前提条件,它紧密的联系着各种要素,指导创作,提升观念。再者,艺术家要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扩大自己的欣赏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增强触、感、听、看的能力,在生活认识、感受和享受中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进而批判地继承、借鉴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在生活的情感和激情中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艺术家只有在人格、思想、实践、理论、技艺等方面全方位的提高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使自己向更高的艺术境界不断前进。

艺术修养是决定艺术家命运的关键,艺术修养的提高还要求艺术创作者有着独特的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的个性差异在艺术创作中的特殊表征,它是艺术家的天赋、气质、性格、修养、经验、思想和嗜好等元素在艺术创作里的凝聚与升华。创作个性是艺术家成熟的标志,具体表现为艺术作品时就转化为艺术风格。每个艺术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并在艺术作品中转化为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探索和研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创造精神二者密切关联,相互依存。创作个性是创造精神的具体呈现。没有创造精神,创作个性就失去了支点。缺乏创作个性,创造精神就无法生成。因此,艺术家应勇于克服自我满足的心理障碍,保持追求创新的最佳心理状态,才能不断的超越,实现更高的艺术价值,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综合素质的艺术体现。

总而言之,“艺术家”一个平凡而又崇高的称谓,一个我们艺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关于艺术家的构成还包括诸多方面的因素,如人格、气质、意志、道德,生理和心理,灵感、感觉与审美判断等等。只有从多方面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艺术家,才能深入他们,走进他们。时代需要艺术家,呼唤卓越的艺术作品,来引领人们的精神走向,建构我们共同的精神乐园。

注释:

[1] 陈瑞生 盛天启.美学纲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245页.

[2] 杨辛 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68页.

[3] 潘公凯.潘天寿谈艺录[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68页.

[4] 吴冠中.文心独白[J].北京:中国书画双月刊,2007年1月:第4页.

[5]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1页.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世界观艺术家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智能化的“世界观”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世界观—雕塑遗产》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