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柔
摘 要:近一个多世纪来,中国题材作品在美国文学中呈雨后春笋之势,且越来越受到关注。主要阐述美国华裔文学创作“以中国为中心”的主要原因。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得西方世界对于中国始终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悠久的中国文化对美国华裔作家充满持久影响力,是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关键词:西方视域;东方主义;美籍华裔文学;邝丽莎
自20 世纪 60、70 年代开始,美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剧烈的社会格局变动与文化思潮洗礼,女权主义、种族平权运动、和平反战运动此起彼伏,思想和文化空前解放。在这些文化及思想运动的激荡下,民权意识、反传统与反经典的批判意识都空前高涨,思想的变化冲突加速了美国华裔作家主体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同时随着美国国内政治及文化氛围的变化,少数族裔写作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始倍受关注并逐渐走向繁荣。位居榜单长期热销的,就有获得布克奖的印度作家阿兰达蒂•洛伊(Arundhati Roy)的《微物之神》(God of the Small Things,1997),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Orhan Pamuk)的《我的名字叫红》(My Name Is Red,2002)等系列小说以及备受好评的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2003)和《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2007)等作品。这些少数族裔作品中所表现的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往往孕育着许多激烈的矛盾与冲突:战争与和平、逃离与回归、背叛与救赎,这些既是文学表达的伟大主题也是吸引西方读者的奇异故事。
在诸多作家所表现和刻画的异域文化中,中国——作为西方人眼中最遥远的国度,其所拥有的东方文化和风土民俗充满了神秘色彩,从而成为西方作家笔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这其中既有西方作家的异域想象式的创作,也有中国移民作家原乡记忆式的回顾,更有华裔作家故国溯源式的写作。从詹姆斯(James Hilton)《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1933)中乌托邦式的描写,虚拟了一个如幻似真的香格里拉;到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的《面纱》(The Painted Veil,1925)和《中国式画屏》(On a Chinese Screen,1920),描述了西方视角下中国的形与色;再至眼前的严歌苓的《金陵十二钗》,记录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无论是中国的风土人情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亦或是中国的历史变革,均成就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中美恢复建交,两国间政治关系的解冻及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渐上升,美国社会对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兴趣也愈加浓厚。
美国华裔文学是中美两种文化碰撞和交融的产物。美国华裔作家大多具有双重文化身份和视野, 他们在创作中不同程度地受到白人种族主义者的东方主义视角的影响。
美国越南裔女评论家敏哈(Trinh T.Minhha )在《女性、本土和他者》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我们思考:“如今, 我被允许开口说话了, 而且我经常被鼓励着表达我的差异性, 因为我的听众对这些感兴趣, 否则他们会觉得被愚弄了:我们不是来听一个第三世界的成员发表对第一世界的看法, 而是来听那些不同于我们的经验”。[1]
暨南大学卫景宜教授在《美国华裔英文小说里的中国观》中指出“中国更多地成为了华裔作家笔下的写作资源,成为他们区别于非华裔作家的一块独特的想象空间。”[2]
但是长期以来,霸权意识对话语权的掌控,使东方失去了自我言说的权利,尤其是在西方世界里,“他者”形象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华裔作家的创作。正如赛义德在《东方主义》的导言中对东方主义话语生成的精辟描述:作为西方统治东方的权利符号“东方主义”是被西方人创造出来的一整套理论和时间,[3]它经过人们的世代投资而构筑成一个关于东方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网络并由此进入西方人的意识中。
同时出于商业效益的考虑,许多文学作品需要彰显东方世界的特异性或者以夸大描写来吸引读者。透过好莱坞影片007系列中的中国场景或是中国形象可见一斑——西方对东方的兴趣点,往往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美食就是秀色可餐的美女,还有就是光怪陆离的神秘习俗,而真正的东方被片段式或者片面化的形象所掩盖。
中美關系的改善,使得交流深度及广度日益增进,为东西方的平等对话创造了条件。同时,美国五六十年代的文化解放运动,使原有的种族和性别上的禁锢逐渐开始消融。七十年代华裔作家汤亭亭、谭恩美、赵建秀等的创作为华裔文学走向主流文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基于上述因素,九十年代以来的华裔作家得以尝试独特的创作视角,并在一定程度上逐渐颠覆西方对东方的偏见。“回顾最近十多年来的美国华裔文学,无论是主题或是内容均比以往涉及的范围更为广阔、更多元化,其关注点也逐渐超越族裔写作的界限,趋向人性世界的思考。几乎每一位美国华裔女性作家都在重复和模仿中建立属于自己的虚构世界,而从模仿到建立的过程却很好的顺应着 20 世纪末文学批评对西方文学经典所进行的从解构走向重构的批判浪潮”。[4]
注释:
[1]Trinh T.Minhha.Woman,Native,Other:Wirting Postcoloniality and Feminis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9.
[2]卫景宜:《美国华裔英文小说里的中国观》,暨南学报,2001年第2期。
[3](英)赛义德:《东方主义》[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董美含:《90后的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