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娟
摘 要:汉语有十分庞大的词汇总量,并且其分类比其它语言更为细致,这些特点使留学生感到很困惑。虚词的数量跟实词相比,相对来说比较少,但是虚词却比实词更难掌握,更容易出现偏误错误。其中介词是常用虚词的一种,究其意义,其并没有实际的内涵与所指,尤其是对于句法位置、语法意义、来源、用法等方面都会相较于其他词类显得更为复杂。而介词作为一种汉语表示语法内涵的媒介之一,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
我们以介词“跟”为例,详细的刻画其句法和语义,在深层次的对比研究后,能够做出了一些认知领域的注解与说明。由于“跟”在语义和用法方面存在着交集情况,因此使得使用英语的部分国家学生经常出现许多偏误,本文针对研究外汉语教学,期望对外汉语介词教学有所贡献。
关键词:介词;留学生;“跟”;偏误分析
1.选题缘由
在语言中,介词是虚词的一种类型,它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句法位置、语法意义、来源、用法等方面都会相较于其他词类显得更为复杂。介词的特点是数量相对较少,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其并没有实际意义,且用法较为复杂,所以会为留学生们产生较大困难与问题。另外,同时也作为介词的特点之一,某些介词种类由于自身属性不断变化,例如“跟”既可以用作介词,又可以用作连词,因此让学生们很容易混淆语义。
除此之外,目前,针对多数留学生使用介词时出现的偏误,学术界已经做了较多研究,但这些分析研究仍只局限于学习者的通病,而很少有人去针对学生的母语背景进行研究。由于学生母语不同,那么针对于不同的错误现象会在不同国家中有不同的展示,所以我们需要根据特定的母语产生的特定的偏误,具有针对性地研究,去挖掘不同母语所造成的错误情况与规律,这样才能够针对性地让不同国家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提高。因此笔者以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为例,
针对不同母语所造成的偏误现象,探究不同的留学生受到母语影响所出现的错误的原因,才能有效地改正留学生的错误来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所以本文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为例分析学生因为英语的影响所导致的偏误现象,来寻找他们出现的偏误类型,并研究其因果,以期能够发现导致留学生出现偏误的因素,希望能够对英语国家学生学习介词和介词教材编写提供帮助。
2.介词“跟”的偏误分析
2.1介词“跟”的有关偏误
有关介词“跟”的语料在中介语语料库中可查找到752条,其中偏误语料的数量达到了113条。其中,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在使用介词“跟”时出现的偏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跟”的遗漏偏误
(1)他不吃零食,我也不吃零食一样。
(2)我弟弟结婚了一名律师。
(3)昨天我没小刚打篮球。
例(1)此学生在用介词结构“……一样”时,丢掉了“跟宾语”;例(2)中“结婚”作为一个动宾式离合词,不能再将其他的宾语放到后面,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个状语,既用“跟”加宾语放到动词前来充当,正确的表达为“跟一名律师结婚了”;同样的,例(3)中“见面”也是动宾式宾语,也要加一个状语,用“跟”加宾语放到动词来充当,正确的是“昨天没跟小刚打篮球”,因此这句话需要改成:
他不喜欢吃零食,我也跟他一样不喜欢吃零食。
我弟弟跟一名律师成亲了。
昨天我没跟小刚打篮球。
2.1.2“跟”的错误使用及其分析
(4)大前天,约翰对我出去玩儿篮球了。
(5)请老师让我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例(4)“对”通常和 “跟”搭配,表示主语的动作所涉及到的内容;例(5)从句子的结构来看,“让”作为动词在句子中充当谓语,但造句者想表达的是对老师的请求,而“让”字将语言作用的主题变成了学生本人,应该用“跟”来代替“让”的位置,那么想要让语句意思明确就是:
大前天,约翰跟我出去玩儿篮球了。
请老师跟我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6)我比他差不多瘦。
案例(6)是关于两个不同物体的差异和共同之处进行比较,但在汉语里应该用下面的格式:“A跟B(不)一样/(不)相同/差不多”来表示,而不是用“比”所字句,所以要把“比”修改成“跟”:
我跟他差不多瘦。
(7)那个问题对小明没有任何关系。
(8)李小红对王晓霞关系很好。
汉语中表示与事物的联系时并不能用“对”字,而以上两个例句都应该用“跟”来表示,应为:
那个问题跟小明没有任何关系。
李小红跟王晓霞关系很好。
2.1.3“跟”的语序问题分析
(9)我跟约翰下周二想去欢乐谷游玩一样。
(10)我跟海伦对研究汉语介词结构一样感兴趣。
(11)大理跟昆明的四季如春一样。
(12)我跟哥哥成绩好一样。
因为介词结构“跟……一样”通常是用来表示“跟”字前后两个事物或性状的相同之处,而“跟”字则用于引出与主语比较的事物,应该放在动词前面充当状语,因此上述全部例句中“跟+宾语+一样”为以下形式:
我跟约翰一样下周二想去天津游玩。
我跟海伦一样对研究汉语介词结构感兴趣。
大理跟昆明一样四季如春。
我跟姐姐一样成绩好。
(13)威克士学习汉语介词跟中国语文老师。
(14)我想明天就去天津跟姑妈。
(15)小明有时候去商场跟他姐姐。
上述句子中的状语也都由“跟”来充当,为了引出动作对象,也需要在“学习”,“去”和“去商场”前添加, 因此例句中的“跟+宾语”应该这样使用:
麦克跟中国语文老师学习汉语介词。
我想明天就跟姑妈去天津。
小明有时候跟他姐姐去商场。
(16)周日我跟李雷经常一起去操场运动。
这里面的介词结构“跟……一起”在句中用作状语,是用来表达主语和宾语所一起完成的共同动作,一旦有“常常”等其他的状语,这些状语就要放在“跟……一起”前面,正确的表述应该是:
周日我常跟李雷一起去操场运动。
2.1.4“跟”的杂糅现象
(17)我数学学得跟小红不一样优秀。
(18)李磊爱玩,而我跟李磊不一样爱玩。
这些语句中,介词结构“A跟B一样”其实是当A和B的语言范畴类似的,那么这些语句的意思一般是在现实情况下所进行的比较,在现实情况的比较中,这些句子一般都有它的否定,但是如果后面出现表示两者的不同或相似点的词语来修饰主语和宾语时,这个句子是不会有否定形式的;通俗地讲:“跟……不一样+比较点/相似点”结构中因为有两者的相似点/比较点,而失去了变成否定句的能力,但人们可能接受句中两者的比较点或者是相似点是用来表示积极意义的计量形容词,而例子中的“好”、“爱玩”很明显不是表示积极意义的计量形容词符,所以正确的句子应该是这样的:
我数学跟小红一样学得不好。
李磊爱玩,我跟李磊不一样。
(19)他运用汉语介词就跟你一样好。
上面句子中“跟你一样好”作为一种情态补语,当谓语动词携带了宾语之后,那么谓语动词就需要再重复一次,因此可改为:
他运用汉语介词跟你用的一样好
(20)李磊的衣服跟韩东的颜色一样。
如果在介词结构“跟……一样”中,那么“跟”字前后会代表两种用来进行比较的两种一般是同类的事物或者是性状,而例句中“衣服”和“蓝色”却不符合这一特点,表述正确的句子:
李磊衣服的颜色跟韩东的(衣服的颜色)是一样的。.
(21)我跟我的朋友刚才根本没有会面。
其中“跟我的朋友”、“刚才”、“没”都在句中充当状语,由于出现了另外的状语,介词短语“跟……”应该放在这些状语之后,因此“刚才”、“没”的位置需要比“跟……”更为靠前了,正确的句子为:
我刚才根本没跟我的朋友会面。
(22)小李又借书跟小明,上次的书还没有还给小明。
“A跟B借/拿”就是“A从B那里借/拿”,而“小李跟小明借书”就是小李去小明那里借他的书;因此在这里A与B是不能交换顺序的,假如交换的话,句意就与原本想表达的完全相反了。当句中还出现其他的状语时,这些状语需要提前,就是说“跟+宾语”都得放到后面,所以应改为:
他又跟我借书,上次的书还没有还给我。
3.结语
本文根据中介语理论的指导,运用了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对学习汉语介词“跟”时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产生的错误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
根据多年对英汉两语的研究,英语中“with”的释义和汉语中的“跟”的义项虽然有许多可以互换的情况,就是说有的义项可以当做是汉语的“跟”,但“with”拥有更为广泛的适用场合,因此有的义项却又相差甚远。从词性上来说,“跟”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充当动词、连词和名词,几个不同词性的“跟”虽然可笼统的当作同种意义,然而并没有词性上的特征。但是 “with”在语句中只能够去充当介词。在这里,根据语法的通性与规律,“跟”和“with”是能够在宾语基础上来修饰动词亦或是形容词,去充当状语的位置;其次,“跟…”组成的介词短语受限制比较大,除了只能在句中作状语,而“with…”可以充当状语,定语两种成分。探究过介词成分在句中的位置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跟…”和“with…”都能用来修饰整个句子(或曰“句首状语”),虽然同样都放在句首,但它们在位置却不同:“跟…”放在主语之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前才能充当状语,而两者的最大差异在于“with…”通常用于动词之后,也是许多英留学生经常出现的偏误。
参考文献:
[1]白荃.“跟”与“with”的对比[J].世界汉语教学,2001(2).
[2]崔希亮.欧美学生汉语介词习得的特点及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 2005(3).
[3]傅雨贤、周小兵等.现代汉语介词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