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洁 董烨芸
摘 要:《两个垂钓者》是加拿大小说家莫利•卡拉汉的一部短篇小说作品。小镇记者迈克尔•福斯特通过垂钓的方式结识了行刑人K•史密斯,当本性善良的史密斯被小镇居民围殴时,迈克尔本想遵从自己的良知、站出来主持公道,但经历了一番内心挣扎后,最终迫于来自小镇社会群体的强大压力,违心的选择了沉默和旁观。迈克尔所代表的个体价值观在与社会群体观念的对抗中无奈的落败。
关键词:良知;个体价值观;社会群体观念
《两个垂钓者》是加拿大作家莫利•卡拉汉的一部短篇小说作品。莫利•卡拉汉是20世纪加拿大现实主义作家,常以简明平实的语言,描写加拿大现代城市生活中平凡人物所面临的困境。卡拉汉的作品包括众多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而短篇小说被认为是他最高艺术成就的体现。《两个垂钓者》创作于20世纪三十年代,后收录于1959年出版的《莫利•卡拉汉短篇小说集》。这部短篇小说讲述了小镇记者迈克尔•福斯特在一次采访过程中面临的艰难抉择——是维护少数人的利益、与整个小镇为敌,亦或是放弃良知、为求自保而冷眼旁观。迈克尔虽然本性善良,最终却迫于外界压力背弃了自己的良知和价值观,选择站在多数人的一边。
迈克尔•福斯特是小镇报社里的唯一一名记者,聪明努力,期望着有朝一日能进入大城市工作。一位行刑人从外地赶来,要为镇上的一个囚犯执行死刑。这个可悲的囚犯因为在搏斗中杀死了侮辱自己妻子的男人被判了绞刑。迈克尔和其他小镇居民一样,认定行刑人一定是个冷血的恶人,于是决定设法采访他。行刑前夜,精明的迈克尔在湖边找到了正在钓鱼的行刑人K•史密斯,佯装想和他一起钓鱼,并得到了史密斯的友好回应。二人划船来到宁静的湖心垂钓,迈克尔在闲聊中暗暗观察和打探,很快发现史密斯与他的想象截然不同,是个温和腼腆、对人和善的小个子,在不谈及行刑的事时,他们相处的十分愉快。
然而,回到岸上,迈克尔就立刻变得警觉起来:先是想办法让史密斯先下船离开、以避人耳目,又巧妙的拒绝了史密斯次日凌晨再来钓鱼的热切邀请。第二日清晨,史密斯在监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为囚犯实施了绞刑。迈克尔来到监狱,发现小镇居民十分同情那位死刑犯,都怒气冲冲的聚在监狱围墙外。由于自己的记者身份,迈克尔得以进入刑场内部,并在那里遇见了史密斯。善良单纯的史密斯当着众人的面,将自己凌晨时刚钓到的鱼用报纸包着,赠与了迈克尔,众人怪异的目光令迈克尔十分难堪。不久之后,史密斯走出刑场,随即被愤怒的小镇居民包围,遭到谩骂和殴打。迈克尔拿着史密斯送给他的鱼,站在人群周围,内心纠结万分。他呆呆站在一旁,既没有加入众人的暴力行为,也没有上前帮助史密斯,并愈发对人们的疯狂行为感到恐惧。直到最后,连史密斯送给他的鱼也被他人夺去,成了施暴的工具。处在犹豫不决中的迈克尔,虽经历了内心的痛苦挣扎,但最终在不知不觉中选择了背弃道德良知、保全自身安危。
迈克尔虽然精明世故,但他具有良知,具有区分善与恶、错与对的道德意识。经过在湖上的观察和了解,他发现史密斯不是恶人,反而非常和善,便矫正了自己的偏见,开始对史密斯报以理解和友善。回到岸上,迈克尔巧言支走了史密斯,然而在自己独自摸黑回去的路上,“他并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感到羞愧难当。”(廉运杰,109)众人围攻史密斯时,迈克尔站在人群周围,没有出手相助,他再次“感到羞愧难当”。(115)内心的良知告诉他,他本应站出来维护善良无辜的人,指出众人的偏见和无理发泄,然而迫于社会压力,他却不自觉的疏远史密斯,任凭人们对他进行谩骂和殴打。这种背弃良知的扭曲行为正是迈克尔“羞愧感”的根源,而“羞愧感”的存在,也证明了迈克尔的内心深处的善良正直。
小镇居民所代表的社会压力不断挑战着迈克尔的良知和价值观。居民们同情死刑犯的悲惨遭遇,为命运和法律的冷酷无情感到愤怒。然而,小镇居民对史密斯的愤恨是没有道理的,他们其实对史密斯本人一无所知,只是被世俗偏见冲昏了头脑,把无辜的史密斯当成了发泄的对象。小镇居民的做法顯然是错误的,但由于他们人数众多、群情激昂,便形成了一种巨大的社会压力。他们不允许迈克尔站在史密斯的一边,夹在自我良知和外部压力之间的迈克尔的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他一方面知道自己理应站出来维护无辜者,一方面又怕因此犯了众怒,也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在他内心挣扎的过程中,良知在社会压力的重压下,变得越来越“不堪重负”。起先,迈克尔还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暗暗为自己辩解,“心里一直在想:‘现在不同了,情况不同了。”(97)接着,眼见众人的殴打愈发疯狂,他不停的向人群里退缩,开始对众人逐渐失控的情绪感到恐惧,改变口气急声辩解道:“他和我毫不相干。”(97)此时的迈克尔已无力关注史密斯,而是开始为自己的安危感到担忧,急于和史密斯彻底撇清关系。在社会压力的重压和恐惧心理的驱使下,迈克尔逐渐放下了自己的良知,屈服于了社会群体的观念。
在个体价值观和世俗偏见的对抗中,个体价值观的力量是渺小的。迈克尔和卡拉汉笔下众多的“小人物”一样,“想维持一点尊严和价值追求”(逢珍,200),但最终还是“随波逐流”、“难免悲剧的结局。”(200)迈克尔清楚的知道整个事件中孰善孰恶:史密斯看似做着终结他人生命的“坏事”,实则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他只是完成了自己份内的工作,却遭到了他人的疏远和无理殴打;小镇居民看似正直善良,在为可怜的死刑犯鸣不平,实则是心怀偏见,野蛮不公。面对这些善恶不分的混乱现象,迈克尔也并非没有挣扎过,但他却不能维护自己认为对的一方,只能无奈的加入错的一方。被迫放下自我价值观、加入世俗偏见的大队伍的迈克尔,虽然保住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但个体价值观已被彻底击垮,他将面对来自良心的折磨和对于自我尊严的迷茫,陷入深深的挫败感和无力感中。
卡拉汉以迈克尔这一平凡的小人物的经历,展示了个人观念和社会群体观念的矛盾,折射出了个人价值观在强大的社会压力前的无力和悲哀。迈克尔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但在外部社会的压力之下,他失掉了自我价值观,成为了一个被迫放弃内心良知、无力无奈的个体。迈克尔所面临的困境,也是每个人都可能面对的问题——我们是否有勇气去挑战社会群体的错误观念,以捍卫自己心中的良知?
参考文献:
[1] 逢珍. 加拿大文学发展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 黄仲文. 莫利•卡拉汉短篇小说集评介[J]. 当代外国文学,1982(1)
[3] 廉运杰,邱畅译. 走进加拿大文学:初恋的紫丁香[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 威•约•基思著,耿力平等译. 加拿大英语文学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朱徽. 加拿大英语文学简史[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卿洁(1986-),女,四川资阳市人,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董烨芸(1985-),女,四川达州市人,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