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蒙敏妮
摘 要: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人口与就业年鉴等相关数据,2012年,我国城镇约有2.4亿的农业转移人口,占城镇人口的30%,其中约有1.59亿的外来农民工,约占农业转移人口的65%,这其中有不少中青年夫妇同时外出务工,他们的子女则留在家乡学习和生活,这些学生被称之为“留守学生”。留守学生长期远离父母的关爱,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存在多种问题。
关键词:留守学生;心理问题;教育管理
今年我担任班主任的计算机专业班中,全班共37人,其中农村中学留守学生12人,约占35%,由于他们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留守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在担任班主任工作和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探索,让我积累了不少经验,以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不良
结合其他班级的班主任及自己班上的情况,发现留守学生的行为问题主要集中在,不遵守学校在规章制度,不注重个人卫生,爱撒谎,喜欢成群结队,花钱没有节制,有的甚至有小偷小摸的行为。
由于我们学校下午只上2节课,最后一节是体育锻炼和社团课,有很多学生4点10分下课之后就离开了教室,经调查统计,发现班上有大部分的留守学生放学后选择去网吧,有的甚至连晚自习都不上,更有甚者,不顾学校规定,夜不归宿,通宵上网。在我班有95%的留守学生有违纪行为,旷课更是家常便饭。上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捐款和捐书活动,95%的留守学生不愿意捐款、捐书,他们的理由是“我比他们还穷呢,我的钱都不够花,又不见有人捐些给我”,表现的冷漠令人吃惊。
我想,要改变留守学生整天往网吧跑的这种现象,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政府免费向学生开放各种学习与活动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学校放学和节假日期间向学生开放图书馆、阅览室、电脑阅览室、电脑室、体育活动室等。在外地打工的家长应尽可能多地与学生聚在一起,多关心学生的情况,我想只要全社会一起努力,提供多一些免费场所,让学生可以自由、多样的选择,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改变学生整天泡网吧的现象。
二、留守学生的学习状况整体偏低
大部分留守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我们班级内的学困生大半都是留守学生,他们对学习生活缺乏热情,有厌学倾向。留守学生一般是祖辈带大的,对学生的学习监管不到。针对这一情况,采用正面教育、侧面诱导的方式。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我们班开辟了学习园地,展出他们的作文、钢笔字字帖、手绘画以及电脑作品,并且选出好的作品进行物质奖励,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的成效较大,现在班上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看着学生的改变,真的很欣慰。
三、留守学生“亚健康”心理
留守学生的年龄介于15~17岁之间,我们中职接收的学生正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这个年龄段刚好是心理、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聚少离多,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缺乏安全感、消极、孤僻内向、自卑、自私冷漠等。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多提供让他们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机会、任务,合作能力是现在这个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让他们懂
得,有些事情只有合作才能完成,但是如果发现他们在活动当中独来独往、不愿意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不要强求他们一定要与人合作,更不要当众进行批评,教师就要注意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
新学期开学时,有个留守学生跟我提出退学,问及原因也不愿意说,只是说:“我想退学,已经决定了。”之后跟家里人联系,接的电话是他奶奶。想跟他爸爸、妈妈联系,学生哽咽着说“跟我奶奶说就可以了,我从小到大都是跟奶奶的,爸爸在妈妈去世后就只回来过3、4次”。听到这里,我不再强求,而是觉得心疼,你能很轻易地从他语气中听到对爸爸、妈妈的那种渴望。
真心希望外出打工的家长们,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多关心子女的学习与生活,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没有人要的“孤儿”。
四、不断总结,提高管理水平
“留守学生”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这一现象将长期存在,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希望政府各级部门能在当地多引进生产,提供劳动就业;学校及教师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家长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多抽时间关心,问候下家人及子女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长期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