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小兰
摘 要:古诗词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古诗词教学却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简要阐述了开展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意义,着重分析了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体现,并提出了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人文教育
古诗词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能够感染和净化学生心灵,对儿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含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小学课本中收录的古诗词内容丰富深刻,贴近儿童生活,情感积极健康。笔者在示范《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及小学一线听课实践中,关注到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针对这样的现状总结出几点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体现
1.重诗词意思,轻课堂美感
古诗词中的字词意思和现今白话文意思不完全相同,许多教师教学古诗词时,一味追求解释诗词意思,认为只要理解了诗中各词各句的意思便掌握了整首诗的意思。课堂上,教师将诗句意思准确无误地写在黑板上,学生一字不漏地抄下来,然后边读边记,原本优美和谐的诗词作品被分解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例如,某教师教学贺知章的《咏梅》时,将千古佳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解释为“这细嫩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这样苍白的解释使诗词的优美和意境的鲜活
荡然无存。
2.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究
教师在教学古词时多半采用程式化教学: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说思想,齐背诵。许多教师的诗词教学往往局限于课堂,很少联系课外知识,不敢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引进课堂,学生很难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校园诗词文化建设也很淡漠。本该丰富多彩的课堂变成死气沉沉的“满堂灌”,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跳一跳摘果子”的乐趣。
3.重诗词背诵,轻学生兴趣
新课标明确要求了古诗词背诵的数量,教师也很重视学生古
诗词的积累背诵。但不少教师只关注了学生量的积累,只知填鸭灌输,让学生大量地机械地抄写、背诵、默写,忽略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毫无审美体验可言。因此,很多学生因为古诗词学习中枯燥且繁重的背诵、默写任务而头疼,慢慢丧失了古诗词的学习兴趣,甚至害怕学习古诗词,更不用说情感的熏陶了。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有效策略
每首诗词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在人文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采取多种策略,重视人文熏陶,有效地开展古诗词教学。
1.结合诗人生平及写作背景走近诗歌
欣赏古诗词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结合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便于走近诗人,更好地体会诗词意境。例如,柳宗元的《江雪》用短短二十字营造了独特的意境,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体味沉思。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深入了解诗人和创作背景受到启迪:诗人生活在安史之乱的中唐,此时他被贬为永州司马,远离朝廷。白雪皑皑,鸟雀无影,罕无人迹,烘托了孤舟寒江的意境,整首诗揭示出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后孤独和悲愤的心情。当然,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介绍诗人生平、思想和写作背景要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2.结合朗读、自读初步领悟诗歌
诗词原本用于吟唱,它合乎乐曲韵律,讲究押韵及平仄,字数句数也较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和谐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朗读,通过反复朗读把握诗意,体会诗人感情。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例如,某教师教学陆游的《示儿》时,按以下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初读,介绍背景,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精读,了解遗憾,弄清诗人的“悲怆”心境;研读,理解信念,感受诗人的“悲壮”心愿。在初读的基础上,确定悲凉的朗读基调;精读诗歌时指导学生用深沉的语气表达出诗人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研读诗歌时指导学生用坚定的激情表达出诗人为多难的祖国呐喊的爱国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和鼓舞。
3.结合情境创设再现诗歌
每首古诗词都创造了优美的意境。教师可以通过配乐朗诵、图画再现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联想来再现、丰富诗词中的形象。例如,学习李白的《静夜思》,用多媒体出示月夜清冷的画面,配乐中缓慢低沉地朗读,能很快把学生带进一个明月当空、诗人依窗思家的环境中,诗人客居他乡时孤独的思乡之情就充分表现出来了。又如,教学苏轼的《春江晓景》,可让学生根据诗意画一幅春景图,以此来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结合“诗眼”“词眼”欣赏诗歌
古诗词中“诗眼”“词眼”是通向古诗词意境的桥梁,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抓住“诗眼”“词眼”赏析,既能突破重点,也避免了逐字逐句串讲。例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反复斟酌,舍去了“来”“过”“到”“入”“满”,而用了“绿”字,形象地再现了万物争春的景象,再启发学生感受一片绿色,激起作者重返政坛的美好愿望,“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感叹就很好理解了。
5.结合教师点拨指导深入诗歌
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小学生对每首诗中的词句不
是都能正确理解清楚。因此,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作适当的点拨指导,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诗意的掌握,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中“春来江水绿如蓝”,学生对“绿如蓝”的理解,有的说江水绿得像蓝色,有的说江水绿得像蓝色的大海、天空。教师可以先引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告诉学生“蓝”是一种提取颜料的草,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这样学生对“绿如蓝”的理解就清楚了:江水绿得像蓝草一般。教师在关键之处、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或是容易忽略的重要部分加以点拨指导,定会使学生茅塞顿开。
6.结合拓展延伸走出诗歌
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同主题的作品、把握同题材的作品、介绍同诗人的作品等方式进行延伸。例如,某教师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围绕“愁”字以“你知道谁为愁做过什么”这一问题从情感认识方面加以提高,再以“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愁的诗句”这一问题从语文知识方面进行积累,这种导向性的拓展延伸是对愁文化的深层次认识,教师由一点带出一串,融入古今中外万缕愁绪。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诗词延伸到生活,从而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例如,学习了李绅的《悯农》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总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应把握人文教育的实质内涵,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不但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要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从中受到深刻的人文熏陶。
参考文献:
[1]诸葛彪.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胡华琴.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渗透[J].教育科研论坛,2010(07).
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