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向东 李彦路
[摘要]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我们需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历史背景,在全面分析当前院校育人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树立育人理念、创新办学思想、适应社会需求、特色化育人模式等方面,探讨提升院校育人质量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多元化院校教育质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110-02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才构成大致呈现高素质劳动者、专门技术人才、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金字塔结构,同时,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规格的特点。因此,院校教育如何顺应人才多样化的发展要求,肩负起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是高教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多元化背景下对人才需求的特征
(一)人才需求种类的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兴的行业、职业以及岗位不断涌现出来,因此对人才的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进一步成熟,目前各种经济成分同时存在,从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到个体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并存,其发展需求、发展目标不同,也就对人才类型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再加上世界经济全球化造成了人力密集型产业以及市场发生了转移,我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等,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逐渐增多,因此对技能型人才的种类和数量的需求都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二)人才成长渠道的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也直接形成了人才的成长渠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目前,从我国接受教育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人都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甚至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出国留学或者出国深造。从最近5年来我国社会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成长成才的资料来看,其中有62%的人是通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或者是正规的培训机构成才的,自学成才的人所占的比例为17%,出国学习和深造的共计6%,其他为15%。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正如俗话所说的:“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这给教育机构开展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以及实行教学体制提供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三)人才供需结构的差异化
自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转变成大众阶段以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有了显著的提高,这给社会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企业提供了更多具有高学历的人才。但是,在社会对人才呈现多元化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供给方面的不相匹配现象。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不一样,对人才的学历要求也不一样。例如在一些发达的地区,更加重视的是研究型技术人员,而对于一些处于基层工作的人员待遇不高。正是多元化的发展背景形成了人才供需结构上的差异化。
二、当前院校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育人理念趋向功利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史看,大学教育的目标,始终存在着“成才”与“成人”的观念差异。“成才”的教育观即培养掌握某门专业知识、技能的专门人才。专门技术训练的目的是将人制造成最有用的工具;“成人”的教育观认为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培养、人性的完善、人格的健全,即造就“全面的人”。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大学的功利主义育人理念益发严重,各高校的教育目标普遍是追求“成才”而非“成人”。
(二)培养目标趋同空泛
从某些院校的发展规划中,折射出办学定位的盲目与空泛。我们看到普遍使用的词语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设“一流大学、“国际知名院校”、“综合大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等等,仿佛都要建成中国的北大、清华。这样的目标定位忽视了社会需要,不切实际且难以实现。
(三)培养模式如出一辙
与“成才”的教育观相呼应,各院校的育人模式大同小异,不同院校、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教育评价标准等方面人云亦云,人才培养路径被简化为“课程+实践”的模式,课程传授专业知识,实践培养专业能力,这种培养模式隐伏着把人工具化、片面发展的危险,并导致培养的人才过于雷同。
(四)服务面向模糊不清
服务面向指一所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空间及层次。服务空间上,某些院校脱离了本地区、本行业的需求,盲目做大;在服务层次上,某些院校重心过高,眼睛向上,忽略了为社会发展服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办学宗旨,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更为甚者是忽略了“人”的个体需要,不重视个体从获取知识到养成素质的转变。
三、提高院校育人质量的思考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院校实现“育人为本”的根本使命,必须强化“育人”的双重自觉,即培养“专门人才”和培育“健全人格”的双重自觉。为此,至少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教育工作;二是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的关系。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干部队伍要充分发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三是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在文化传承创新中践行“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发挥“文化”能够启迪、感化心灵的力量,通过“文化”这一隐形的教育途径,使人实现从获取知识到养成素质的转变。
(二)凝练创新发展的办学思想
院校的办学思想是大学精神的象征,它决定着院校的发展方向,影响着院校培育人才和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一是院校要培育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树立个人、知识、社会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二是院校领导层要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具备科学决策的能力,这直接影响着创新的思想能否得以落实,影响着院校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能否传承和发展。三是创新的思想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院校进步和人才成长需要,通过强化优势、培育特色和科技创新提高育人能力,为院校教育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四是创新的思想要在院校多年积累形成的教育品牌、专业特色、历史特色中发展,实现文化育人的传承与创新。
(三)满足社会多层次需求
院校的职能之一是为社会服务,社会需求对院校教育的影响最直接,最现实,直接引导了人才供给方向,社会的评价是评判院校育人质量的重要机制,院校必须高度重视。
通常,院校教育要满足三个层次的社会需求,即国家需求、教育发展需求和受教育者个体的需求。因此,院校教育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层次,才能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满足各类学习者的需要,才能使得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达到“消费者满意”、“用户满意”。
(四)构建特色化的育人模式
提高育人质量,坚持特色育人是关键,有特色才有生命力。院校要理性地定位人才特色,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要兼顾历史传统、现实条件、未来面向,根据各自的基础、资源、条件、与外界作用的方式等,发挥优势,构建独特的育人模式,这样才可能办出特色,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此,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院校应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路径。研究型院校,应致力于培养精英人才,走精英教育之路;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走大众化教育之路;其他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应当结合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两方面的特点,侧重于培养面向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基础知识广于高职院校,实践能力强于研究型院校,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要接受社会、院校以及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评价。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时,院校必须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调整。经过这样一个反复循环、不断提升的动态过程,院校才能最终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在培育特色的过程中,不同院校在管理上应有所不同,在办学模式和校园建设中应体現出风格。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对自身传统继承和扬弃,对环境适应与改造,对优势积累与强化,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周满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措施[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5(5).
[2]叶欣如.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景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01(23).
[3]杨德广.现代教育理念专论[D].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肖海涛.大学的理念[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6]张中华.对高校定位研究的再思考[J].高教探索,2010(5).
[责任编辑: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