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虹
摘 要:微课是与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的授课形式,它具有自由、新颖和个性化等特点,在生物教学中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手段。采用合理的策略,会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教学方法
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形式,微课以其个性化和新颖性特征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作为初中生物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课的高人气,在知识点的选择、师生互动、教学类型等方面多多尝试,录制出高质量的微课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与信心。
一、选择合适的录制内容
因为微课面向的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不同,学习热情也不同,尽管以教师的精力做到每一个学生面面俱到并不现实,但是教师还是应该坚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录制相应的微课。
例如,在讲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征时,如果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借助动物细胞的一些知识对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进行讲解;如果是学习能力一般或者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在课程导入部分进行一个说明下面将要讲解的是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请先重温一下动物细胞结构以及细胞分裂等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在学习该微课前要做好的知识准备。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之前学过的动物细胞的一般结构的类比,启发学生总结规律、举一反三。
由于微课的时间短暂,最长不超过十分钟,所以教师应该慎重选择教学的内容,以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为主,节省教学时间。例如,在《生态系统》一章中包含很多知识,但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却是可以串联这一章的知识要点。因此,教师可以把这一知识点作为微课的切入点。选择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经过,不仅理解了物质循环的概念,也涉及食物链、生态系统构成等各方面的知识。
二、重视学生的交流反馈
既然微课以学生为本,那么教师也应该在微课的录制中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对录制的参与
虽然说微课录制的内容包括教与学,实际上更多的微课还是以教师的授课讲解为主,也就是说学生在微课的录制中的角色作用与传统教学没什么两样。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笔者建议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参与。
例如,一堂实验讲解的微课“认识显微镜”,教师可以选择一名学生共同进行微课录制。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负责在一旁进行实验提醒和讲解;或者,学生如果做好了预习和准备工作,在确保微课效率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边动手边讲解,只要负责纠正学生的错误即可。
2.学生之间的交流
微课虽然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不同的学生观看之后针对微课进行知识方面的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个“微课评论会”。评论会上,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供师生讨论解决,也可以表达对微课内容个体调整的意见,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评价微课的录制。
这种评论会是教师获取学生反馈的重要渠道,只有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才能在下一次的微课设计中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表达能够感受到自己在微课形式中发挥的作用,从而逐渐形成主导微课的感觉,明白微课为自己的学习提供便利的新型工具。
三、从讲授型向启发性过渡
虽然许多细小的疑难知识点没办法忽略,但是在传统课堂上仔细讲解又浪费时间,微课很好地解决了这一两难局面。所以,在目前的微课设计中,大部分微课集中在知识点的讲解上。然而,微课所希望做到的是见微知著,是以小见大,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教师向学生单向知识灌输上,而应该逐步向启发性、探究性的师生教学活动过渡。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合理地平衡探究性活动与师生互动所占用的微课时间。例如,教师在设计微课“探究种子发芽的外界条件”之前,先让学生做出相应的猜想,然后教师和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个变量自己动手做实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好观察日记,拍下观察的图片。当然,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实验过程拍摄成视频,做好剪辑工作放入微课视频之中。这样一来,既能够完成探究性任务,也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让微课变得更富有启发性,也满足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需要。究其本质而言,微课是便利学生解决传统课堂之外的学习问题的小课堂,是学生自我拓展深入学习的推手和助力。因此,教师多多向学生介绍具有思考价值和探究空间的内容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支持。
参考文献:
[1]黄瑛.微课——网络时代的一种建构主义新型教学手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2]钟显添.“微课”小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6).
[3]黄烨.“微时代”下的“微课”浅析[J].科技风,2013(10).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