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摘 要: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在教育改革大潮中,化学教育也随之产生了转变。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进入了化学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感教育;教学情境;兴趣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化学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我们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化学,我们要具有良好的化学修养,用化学来充实我们的生活。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种,经过多种教育改革,用情感教育以成为现在的热潮。无论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也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情景的设置中贯彻情感教育
创设学习化学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和兴趣。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化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兴趣是化学学习中的催化剂。学生对社会热点有一种新鲜感及了解内容的强烈欲望,因此要把握好理论和社会的联系,引发学生求知欲望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全面发展。中学生化学学习的情景设置中应考虑到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心理压力大,耐挫折能力弱;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差;学习目的性模糊;家庭学校和社会缺乏心理疏导。所以在情景设计中,应以指导他们学习的目的情感符合社会的需要,明确社会价值为方向,深入分析学生学习心理而设计情景完成教学内容。
二、以情育情,发挥教师主体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言语,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树立学生观和教学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有差别的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创意,承认学生的学习过程,要通过教师求实的科学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过硬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人格力量来教育影响学生。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三、提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巧妙地组织讨论教学
在化学的教学中课堂问题与讨论至关重要。有的学生不喜欢在课堂发言和讨论问题,教师应该指导并积极鼓励这一部分学生的讨论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要求教师以指导的形式组织课堂丰富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空间,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以及提取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和提出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问和答的过程中有意义和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学生一起改善课堂环境或以分组形式或以座位形式来进行生生交流,使教室成为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乐园。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规划课堂教学,开发学生研究问题和讨论问题的积极性。提高讨论能力也是学习化学疑点和难点的一个方法。
四、结合社会生活所需,增强学科兴趣和情感
在化学教学中,可联系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的实际,提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却又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例如,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病、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产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之情感。
综上所述,在情感的教育中教师应该动之以情,用之以情。教师应该注意情感的投入,用“心”去感知,去调动学生的感情,把学生引向课堂、引向教师、引向未来。通过完善自身、情理交融,依托于化学事实、化学概念和原理,通过化学实验、化学课外活动,借助于各种练习、复习和小结以及学习考评等,在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的状态下,熏陶、渗透、感染、点化,努力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蔓.道德情感教育初论.情感德育论.
2.严康.情感教育在培养数学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刘康宁,白志新.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