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建央
摘 要: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笔者通过学习新课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原因进行阐述,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教学现状及原因;研究反思和建议;学习兴趣;学习策略;作业布置
现代社会处于一个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社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高,突出表现在教师应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使学生获得会学习的基本能力、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通过英语获取世界各种信息进行交际的能力。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然而,英语新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惑,在课改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如: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困生所占的比例也比以往高出许多;学生的分化比以前更早,甚至从初一就开始凸显……为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合理的解决方法,刻不容缓。
一、初中英语新课改现状及原因
(一)社会客观不利条件阻碍了英语新课改的顺利推进
1.新教材操作难度大,加大了教师的备课与授课难度
Go for it英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但毕竟课文里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较少,在如何有利于教师教学的问题上相对考虑得较少。此外,课本中很多话题较新颖,教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增加了教师的备课与授课难度。
2.两极分化提前且情况更严重
英语新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纳入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即九级连贯。这样做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因此帮助学生提早打好英语基础,缓解初中英语学习的压力。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却事与愿违。由于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不少农村小学的英语课形同虚设,这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升初中时英语水平很差。虽然Go for it初中英语7A之前有预备教程作为过渡教材,但是初中英语的编排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到大量的词汇,而且众多的英语句式、复杂的英语时态、大量的日常用语等密集出现,内容编排上跳跃性大,涉及的知识面广。从一开始,多数学生就感到英语学习十分费力,开学才几周已有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尤其初二下册开始每单元增加了较长的Reading部分,这种分化愈演愈烈,小部分已经入门的学生越学越轻松,一大部分学生还在艰难地跋涉,还有一部分学生基本上已经放弃了。
(二)教师主观认识误区导致了英语新课改的失效
1.过分注重课堂表面形式的“温度”,忽视深度,或“穿新鞋,走老路”
《英语课程标准》提倡课程与教材的开放,提倡课堂教学要立足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课堂教学活动应形式多样。然而,部分教师在课改中过分注重课堂表面形式的“温度”,忽视深度,在教学中出现了只注重课堂表面形式,不考虑教学实际效果的现象。一些教师把课堂教学搞得热热闹闹,教法上追求时髦、花样,课堂纪律失控,英语课变成了“表演课”。有些教师一边花大量的精力找资料、做课件、忙演练(借班排练),向领导汇报,向同行展示新课改的成果;而另一方面还得准备一套平时的教学材料,沿用老一套教学方法,以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这样,旨在减负的课改在一些地方出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师生教学负担越来越重,教学效果却不理想,新课改仅仅是“穿新鞋,走老路”,一切都只流于形式。
2.盲目依赖多媒体,低估甚至排斥语法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对此,一部分教师理解上出现偏差,进入了一概排斥语法教学、盲目依赖多媒体的误区。有些教师把课件当成新意体现的工具,教学过程完全依赖课件演示。实质上,英语教学并不排斥语法教学。语法不可过分重视却也不可不教,否则会导致学生说的英语破碎不全,既无条理又无规则,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二、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一)面向全体,夯实基础,精心组织课堂
在实际教学中正视学生基础薄弱、两极分化的现实,积极采取有效方法培优补差。落实“三项训练常规”(拼读、听写、会话),对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四方面具体列出单元教学目标,逐一分解、落实。组织好课堂,不断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备课,使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要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去摘果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
(二)面对新课程,采用新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由于课堂仍然是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唯一的场所。为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的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联系,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力争做到:“Speak English when possible, speak Chinese when necessary”,使课堂教学英语化。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笔者有意把课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利用实物、幻灯、录音、电视、图片、简笔画或动作来创设各种语言情景,让学生走入情景、理解情景、表演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突破语言关,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unit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时,笔者把香蕉、苹果、小刀等实物带进了课堂,还准备了一些模拟教具,进行“现炒现卖”,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科学研究表明,“学习效果=50%学习策略+40%努力程度+10%智商”。因此,在平时教学中,笔者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注重向学生介绍英语学习的方法及解题技巧,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
(三)精心设计作业,使作业布置合理化
初中生玩心重,如果把他们拴在作业堆里,会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笔者总在上课前先大量地做一些习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新颖的题目让学生去做,并每次都将上次学生出现的错误穿插其中,以达到反复练习、深刻领会的教学目的。这样,学生就能掌握所学的新知识点,复习巩固以前学过的内容。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较重,以及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受到限制等原因,学生对于单词、课文等记忆性的内容颇感头痛。为了打消学生惧怕背诵的心理,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1.在每单元中给学生划出重点句型,减少他们的背诵量,精讲精读;2.口脑并用,英汉互译,即老师说汉语,学生背英语;3.利用课堂剩余的几分钟让学生限时记忆,看谁记得准、记得快,并且当场给予表扬。实践证明,学生的记忆效率大大提高,记忆性作业大多可当堂完成,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课余背诵的压力。
(四)形成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卢梭说得好,“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教师要能够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在创设的语境中参与自由交流,要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他们。十几年来,笔者一直坚信“亲其师,信其道”,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使历届学生对英语兴趣倍增,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觉性,扩大了知识面又提高了英语水平和素质,为今后学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教师面临着很大挑战,思想观点、教学策略、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技术都要不断革新与提高。我们要敢于迎接挑战,在挑战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在实践中,我们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与总结,以适应新的变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探索更佳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文华.论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学英语之友,2011年08期.
2.刘雪梅.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赤峰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周淑清.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版.
(作者单位:浙江慈溪市胜山初级中学)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