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音乐是一门聆听的艺术,优美的旋律、灵动的节奏均给人带来无限美感。例如:歌曲《我爱你,中国》体现了对祖国深厚的爱恋与赞美之情;交响诗《沃尔塔瓦河》展示了壮丽、唯美的画面。为了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好,音乐欣赏教学势在必行。就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而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联想、创造,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审美能力。本文旨在从三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审美直觉
审美直觉,即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由于聚精会神地欣赏,而对审美对象具有即刻的把握与领悟,从而使人与艺术作品融为一体。审美直觉主要包括审美注意、审美期待和审美态度三个阶段,以逐步推动审美主体由感官参与到思维、情感参与,从而深化审美感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学生从审美注意到审美态度形成的过程,以初步形成学生对音乐感性、直观的审美感受。
1.审美注意:“叫醒”感官
当一个崭新的旋律或节奏出现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通过感官敏锐捕捉,以推动审美直觉创造的第一步。为此,教师要做两个工作:一是强化学生对音乐信号的捕捉,并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解读音乐信号的特征;二是加强学生的知觉参与,鼓励学生在掌握音高、节奏以及音色的基础上,树立音乐的整体意识,即从乐曲的结构、旋律的走向,分析音乐,以增强审美感知。例如,在欣赏歌曲《东方之珠》时,当第一遍聆听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谈谈对这首歌的旋律的初步印象(亲切、温柔,渐入深情;激昂的旋律使学生感受到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当第二遍聆听结束后,教师可鼓励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剖析(如,从乐曲的结构看,这首歌的第一部分采用了复乐段的结构,且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
2.审美期待:美的憧憬
审美期待,即审美主体依照审美原则对审美对象的艺术形式及产生效果的期待。当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叫醒”了学生的感官,并在审美直觉的作用下开始产生比较模糊且感性的印象时,学生就会利用已有的素材和经验对此进行加工与整理,这样,既满足自身的审美心理,又从中获得审美快感,最终产生对美的憧憬。
审美期待是推动审美活动持续下去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学生因美而产生的兴奋,以抓住他们稍纵即逝的、对美的需求和期待,从而强化他们的审美驱动力,进而激起审美热情。例如,在欣赏歌曲《东方之珠》时,“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一句既掀起整首歌曲的高潮,又激起学生澎湃的心情,从而形成强烈的审美期待。
3.审美态度:深化感受
审美态度,即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当学生的心境、思绪完全融入到节奏和旋律之中时,在审美期待的推动下,学生的主观活动完全从日常的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而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欣赏中,从而保持与实用功利无关的纯艺术的审美态度。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和非功利之心欣赏音乐。例如,在欣赏歌曲《东方之珠》时,教师应适当淡化它的政治性,以突出歌曲的音乐性和艺术性。具体而言,有两步:一是可通过欣赏香港的典型建筑和景点图片让学生走进艺术,二是在音乐欣赏中酝酿情绪和进入意境,并在随琴演唱中使学生感受和释放炽热的爱国之情,从而最大程度地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即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大脑中呈现出的形象以及对审美主体性格和情趣的影响。相对于观察活动,审美体验更具内省性和反思性,即大脑对审美对象有取舍地反映,从而形成审美主体自身独一无二的审美体验。毕竟,审美过程既离不开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创造,又离不开审美主体的自主性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和体验时间,以延长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
1.联想、想象
当音乐作品与审美主体的情感擦出火花时,联想、想象就如同等待喷发的火山,只待“情到深处”,便涌出熊熊“火焰”。优美的旋律和灵动的节奏在通感的作用下,往往能转化为生动而直观的视觉形象和触觉感受,从而产生客观世界中具体的形象和意境。这样,学生在音乐的“催化”下,便完全陶醉在音乐之中。
(1)由作品内容联想作者意图
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含蓄、婉约的特点,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是隐性的,需要学生充分挖掘。因此,教师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可有意识地带领学生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联想作者的意图,以达到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目的。例如,歌曲《褐色的鹅》是一首哈萨克族民歌。在欣赏之前,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曲子的题目以及所给的插图等,联想、猜测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由作品内容想象创作空白
音乐作品与我国的山水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往往带有留白的效果,以为欣赏者提供充分想象的空间。因此,教师应抓住机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丰富作品内容的同时,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独特感受。例如,歌曲《褐色的鹅》通过较多的拟声词(如“啊、嗬、咿、耶”等),蕴含了无限的韵味,即不仅表现了鹅自由飞翔、凌波戏水的快乐之情,更抒发了哈萨克族人民歌唱幸福生活、憧憬美好未来的思想情感。据此,教师可让学生想象天鹅在歌唱时,可能在互相交谈什么,从而领悟歌曲的思想内涵。
(3)由作品意境诱发自由想象
由于音乐作品的节奏和旋律具有抽象性,所以需要学生展开自由的想象。例如,《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塔间奏曲》,其旋律中带有冥想、憧憬的意境,并通过过渡性节奏,进入热烈、欢快的意境。因此,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不仅感受音乐意境的变化,更以思维为画笔,描摹出不同的画面。
2.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学生与音乐作品进行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它既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促进他们想象力的生成,又能全方位地向学生展示音乐产生的社会环境、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艺术风格等,还能根据音乐作品传达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加工,以使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例如,在学习欣赏乐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时,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然后,以优美、高雅的旋律带领学生进入宫殿清幽的意境,并感受其在落日余晖下昔日金碧辉煌、庄重肃穆的特点,从而使学生进入“回忆者”的角色中。
三、审美升华
审美升华,即审美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对审美主体进行审美再创造的精神活动,旨在真正到达“物我两忘,心神合一”的欣赏境界。相对审美直觉的被动状态,审美升华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和主观性,它不仅能挖掘作品的艺术内涵,更能使审美主体的心灵得到升华。
1.理解、顿悟
音乐不仅是一门聆听的艺术,更是一门理解和顿悟的艺术,因此,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把握作品的“弦外之音”,即对具有多义性的音乐作品进行多样性的解读,以鼓励学生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例如,聆听俄罗斯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托尔斯泰在听完这首乐曲之后,感慨:从这首乐曲里,我已经能体会忍受苦难的人民的心境。同学们,你们从这首乐曲里听到了什么),然后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一群孤立无援的人;有的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人们在忍受苦难,痛苦呻吟)。
2.引发共鸣
当音乐营造的氛围与学生的情感、思维一致时,就能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与作品的“共鸣点”,也就是挑选学生感兴趣的作品,并引导他们欣赏。例如,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歌颂青春的乐曲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借助《青春圆舞曲》的旋律阐述青春的含义。
总而言之,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以体验为核心,让学生体会、感受音乐之美。另外,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应为学生提供一场有关音乐的精神盛宴,即不仅让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活跃学生的身心,更从感觉、认知进入想象、思维,再进入情感体验,最终渗透进学生灵魂的深处。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景园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