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交流提高教学实效

2014-07-24 17:13林奕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策略方法

林奕

【内容摘要】如何提高生物课堂交流的有效性,真正发挥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合作性是当前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指导阅读、开放质疑、合作探究和学生评价等方面阐述了优化课堂交流,提高教学实效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实效 课堂交流 策略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联系、生生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课堂交流的形式上。课堂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教材,从而掌握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传统的课堂交流只处于一种单向交流方面,教师重在呈现教材,灌输教材知识,学生被当作接受教材知识的“容器”。因而是完全被动、消极的,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开展多向而有效的课堂交流,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提高高中生物教学实效。

一、指导阅读,夯实交流基础

通过有效阅读,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学得实在、教师教得轻松。因此,有效阅读是开展对话教学的基础。生物学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往往以文本的形式出现,因此,在阅读教材时要重视对文本的阅读。

1.生物学每个模块目录的阅读。拿到一本书,了解它的最好方法是快速阅读目录。通过浏览目录,可以讯速掌握章节之间的联系,确定每个章节在本模块中的地位,为接下来的针对性研读提供方向。

2.生物学概念和规律的阅读。生物学的概念和规律是生物学学科的基础,也是整个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中之重,对于这样的内容应该精读多遍。精读时间可分别分布在新课开始、作业后、单元测试后和总复习过程中,其目的在于充分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和规律,即在尽可能全面提供不同情境条件下对文本的精确解读。因此,在阅读时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如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植物激素调节、动物神经和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就需要这样。另外,对精读的内容,还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做到圈点、批注、摘录和记笔记。有些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阅读更容易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记忆和运用。为此,教师可以先把相似的概念以大纲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就能快速找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3.教材中“活动”部分的阅读。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活动”内容,学会正确阅读“活动”的目的、原理、器材、设计和步骤,对学生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不能忽视这方面的阅读,在阅读这些内容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①阅读实验目的、原理和器材,指导学生自己分析出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进而让学生尝试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②阅读实验步骤,指导学生多多提问,如“这个实验是前后对照还是空白对照?”“实验是否需要前测?”“分几组,怎么分?”“自变量应该如何处理才能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因变量即观察指标如何确定?”“实验的无关变量如何平衡?”“实验为什么要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等,这样在阅读整个实验步骤时,就可以和基础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阅读的效果也会更加显著。③阅读实验报告,了解实验报告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日后撰写实验报告或实验小论文。④阅读实验后的讨论问题,此类问题可以参照教材罗列的,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习的重点提出,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对某一问题的疑惑提出来,如果教材中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些问题,建议教师和学生寻找更多的材料来进行阅读,千万不要不了了之,这样会打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

实际上,生物学教材中的表格、插图和图解是十分重要的,教材中所附的表格、插图和图解,往往是教材的重点难点。因为这些插图和图解可以将高度抽象的文字叙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而表格可以提供给我们大量的数据、材料,而这些数据、材料往往是说明生物学概念和规律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识图读表,以图、表来促文,图文并重,达至对生物学从现象到本质的全面掌握。

二、开放质疑,开展有效交流

课堂质疑是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既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等,又能促进学生探求知识,师生携手共登知识殿堂;既是教的技巧,又是学的升华。关键是教师如何质疑,如何引导学生质疑。例如在学习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的第一课时时,可以在学习了染色体的知识后,复习必修1中的有丝分裂知识,师生共同总结出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后,教师做这样的引导:“有丝分裂产生的是体细胞,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和亲代体细胞的相同,那精子和卵细胞是否也由有丝分裂产生?”学生思考,教师追问:“假设由有丝分裂产生,受精卵和子代的染色体数目将会怎样”?有位学生立即答出:“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亲代体细胞的相同,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是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二倍,这样的受精卵能否发育成正常子代?”教师带头报以热烈的掌声,马上就有学生答出“能发育”,也有学生反对“不能,自然界就不存在含有46对染色体的人”……教室里掌声雷动。教师乘势引导:“问题出在哪里?”有位学生答道:“精子和卵细胞不是由有丝分裂产生。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和亲代体细胞的应该相同,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刚好是体细胞的一半。”教师欣赏学生的发言,及时肯定评价:“太棒了,这种分裂方式是减数分裂。什么是减数分裂?过程怎样?它又被称为特殊的有丝分裂,它的特殊性在哪里?请同学们课后做好预习,我们下一节课再来讨论,看谁给大家的启发最大。”课后,学生可忙乎了:有的在认真钻研课本,有的上网查减数分裂,有的向教师请教,有的查阅相关参考书籍。课堂上学生发言踊跃,争先巩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人抢先说道:“减数分裂在生殖器官产生生殖细胞时进行。”“进行减数分裂的是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一人举手说道:“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复制的染色体最后平均的分给了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至此,减数分裂的概念和实质已清楚了,如何理解?有同学已经准备好了减数分裂过程课件,教师让他演示并尝试解释,虽然解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大家普遍存在并且亟待解决的,于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也比较顺利地解决了。再加上有些同学准备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模型的演示,减数分裂过程这一重点难点很顺利的突破了。

心理学家认为,有一定难度的带有开放挑战性的有效问题能明显刺激着情绪的变化,而情绪又可调节和影响人的认识过程,人们只有在一定强度的刺激下,才会思想高度集中,才会思路开阔,课堂对话才能持续深入。这是一道极平常的习题:人类中极个别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Y,他们一般反应迟钝。这种变异来自什么?就题目本身而言比较简单,同学们都知道来自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笔者突然显现一个念头,问道:为什么会出现XXY的人?笔者想检验一下上节课染色体畸变中的21-三体综合征分析后的学习效果。学生迟疑了,稍等片刻,学生一片哗然。很快就知道了精子和卵细胞都有可能异常,接着自然联系到了减数分裂。笔者话锋一转,就这个题出了一道选择题给学生选择。卵细胞异常发生的时期: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学生很快就选择了C。师:那如果是精子异常,异常发生的时期?学生开始有些迷茫了。停顿了片刻。师:想想XY染色体什么关系啊?生:同源染色体。师:好。有学生喊起来:选A。笔者笑而不答。接着越来越多的同学喊道:选A。此题的讨论并没有结束。有一位学生思维非常敏捷:有没有XXX的人啊?笔者马上在黑板上写上XXX,组织学生讨论:会不会出现XXX?学生分析发现:有可能会出现,同样也是精子和卵细胞都有可能异常。此时学生的兴致很高。教师趁机引导学生再来做刚才的选择题。师:那如果是卵细胞异常,异常发生的时期?学生很快选了C。师:那如果是精子异常,异常发生的时期?学生思考一会,选了B。教师乘胜追击:再思考有没有XYY的人呢,是什么原因呢?师:是精子异常还是卵细胞异常?生:那肯定是精子异常了。笔者看到许多同学眼里闪烁着成功的喜悦。可见,教师提出挑战性的问题,课堂对话不断迸发智慧,也才使得课堂具有生命的活力。

三、合作探究,促进有效交流

根据学生要强好胜、爱面子、喜欢争论等心理特征,在课堂交流中采用合作探究和比赛、设疑等有效交流方法,提升学生的好胜心理,提高学习热情。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要敞开自己的观点、开放思维、接纳、欣赏和审视别人的见解。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学会与同学分享成果,在相互交流、彼此争论、合作互助中共同发展。例如在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的活动中,采用比赛的方法:比实验材料选择的合理性;比实验设计方案的完善性;比实验实施结果的有效性;比发现问题的多少;比解答正确率等。操作流程:①对学生进行分组:全班48人共分两大组,一组讨论设计陆地生态系统,另一组讨论设计水域生态系统。再每个大组又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分六组。②组内讨论:组内成员相互探讨并呈现可行性实验设计方案。③组间交流:第1组和第2组,第3和第4组,第5和第6组互换实验设计方案,比较对方的设计并针对性质疑,通过交流解决部分问题,最后,给对方打出合理的分数。④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各组的设计方案,指出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并给各组的设计打分。⑤方案的实施:课外进行。⑥统计结果,评出优胜组。

由于学生的好胜心和小组荣誉感很强,使整个实验过程沉浸在忙碌和喜悦中。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更多地让学生之间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自我矫正、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积极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自己只作一些简单的指导。通过实验的设计、操作、搜集并处理数据,信息的表达和交流,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学生处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

课堂教学的结尾,教师应该满怀激情,通过“对话”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学到了哪些生物思想和方法,以及对整个课堂组成要素和学习过程的看法。教师要鼓励学生讲、老师耐心听,让学生站在自主的地位上,在学生踊跃发言的过程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四、学生评价,提升课堂交流

学生的课堂应该由学生自己做主。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学生的学习成效。它将是我们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因而执教者的一堂课究竟上得如何,学生最明白,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才最有发言权。我们应该提倡教师坚持每节课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学生对课堂的意见。这样教师便可以持续深入地与学生交流。例如在“环境因素影响光合速率”评课中,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议:①我们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自己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老师不需花这么多的时间重复我们已经知道的知识,但需要老师对我们的总结进行评价。②我们缺少具体实践,老师举的例子离我们有一定的距离,老师能否教我们一些种花养草的具体步骤方法,让我们自己实践一下;或者带我们出去走走、看看,可增加感性认识。生物新课程提倡“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生物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和教师应该为我们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复杂的环境才能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大自然,才能更快更好的培养我们的独立能力和生存能力。③某某的家长是种粮大户,某某的家长是专门种西瓜的,为什么不请他们过来,让我们自己向他们讨教几个问题呢……笔者根据学生的建议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进度、难度,尽量从学生如何想学、如何才学得更好的角度寻找教学的最佳方案,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高涨。

总之,提高生物课堂交流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新课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只要符合新时代的需要,符合新课程的需要,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有利于促进我国现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心身的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就应该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

【参考文献】

[1] 金钧. 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教学”[J]. 中学生物教学,2005,(5).

[2] 郭军英. 例谈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J]. 中学生物教学,2010,(4).

[3] 王建贵.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5).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临海市城西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策略方法
幼儿教育有效策略探究
指导学生英语预习摭谈
试论如何利用结课技巧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实效
巧妙运用微课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初中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