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梅
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带给我一些启示: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应有一股“源头活水”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把课上“活”,把学生教“活”,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课堂往往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呢?
一、教师要不断引进时代“活水”
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累积、更新知识。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的“活水”。如增设“文化快餐”,每堂课拿出三到五分钟的时间,开设“三分钟演讲”,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每两周抽出一节作文课展示交流。
二、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参与、多边活动的场所,我们要完成“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过程,就必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答的问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
三、精心设计教学,使课堂洋溢情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
1.巧设导语、结束语
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几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愉快的学习情绪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生好学、乐学的基础。采用做游戏、讲故事、欣赏图片或音乐、设置悬念、点评朗读等方式能让课堂高潮迭起,学生情绪高涨,并为学习课文创设相关情境,或悲伤,或忧郁,或欢愉,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如教学《土地的誓言》时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太远,难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在课堂的导入和结尾时分别播放歌曲《在松花江上》和《我和我的祖国》来进行一种失去故土家园的悲愤和对祖国热爱之情的情境创设,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助于理解文章主旨。教师还可以尝试以课文续写、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在教学《石壕吏》时,课文讲完后,我让学生排演了课本剧,学生兴趣很高,能深入文本表现人物,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体会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2.选好突破口
教师顺着课文段落先后,从段首依次分析至篇末,这种教法虽有普遍适用的价值,但是一味这样,也会淹没某些课文的特色,还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式,难以生动活泼地拓展。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思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教《故乡》时,我从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入手——这篇小说中作者主要刻画的就是两个人物:闰土、杨二嫂,以此为切入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进行该环节时,我给予学生研究人物的方法指导——从两个角度来谈:注意品读人物的言行举止和人物形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来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探究小说的主题。
3.穿插故事,增添妙趣
结合课文内容穿插一些故事,也会给课堂增加一丝妙趣,增强课堂的活力。讲《出师表》时,我讲了三顾茅庐、七擒孟获的故事;讲《唐雎不辱使命》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外交人才”的“魅力”,我讲了晏子使楚的故事,学生感到趣味盎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发挥想象,放飞学生思绪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与创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结尾写的是菲利普夫妇为躲避贫穷的于勒乘船离开了,我在教此文时,让学生发挥想象,改写结尾: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的是个发了大财的于勒,那么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语文教学是一门很深的艺术,如何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趣味横生,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创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能变得丰富多彩、活力四射。
(作者单位:河南省虞城县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