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珊
摘 要:非计算机专业与计算机专业不同,因为它的非专业,其计算机基础教学一直处于进化过程中。目前值得关注的进化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计算机基础理论开始引入到非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二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开始与专业课程内容结合。基于此状,新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非常有必要进行重新认识、设计与定位。本文就此对非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结合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非专业;计算机基础;专业结合;课程设计
现如今,世界上关于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计算计网络技术飞速地发展,大大地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世界性的计算机技术迈着飞快的步伐发展时,国内我们很多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设置和教学方法,却脱离了时代的脚步。它与计算机的发展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已经毕业的学生除了选择在一些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的行业和领域就业外,已经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专业化、高技能、高素质的需求。
因此,有理由认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社会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操作和维护计算机系统的人才,更加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等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组建、多媒体网页制作、网站建设与维护等能力的网络中等专业人才。为此在专业建设、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设计、维护等能力为主的培养目标强调的是单一的学科专业对口教育,忽视了学生计算机硬件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很少涉及学生的人文素质、经济管理能力的培养,没有包含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以及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所应建立的合理知识能力结构。
(2)现有两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差别小,适应面窄,培养模式比较单一。
(3)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典型的单一的学科专业对口方式,课程划得过细,综合性差,知识面窄,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内容。
(4)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单一的计算机工程与技术教育,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内容陈旧落后,时间滞后,很难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创造力。
显然,这样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不能满足计算机应用领域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确定了以下改革方案:
(1)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求形成“软硬并举、平衡发展”的教学体系。
(2)精选教学内容,优化专业的知识结构。
(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知与行的辩证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多途径强化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抓好教学计划的实施,规范教学管理,落实各教学环节。
(5)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6)培养一批集计算机硬件、软件、应用三个专业为一体、专业口径比较宽、能适应人才市场和社会需求的计算机技能毕业生。
众所周知,知识、能力与素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理想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应该尽可能地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有机统一地结合起来,让这三者协调有序地发展,进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计算机综合型人才。为了尽可能地贴近理想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计算机的相关特点,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综合性培养。
首要点就是在教授知识时必须要以辩证发展的观念为指导思想。其实就是要做到除了从一个局部接着一个局部地分析外,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整体性的、规律性的认识。此外,还要通过课堂内外交流的加强,突破现行教学计划的条条框框。重视教学效果、重视教学质量,也要重视在课内外的各种活动中营造一种轻松的环境,形成一种活跃的氛围,促使学生的才能在锻炼和养育中逐步形成。例如,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利用课外时间,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计算机的实用技术和先进工具软件,安排并指导一些学生参加软件项目的研制与开发工作,锻炼学生运用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实践创新的能力和进行硬、软件产品开发应用的能力。
本着“加强基础,注重素质,突出能力,优化和重组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注意了解硬件、软件、应用三方面的知识搭配、跨学科内容的交叉和安排,以求进一步建立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逐步形成“软硬并举、平衡发展”的教学体系。重组后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了如下的特点:
(1)课程结构得到了调整和更新,其体系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三大部分,体现了“软硬并举、平衡发展”的教学体系特点,是复合型模式和开拓型培养模式的实践运用。
(2)在宽泛而复杂的知识框架中,实施模块教学。采用基础课模块和专业基础课模块教学,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除此外,还可进行科学思维训练与科学实验的训练。学生升入高年级后,专业课模块可确保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专业知识,让其深刻认识计算机学科的算法理论与实际运用技术。为实现分流培养,结合学院的技术特色和教学条件,设置了五个专业方向和一个自由选修模块,学生可根据个性和社会需要选读其中一个模块,体现灵活性和适用性,也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按系列课程组织教学。为建立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将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组织成计算机数学基础、计算机软件、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和体系结构等四个系列来组织教学,以强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可操作性。按系列课程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把握整体,高屋建瓴;有效地传授知识;有利于课程教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通过系列课程的设置与建设,使教学改革在一个比较规范的指导框架上有效实施。
(4)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把课堂教学与实验室实验组织在一个教学计划当中,培养学生制图能力和系统设计、分析能力。上机与实践训练从事计算机技术工作和研究的基石,我们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注重基础和应用能力。学生通过系统的、高难度的、大训练量的综合课程设计,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原理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5)通过第二课堂开展有序、规范的学生技能活动,并纳入教学计划当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是接收知识的对象,是被动地学习。开展以课外技能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对学生实行分类指导,引导他们参与一些实际项目或应用系统的开发,为学生提供获取课程教学以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多种途径,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与课程结构,逐步将专业调整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该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宽基础、活模块”的原则,设计算机网络工程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多个方向。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除要求学生通过国家计算机中级考试外,还组织学生参加网页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方面的考证。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日益成为其他专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其他专业的革新有着重要的作用。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