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风
摘 要:《鸿门宴》是篇幅较长的经典篇目,怎样才能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呢?在教学中,笔者想到了以鸿门宴的座次排列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刘项集团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命运以及写作技巧等问题。
关键词:座次安排;矛盾冲突;人物命运
《鸿门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司马迁用他生花的妙笔,为我们还原了杀机暗藏的宴上争斗,塑造了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并暗示了宴会的结局和席间人物的最终命运。在教学中,如此名篇,却着实不好驾驭。因为它篇幅较长,人物众多,技法丰富,每次讲授的时候,都是耗时费力。这学期笔者在讲《鸿门宴》一课时,想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由鸿门宴的座次安排说开去,巧妙渗透人物形象分析、写作技法讲解等内容,省时省力,学生也兴致盎然,较好地达到了长文短教的目的,同时也是一次对传统篇目教学创新设计的大胆尝试。
在《鸿门宴》中,司马迁是这样描述宴会上的座次安排的“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就是说,项羽和项伯面向东坐,范增面向南坐,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席。这一寥寥几笔的描述看似寻常,实则大有深意,是理解全篇内容的一把钥匙。当时宴会在军帐中进行,座次按古代室内礼仪,以东向为尊,其次是南向、北向,最卑的是西向。以这一点为触发点,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和梳理以下内容。
一、鸿门宴的座次反映了人物的地位与处境
项羽与刘邦虽同为楚军将领,但鸿门宴时双方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兵力上,项王四十万,沛公仅有十万;人事上,项王有曹无伤通风报信,刘邦的军事机密一览无余;且两军相距仅四十里。由此可见,项王拥有绝对的军事主动权。沛公战则必败,逃则必溃。只有韬光养晦,称臣谢罪,才是唯一出路。因此,他见了项伯就说“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至鸿门与项羽见面后,也一再称项羽为将军,而自称为臣。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刘邦至少在表面上也尊奉项羽为诸侯上将军,表明了自己的隶属与臣服。在座次上,当然也就无法与项羽平起平坐了。
至于项伯与项羽同为东向坐,也是合乎情理的。因为项伯不仅是项羽的叔父,也是楚国的重要官员——左尹。在项羽看来,项伯的地位应尊于刘邦和范增,故可与项伯同为东向坐。
范增被项羽尊为亚父,那么,在项羽心中,范增的地位即使不稍尊于刘邦,也应大抵与刘邦相等,故而亚父南向坐。至于张良,沛公都主动谢罪称臣了,他自然也只能是西向侍了。
二、鸿门宴的座次暗示了项羽和刘邦最终的命运
司马迁关于鸿门宴座次的安排,也从一个侧面为项羽思想感情的变化以及以后的势态发展埋下了伏笔。悲剧英雄项羽是一个个性极为矛盾复杂的人物。抗秦斗争的巨大胜利以及手握重兵,使他不免有些自负。但他出身于楚国贵族,平素颇注重礼仪,有“仁而爱人”的美誉。尽管鸿门宴中东向座是符合其楚军统帅的身份与地位的,但座次的排列或多或少还是可见他的骄矜自大。
刘邦故作谦让,以退为进,安于北向的位置。他在宴会前所表现出来的谦卑与服从,无疑使项羽平息了愤怒、祛除了疑虑。这与他先前听信了曹无伤的密告时,“旦日飨土卒,为击破沛公军”的描述大相径庭。其实,这正好表现了项羽总是无法忍受任何人对他的叛逆与反抗,但当别人一旦表现出柔顺依服时,往往会显示出过度的宽容与仁慈的特征。如同章邯见项羽时痛哭流涕,使项羽顿时化解了家恨国仇而封章邯为雍王一样。刘邦的柔顺屈服、甘居卑位也触动了项羽性格中“仁而爱人”“温柔慈祥”的一面。所以,当范增“数目项目,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时,项羽只能“默然不应”了。最终,范增的计谋破产,项羽再也没有了剪除刘邦的机会,短短的四年之后,刘邦终于取得了天下。
刘邦与项羽的成功和失败,虽然最后决定在战场上,但也可以这样说,当鸿门宴的座次排定之时,双方就胜负已分。这中间,座次的叙述无疑是表现项羽思想感情变化的一处伏笔,其作用不容忽略。
三、鸿门宴的座次暴露了项羽集团内部的矛盾
在鸿门宴这场不见硝烟的争斗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觉到刘邦集团君臣团结,配合默契,几乎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如张良献计,刘邦接纳,项庄舞剑,张良急召樊哙,樊哙立即上演闯帐的好戏。刘邦逃走,樊哙负责安全,张良负责礼仪,可谓相得益彰。
反观项羽集团,却君臣离心,士气涣散。项伯瞒着范增,私见张良;项庄无能,有辱使命;项伯大胆,公然阻止杀刘计划的实施;项羽自己也把军命当作儿戏,开始“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结果又大宴宾客。种种做法,都可以在鸿门宴座次安排中找到暗示。项伯东向,亚父南向,就是最好的明证。在项王心目中,范增竟然连一个叛徒项伯的地位都不如,其实就已经窥见其集团内部的重重矛盾了,也为范增计划的失败找到了源头。
在具体的教学中,写作技法、思想内容等都可以渗透其中,看似“闲笔”的座次安排及相关叙述中,刘项集团的重要人物悉数登场,我们看到的项羽既是一个年轻气盛、缺乏谋略而又有些自大的将领,也是一条豪爽磊落、不计前嫌的汉子,同时也明白了片面地论定项羽狂妄自大、骄横无礼的说法不免有失公允。小小座次的深入探究,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只要有一双慧眼,找准突破口,一定能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