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新华
摘 要:新的教学改革对于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很重视。在科学课的课程标准中设置了观察实验,这也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实验中能锻炼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科学课;能力培养策略
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日益提高,各个学科在教学中都重点体现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小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对其学习有积极的正向引导作用,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探索神秘世界。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即好奇心强,愿意自己动手实践,这样结合小学科学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能为其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供一定的保障。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科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整合优化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注重观察实验的引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在小学科学课上,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1.在设置实验步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
科学课对于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来完成的,因此在观察实验步骤的设置上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使实验顺利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实验材料,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提供一定的保障。例如:在开展“各种各样的根”这节课的学习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白菜、葱、萝卜、红薯等的根,引导他们自己观察这些根有什么不同,激发学生的思维。
2.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实验结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结论。这一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例如:在对动物基本特征的观察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鸽子、猫、兔、昆虫的形态特点,让学生自己找出他们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一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由于小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同,在总结上会有遗漏,教师应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相互沟通,互相比较,找到一个比较全面、科学的答案。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即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过程,通过实验的观察学习,学生能够将对事物表面的认识转化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通过实验步骤的学习,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知道知识的来源,从而有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二、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
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为了今后的应用,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使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象。例如:在学习水和水蒸气是可以相互转化之后,让学生能理解生活的现象,如把湿的衣服晾干,地面的水会变干现象的原因。这样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现象有机结合,提高了对知识应用的能力。
在学习知识之后,教师可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知识有创造性应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加深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了热量传递之后,引导学生把热传递的现象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让学生讨论:“学了热传递之后,如果冬天感觉冷了,你们会采取什么办法呢?”有的学生会想到多加衣服,有的会想到站在火炉旁,有的学生会想到拿个电热宝,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更深层次的培养,就是对新知识的发明运用。虽然对于小学生来说,发明创造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教师能很好地启发,结合情境的设置,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一定的正向引导,时间久了学生就形成创造发明的意识和基础。
三、注重科学知识的实践性,促进学生灵感思维的形成
学生灵感的形成,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开展教学任务时,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践性,让学生自己动手了解知识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花的构造”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剖所准备的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花,这样学生能更准确地观察花的结构,促进学生灵感的产生。这一教学方法也可延伸到对昆虫的观察实验上,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总体来说,小学生各方面正处在成长时期,这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最好阶段。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一特点,结合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为将来发明和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惠英.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初探[J].广西教育,2011(25).
[2]汪青亮.浅谈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J].新课程(小学版),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