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平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语,彰显了本届政府深化改革的胆识和勇气。能否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攻坚克难,推动改革大业不断前进,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全面检验。
作风虽然无形,影响力却无处不在。领导干部的作风好坏,决定改革事业的成败。改革过程中艰难与痛苦并存,面对改革,有些党员干部口头上说拥护,心里却拒绝“改革从我开始”,一旦觉得改革动了自己的“奶酪”,他们就会变得保守起来,畏葸不前。有的人喜欢打个人的小算盘,只想守摊子,保位子,而不敢啃硬骨头,不愿碰棘手事;有的人“只踩油门不挂挡”,花费成本不小,改革的车子就是不往前走。
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见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断定这个党以及它所领导的军队具备了战胜一切对手的“东方魔力”。同样,列宁早在十月革命后就向全党发出忠告:革命成功后“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若干年后,苏联共产党走向失败的事实,不幸被列宁的忠告言中。可见,作风好坏对一个执政党而言是多么重要。
古今中外,历来就有“创业难守业更难”之说。邓小平同志多次说过,“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认准了路,当然要坚定地走下去。习总书记也深刻指出:实现伟大目标需要坚忍不拔的努力,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始终埋头苦干、锐意进取。
改革是一场自我革新,是在自己身上“动刀子”,自身硬才能打得铁。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这块难打的铁,只有作风过硬,才能行得通、打得好。如果治不好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沉疴,只看上边“天气”,不接下边“地气”,满足于迎来送往,奔波于文山会海,改革的举措如何落地?如果改不掉享乐主义、安于现状、奢靡之风的痼疾,又怎能挑起改革的重担?
历史选择为民务实者,未来属于勇毅笃行者。作为改革的领路者、组织者、推进者,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常存进取之心,面对挑战考验、困境迷局,挺身而出、带头领路、敢于突破。
改革不仅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也会触及每个人的灵魂,拷问我们的理想、信仰和心灵。好作风应该成为改革者永远的精神气质和立身之本。领导干部作风硬不硬,关键看其困难之时、危难之处敢不敢直面挑战、迎难而上,挑大梁不会拈轻怕重,站排头不会甘居人后,当主力不是滥竽充数。有了这样的务实精神和良好作风,才能带领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改革。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科技厅离退休干部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