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惠惠
【摘 要】本研究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切入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低头族”通过对移动媒体的使用是否获得需求的满足情况,着重考察移动媒体社交应用类软件的使用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通过智能手机获取有效信息的情况。研究发现,移动媒体所带来的新型社交方式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的维系并非是消极的,甚至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使用移动媒体有填补碎片化时间的潜力。
【关键词】移动媒体 使用与满足 社交 碎片化时间
一、概念界定与问题提出
(一)“低头族”
“低头族”来源于英语单词Phubbing,形容那些只顾低头看手机而与身边的亲朋好友“零沟通”的人。
“低头族”的产生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息息相关。根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年增长率为19.1%。庞大的手机网民群体成为“低头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低头族”的评价,有学者认为,“低头”不仅将原本可以用来人际沟通的时间变成人机沟通,而且更加剧了受众对媒介的依赖,媒介依存症的症状加重。另一些学者认为,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低头”能够将碎片化的时间填满,对此持支持的态度。本文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试图探究智能手机作为一种移动载体,是否真正满足“低头族”的媒介期望。
2、“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的概念由卡茨提出,卡茨将受众认定是基于特定需求的个体,并希望通过媒介的接触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着眼于受众如何使用媒介,他们的需求又是怎样得到满足的。
20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赫佐格、贝雷尔森和麦奎尔等学者分别对广播、报纸、电视等媒介的使用与满足作了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发现受众在不同的媒介中获得的满足具有共性,同时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读报本身的目的化满足、广播的伴随性收听以及电视的强代入体验等等。那么,在移动媒体时代,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所带来的移动媒体的体验有什么新特点、带来什么新变化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设计的出发点是通过对手机上网使用习惯情况的了解,获知“低头族”是如何利用移动媒体的,进一步分析移动媒体是否满足了他们对于智能手机的媒介期望,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
问卷设计的问题,包括受访者个人特征、对于移动媒体的接触习惯、对于即时通讯社交类应用软件的使用情况、利用移动媒体获得信息消除不确定性的情况、移动媒体对于自我媒介期望的满足情况等方面。
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共发放了170份问卷,回收了135份。其中按是否使用移动媒体来划分,在135位受访者中,使用移动媒体并且年龄段在17~30岁之间的占到71%,可见,所谓的“低头族”主要以青年群体为主。
三、调查结果分析
卡茨、格里维奇和赫斯将大众传播媒介可能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分为五大类,根据李克特量表统计得到数据如表1。
可以看出,对于移动媒体的受众来说,移动媒体较能满足社会整合的需要和认知的需要。社会整合的需要也就是能够加强与朋友、家人的交流,巩固人际关系;认知的需要就是在媒介接触中获得新闻信息、专业知识。现具体分析移动媒体对于这两种需要的满足情况。
1、移动社交:拒人千里还是披心相付?
随着“低头族”的出现,学者对于移动媒体的异议之一便是移动媒体的使用加强了受众对于媒介的依赖,从而疏远了与亲友的交流。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低头族”与亲朋好友的“零沟通”并不代表人际关系的淡漠,相反,他们在和更多的人沟通,“在场”本身便成为一种沟通,而“不在场”的沟通就需要移动端来实现。从具体数字来看,2013 年,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 亿,较2012 年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高达86.2%,继续保持第一的地位。①可见,由于移动媒体的便携性,以及与传统手机通讯功能相契合,智能手机更能满足“沟通”的需求,移动媒体的社交属性更强。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从智能手机APP所使用的频率来看,73.96%的受访者承认聊天通讯类的APP使用最为频繁。
那么,移动社交的魅力何在?一方面,即时交流工具所提供的自我展示窗口,如QQ空间、朋友圈等,使人们能更加及时了解好友动态,在朋友状态下的一个“赞”,也成为一种无言的交流,虚拟化的社交方式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并且这种虚拟的人际关系一旦带入现实环境,也会使得“信息环境环境化”,巩固了人际关系。在对“你认为通过手机上网的社交方式(微信、QQ、陌陌、微博等)你的社交圈子比用手机上网前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的回答中,有47.92%的人认为通过使用移动媒体与他人的即时互动,社交圈子扩大了,只有22.92%的受访者认为缩小了,其他人则认为没有变化。(如图1)
另一方面,移动设备中的社交方式也起到一种自我确认的效用,移动设备作为一种媒介的即时分享功能,能够及时传递个人信息。个人作为一个趣闻轶事讲述者,构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传播结构,这个结构是否具有凝聚力的指标是他人对信息的关注程度。由于QQ、微信等属于强关系圈,因此个人的信息传递较能获得他人的关注,这就加强了个人的自我确认,消除了孤独感。同时这种社交媒体也是“镜中我”的一个平台,在社交媒体中,用户作为一个传播者,并非是将自我完全暴露,而是参考他人对自我所传递出信息的看法来发布动态,从而在社交媒体中呈现出一个自我满意的“普遍化的他人”的形象。
因此,移动设备上的社交软件,如QQ、微信等即时交流工具,成为维系人际关系的良好纽带。
2、碎片时间黄金化还是黄金时间碎片化?
仅次于社会整合的需要,受访者认为对于移动媒体的使用同样能满足他们对于认知的需要。在问及“是否会有意识地利用手机主动学习一些知识”,90.63%的受访者选择“是”。“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认为,当且仅当受众发觉其生活中某一重要需求已经无法被传统媒体满足而又估计某一新媒体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时候,人们才会开始采纳并持续使用那种新媒体。②移动媒体的便携性便很好地诠释了这个理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代社会移动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更能够满足人们认知需要的原因。便携性使移动媒体能更好地聚合受众的碎片化时间。社会的“碎片化”是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与生活节奏加快相伴随的是空间移动与转换越来越频繁,这种移动化的生活方式造成“等候时间”不断增加,时间被分成各个不同的小块,分散在不同的场合,使得人们有限的时间呈现越来越细分的碎片化特点。③碎片化时间成为人们建构自我、自我管理的重中之重,人们不仅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加强人际交流,而且还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新知识、了解新资讯。endprint
在满足受众认知需要方面,首先是各种资讯类网站移动端的发展,包括传统媒体、新闻网站、门户网站等移动客户端的推行;即时通讯媒体在满足受众通讯需求的同时,为了增加用户黏性也会设置一些公众账号提供信息分享等功能。移动客户端的使用解决了人们在使用媒介时的时间稀缺的问题,信息聚焦和订阅推送将有效信息从众多的冗余信息中抽离出来,同时也将碎片信息整合化,最大化地利用了空闲时间的价值。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对于媒介的使用主要从三方面得到满足:接触这种媒介本身的行为,接触这种媒介时的情境,以及接触媒介获得的内容。媒介的第一功能是传递信息,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寸步不离的移动设备使得用户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倾向于一种习惯,也就是说,移动媒体的使用使得受众对于媒体的接触动因由工具化向仪式化转变。在仪式化的使用中,接触手机这种媒介本身的行为是用户最主要的使用目的——“媒介即讯息”,满足于形式本身而不是媒介内容。70.83%的受访者承认,在工作或学习时无论手机有没有消息都习惯打开微信、QQ、微博等社交工具或网页刷屏,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手机上网浪费了正常的学习或工作时间。在这方面看来移动媒体的使用并没有将碎片时间黄金化,相反,反而有将“黄金时间碎片化”的趋势。
结语
针对移动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相较于认为人机交流取代人际交流的悲观看法,更多的人认为移动媒体所带来的即时互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积极的,或者喜忧参半,没有一方压倒另一方的绝对优势。
移动媒体的便携性特点有成为“移动电源”的潜质——能够满足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将增加的等候时间变为“充电时间”的需求,但是这个理想状态有赖于“低头族”对于移动媒体的合理使用。
乔姆斯基的媒介批判观认为,要看新媒介成为人们解放的工具还是和传统媒介一样成为奴役人们的工具,要看它把握在谁的手中。这里,我们借用乔姆斯基的观点:移动媒体最终是成为维系人际关系的工具还是淡漠人际关系的罪魁祸首,是使得“碎片时间黄金化”还是成为“黄金时间碎片化”的“时间窃贼”,要看受众如何使用它,只有将移动媒介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媒介“异化”,才能满足我们对于媒介的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1
②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5
③魏小令:《微博:碎片化时代的高效整合通道》[J].《市场观察》,2011(2)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3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endprint
在满足受众认知需要方面,首先是各种资讯类网站移动端的发展,包括传统媒体、新闻网站、门户网站等移动客户端的推行;即时通讯媒体在满足受众通讯需求的同时,为了增加用户黏性也会设置一些公众账号提供信息分享等功能。移动客户端的使用解决了人们在使用媒介时的时间稀缺的问题,信息聚焦和订阅推送将有效信息从众多的冗余信息中抽离出来,同时也将碎片信息整合化,最大化地利用了空闲时间的价值。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对于媒介的使用主要从三方面得到满足:接触这种媒介本身的行为,接触这种媒介时的情境,以及接触媒介获得的内容。媒介的第一功能是传递信息,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寸步不离的移动设备使得用户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倾向于一种习惯,也就是说,移动媒体的使用使得受众对于媒体的接触动因由工具化向仪式化转变。在仪式化的使用中,接触手机这种媒介本身的行为是用户最主要的使用目的——“媒介即讯息”,满足于形式本身而不是媒介内容。70.83%的受访者承认,在工作或学习时无论手机有没有消息都习惯打开微信、QQ、微博等社交工具或网页刷屏,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手机上网浪费了正常的学习或工作时间。在这方面看来移动媒体的使用并没有将碎片时间黄金化,相反,反而有将“黄金时间碎片化”的趋势。
结语
针对移动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相较于认为人机交流取代人际交流的悲观看法,更多的人认为移动媒体所带来的即时互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积极的,或者喜忧参半,没有一方压倒另一方的绝对优势。
移动媒体的便携性特点有成为“移动电源”的潜质——能够满足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将增加的等候时间变为“充电时间”的需求,但是这个理想状态有赖于“低头族”对于移动媒体的合理使用。
乔姆斯基的媒介批判观认为,要看新媒介成为人们解放的工具还是和传统媒介一样成为奴役人们的工具,要看它把握在谁的手中。这里,我们借用乔姆斯基的观点:移动媒体最终是成为维系人际关系的工具还是淡漠人际关系的罪魁祸首,是使得“碎片时间黄金化”还是成为“黄金时间碎片化”的“时间窃贼”,要看受众如何使用它,只有将移动媒介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媒介“异化”,才能满足我们对于媒介的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1
②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5
③魏小令:《微博:碎片化时代的高效整合通道》[J].《市场观察》,2011(2)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3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endprint
在满足受众认知需要方面,首先是各种资讯类网站移动端的发展,包括传统媒体、新闻网站、门户网站等移动客户端的推行;即时通讯媒体在满足受众通讯需求的同时,为了增加用户黏性也会设置一些公众账号提供信息分享等功能。移动客户端的使用解决了人们在使用媒介时的时间稀缺的问题,信息聚焦和订阅推送将有效信息从众多的冗余信息中抽离出来,同时也将碎片信息整合化,最大化地利用了空闲时间的价值。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对于媒介的使用主要从三方面得到满足:接触这种媒介本身的行为,接触这种媒介时的情境,以及接触媒介获得的内容。媒介的第一功能是传递信息,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寸步不离的移动设备使得用户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倾向于一种习惯,也就是说,移动媒体的使用使得受众对于媒体的接触动因由工具化向仪式化转变。在仪式化的使用中,接触手机这种媒介本身的行为是用户最主要的使用目的——“媒介即讯息”,满足于形式本身而不是媒介内容。70.83%的受访者承认,在工作或学习时无论手机有没有消息都习惯打开微信、QQ、微博等社交工具或网页刷屏,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手机上网浪费了正常的学习或工作时间。在这方面看来移动媒体的使用并没有将碎片时间黄金化,相反,反而有将“黄金时间碎片化”的趋势。
结语
针对移动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相较于认为人机交流取代人际交流的悲观看法,更多的人认为移动媒体所带来的即时互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积极的,或者喜忧参半,没有一方压倒另一方的绝对优势。
移动媒体的便携性特点有成为“移动电源”的潜质——能够满足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将增加的等候时间变为“充电时间”的需求,但是这个理想状态有赖于“低头族”对于移动媒体的合理使用。
乔姆斯基的媒介批判观认为,要看新媒介成为人们解放的工具还是和传统媒介一样成为奴役人们的工具,要看它把握在谁的手中。这里,我们借用乔姆斯基的观点:移动媒体最终是成为维系人际关系的工具还是淡漠人际关系的罪魁祸首,是使得“碎片时间黄金化”还是成为“黄金时间碎片化”的“时间窃贼”,要看受众如何使用它,只有将移动媒介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媒介“异化”,才能满足我们对于媒介的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1
②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5
③魏小令:《微博:碎片化时代的高效整合通道》[J].《市场观察》,2011(2)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2013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