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字声符表音功能的特点及其造字原因浅探

2014-07-19 23:12翁明鹏袁周
考试周刊 2014年42期
关键词:声符形声字特点

翁明鹏+袁周

摘 要: 声符具有指示整个形声字读音的功能,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种功能是有限制的,读音与声符完全相同的形声字在形声字家族中的比例甚至不到一半。文章主要从形声字的声符入手,探讨其表音功能的特点及其造字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 形声字 声符 表音功能 特点 造字原因

形声是传统六书中最具生命力也最能产的造字法。随着汉语的发展和汉字的更革,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作为汉字最主要的结构类型,形声字是采用意符和声符相互配合来造字的,前人习惯笼统地概括为意符指示形声字的意义,声符指示形声字的读音。如段玉裁在《说文解字·序注》中说:“其字半主义,半主声。”①王力先生在其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说:“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形声字的声音。”②但实际上,形声字声符的表音特点是相当复杂的,声符与形声字的读音决非简单的对等关系。周有光先生以《新华字典》(1971年版)中的8075个字作为研究对象,得出了现代汉字声旁的有效表音率是39%的结论③。项菊先生基本采用周有光先生的统计办法,以现代汉语3500个常用字为考察对象,得出的结论是36%④。李燕等人选取《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7000个形声字作为研究范围,统计结果显示“声韵调完全相同2285字,占形声结构的比例为40.54%”⑤。高家莺等对倪海曙编著的《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所收5990个正字进行统计,得出的结论是“一音声旁所组成的形声字(除去多音形声字)中,字音与声旁读音完全相同的约1578个,占形声字总数的26.3%”⑥。北京语言大学根据《汉字等级大纲》中的2001个形声字进行分类统计,得出的结果是现代形声字中声旁与形声字声韵调完全一致的占31%左右。在这些统计结果中,声旁有效表音率最高的也没有超过50%。因此,形声字声符的表音功能是极为有限的,其表音准确度降低、表音能力弱化的事实已为学术界所公认。

形声字表音的特点概括起来说其实就只有两个:一是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符字的读音完全相同,二是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符字的读音不相同。产生第二个特点的造字原因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符字的读音完全相同

在传统“六书”当中,形声字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起表音作用,段玉裁说:“会意合体主义,形声合体主声。”⑦根据甲骨文的取样调查,声符与其构成的形声字声韵调全都相同的大概占37%,就算到了现代汉字里面,仍旧还有相当比例的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符字的读音是完全相同的,如谓、城、湖、轮、鹏、攻、茅、笠、露、藻、盒、溢、理等。

这种现象的产生,在造字之初便如此,且声符字与形声字“在语音演变过程中又平行变化”⑧,如从“成”得声的字“城、诚、盛、郕、宬”等,上古音同为禅母耕韵平声;从“皇”得声的字“徨、惶、隍、惶、徨、煌、蝗、篁”等,上古音同属匣母阳韵平声;从“幾”得声的字“機、磯、璣、譏、饑、鞿”等,上古音同属见母微韵平声;从“容”得声的字“熔、榕、溶、搈”等,上古音同为喻母东韵平声。(本文上古音拟音皆依唐作藩《上古音手册》,下文同。如参考其他学者的拟音则另行注明)⑨

二、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符字的读音不同

许慎《说文解字》给形声字下的定义是:“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段玉裁注:“譬者,谕也。谕者,告也。……“江”、“河”之字以水为名,譬其声如‘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⑩“取譬就是择取相近似的声音譬喻。”?輥?輯?訛既是譬喻,就说明人们在造字时,只需声符字的读音与所造之形声字的读音相近、相似即可。如火燭之“燭”,《说文》解释作“从火蜀声”。但“燭”的上古音为章母屋韵入声,其声符字“蜀”却为禅母屋韵入声。又如从“ ●”的“廷”字上古音为定母耕韵平声,“ ●”却是透母耕韵上声。又如“轴”《说文》解释为“从车由声”,“妯”《说文》释作“从女由声”,此二字声符皆是“由”,但是“轴”上古音是定母觉韵的入声字,“妯”为透母幽韵的平声字,“由”为喻母幽韵的平声字。声符表音的不准确然也。因此,许慎在解释篆字读音时,采用最多的术语就是“读若”,如玉部 ●字,《说文》解释作“从玉夒声。读若柔”。而“ ●”(náo)为泥母幽韵平声,“柔”为日母幽韵平声。又,水部沖字《说文》释为“从水中声。读若动。”“沖”为上古音为定母冬韵平声,“动”为定母东韵上声。

根据上文所引的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到了现代汉字中,声符不能准确指示字音的形声字将近占到了形声字总数的60%。它们或声母不同,或韵母不同,或声调不同,或声韵调皆不同。声母和声调皆同而韵母不同者如“绿、狼”等;韵和调皆同而声不同者如“悲、忙、融、松”等;声韵皆同而调不同者如“领、达、花、符”等;声韵调皆不同者如“滇、域、偷、腻、撞、都、调、狐”等。产生这种现象的造字方面的原因,在上文说特点的时候已经提及了。因为形声字的“声”是“取譬”而来的,所以必然存在用不完全同音的字充当声旁的情况。于是,就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意符形成的形声字,即所谓分化字,在产生之时就跟声旁不完全同音。

1.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而造的形声字

“由于一个字原来的读音跟它用作假借字时的读音不一定完全相同,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而成的形声结构的分化字,也有可能跟声旁不同音”?輥?輰?訛。例如:古代常常借男女之“女”来表示第二人称“汝”(《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的“女”(nǚ)跟“汝”(rǔ)不同音,因此在“女”字上加注“水”旁而成的“汝”字也跟声旁不同音。又如耆老之“耆”(qí)多借作与嗜好之“嗜”(shì)(《孟子·告子上》:“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耆、嗜不同音,因此在“耆”字上加注“口”旁而成的“嗜”字也跟声旁不同音?輥?輱?訛。

2.为明确引申义加注意符而造的形声字

在古代汉语里,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两个字在意义上可以发生联系。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引申义距离较远,如果不深究,则一般人已经意识不到它是一个意义的引申。为了要求区别,人们打算另造一字来记录它。例如懈怠的“懈”本作“解”,《诗经·大雅·烝民》有“夙夜匪解”,到《孝经》里作“夙夜匪懈”。“解”是解散之义,由此引申出心理上的松解是很自然的,“懈”就是在“解”字上加注“心”旁而成的分化字。又因为“懈”的读音与“解”的读音只有细微的差别(“解”为见母支韵上声,“懈”为匣母支韵上声),有学者就将这种派生词称之为“变音的引申义”?輥?輲?訛。由于这些变音引申义的分化字是以记录其本义的字为声符的,二者读音必然也就不同了。endprint

3.为明确本义加注意符而造的形声字

需要加注意符明确其本义的字,其假借义和引申义都应该比较通行而造成本义被遗忘、废弃或者引起字义的混乱。“解决字词之间的游动性的途径只能是加强字与词间的固定性,使专字表专词、专词用专字。形声字就是解决词有定字、专字专用的途径”?輥?輳?訛。一旦加注意符来固定本义的分化字出现以后,其初文往往就不再表示本义,只用来表示假借义或引申义。于是,一般人通常就只熟悉它们的初文记录引申义或假借义时的读音,而将其本字记录本词的读音给遗忘了。典型的如“蛇”字。“蛇”是在其初文“它”(读shé)上加注意符“虫”旁而成的形声字,“它”甲骨文作“● ”或“● ”,是蛇的象形,由于“它”经常被借作表示指示代词(读与“他”同),而且一借不还,鸠占鹊巢,在古书当中的使用假借义的频率远远高于使用本义的频率,这就迫使表示爬行动物的这一词义另造新字,于是产生了“蛇”字。一般人就会记住tā音而忘记了shé音,导致声符“它”在“蛇”字中的表音功能完全丧失。类似的情况如“縣”与“懸”,“莫”与“暮”等。

(二)改换形声字的偏旁造的形声字。

“在汉字里,改换某个形声字的一个偏旁,分化出一个新的形声字来表示专门表示它的某种意义的现象,也很常见”?輥?輴?訛。但是其中有些形声字在造字之初本身就与声旁不同音,在此基础上通过改换偏旁又造的新形声字仍旧与声旁不同音。例如:“振作”之“振”,《说文》释为“举救也。从手,辰声”。许慎直接解释作赈济、救济之意。古书中也常出现这种用法,如《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周礼·大司徒》:“三曰振穷。”《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等。又,无名氏《小尔雅》:“振,救也。”邵瑛《群经正字》:“此(振)即俗赈济之本字。”?輥?輵?訛由于“振”字还有挽救(《韩非子·五蠹》:“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忘不可振也。”)、摇动(《诗·豳风·七月》:“六月莎鸡振羽。”)、挥动(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等意义,所以后来把“振”字的“手”旁改成“贝”旁,分化出“赈”字来专门表示赈济的意思。“振”与“赈”同音,皆音“震”,故与“辰”(音“甚”,甲骨文作“● ”,即“蜃”之本字,商代人们开始用蜃壳来制作农具,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称其为“蚌镰”?輥?輶?訛。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辰实古之耕器,其作贝壳形者,盖蜃器也。”?輥?輷?訛当可信。)不同音。

(三)把表意字字形的一部分改换成音符造的形声字。

古人为了使新旧字形有比较明显的联系,往往把表意字字形的一部分改成形状跟这部分字形相近的一个声旁,有些字的读音便发生了变化。如聝(馘),《说文》:“军战断耳也。《春秋传》曰:‘以为俘聝。从耳,或声。”由此可见,古人在打仗时有割去敌人左耳以记功的习惯,叫做“聝”。裘锡圭先生认为“聝”的表意初文为● (图),是从“戈”从“耳”会意的会意字,后来“戈”改成从“戈”的“或”,就成为从“耳”“或”声的形声字了?輦?輮?訛。“或”(huò)和“聝”(guó)读音不同。再如羞,《说文》:“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从丑,丑亦声。”甲骨文作“● 、● ”,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中》:“从手持羊是进献之象。”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许君云从丑,正以手谊说丑。从丑、从又,意同也。”?輦?輯?訛可见“羞”的本义是进献美味的食物,其甲骨文从“又”持“羊”,后来大概“丑”、“又”形近可通(篆文“丑”作“● ”),就成为从“羊”“丑”声的形声字。“丑”(chǒu)和“羞”(xiū)读音也不同。

(四)人们在选择形声字的声旁时,会拣字形比较简单的字或非生僻字。

形声字的声旁不宜用生僻字或者笔画繁复的字充当,因为形声字是“主声”的,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指示人们读音。如果用一个生僻字在作声符,则不仅不能起到指示读音的作用,反而必然会随着人们的排斥和书写、印刷便利的要求而被社会淘汰。为了使新造字能较好地满足语言发展的需要和流传,并且让人们普遍接受,造字时就不得不在语音条件上放松一点,用笔画简单且语音相近的字充当声符,这就自然造成了形声字与声符字读音不完全相同。这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制定的《简化字总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礎”的简化字“础”跟“出”声调不同;“樻”的简化字“柜”与“巨”声母、韵母皆不同;“襖”的简化字“袄”跟“夭”,一个有韵头i,一个没有韵头i,且声调也不同了。

(五)省声现象。

古人在造字时为了使声符的笔画简省一点,或者照顾到汉字的整体平衡、对称美观或容易书写识记,往往将声符的某些笔画或部件省略不写,这就是所谓的“省声”。许慎《说文解字》在分析形声字时首次用到了这个概念。如《说文》:“珊,珊瑚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从玉,删省声。”“疫,民皆疾也。从疒,役省声。”如果不考虑省声现象,单从形声字的角度看,“珊”的声符就是“册”,“疫”的声符就是“殳”,声符字与形声字的读音就是天壤之别,声符的表音作用也就消失了。当然,许慎也会有扩大省声现象的倾向,如“唏”《说文》:“唏,笑也。从口,稀省声。”声符“希”字本来就能准确地表音,许君硬要说是省声,不解许之意。

三、结语

形声字的声符往往因为语音的演变、造字时选取声旁的放松和汉字形体的变化而减弱甚至完全丧失了声符的表音功能。这不得不说是汉字形声性质的衰退。但就汉字本身来说,形声将汉字走向纯粹表音的音节文字的歧路上拉了回来,使汉字的发展重新走上了表意文字的正轨,故王凤阳先生说:“形声字是汉字演进中的又一里程碑。”?輦?輰?訛音义兼表的形声字具有拼音文字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尽管形声字的声符表现出弱化倾向,但是,它始终是区别混淆(同音混淆、多义混淆、形近混淆、同源混淆等)最有效、最便捷的文字形态,“成为区别字的大宗”?輦?輱?訛。形声字既能区别字义,又能提示读音,它使汉字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意音文字。在形声字占到现代汉字95%强的情况下,我们既要肯定声符的表音功能,更不能仅仅凭借声符的读音确定形声字的读音,以免出现“秀才识字读半边”的错误。endprint

注释:

①⑦⑩[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755.

②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11:164.

③周有光.现代汉字中声旁的表音功能问题.中国语文,1978(3).

④项菊.3500常用汉字中声旁的表音功能.黄冈师专学报,1995,第15卷(2).

⑤李燕,康加深,魏励,张书岩.现代汉语形声字研究.语言文字应用,1992(1)(总第1期).

⑥高家莺,范可育.费锦昌.现代汉字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74.

⑧李国英.小篆形声字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8.

⑨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16,51,54,111.

?輥?輯?訛陈梦家.中国文字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99.

?輥?輰?訛?輥?輲?訛?輥?輴?訛?輦?輮?訛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71,156,153.

?輥?輱?訛耆、嗜例转引自裘锡圭《文字学概要》第171页.

?輥?輳?訛?輦?輰?訛?輦?輱?訛王凤阳.汉字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426,451,434.

?輥?輵?訛转引自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长沙:岳麓书社,1997:1715.

?輥?輶?訛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1590.

?輥?輷?訛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一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204.

?輦?輯?訛罗、李二位先生之解释转引自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长沙:岳麓书社,1997:2138.

参考文献: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2]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周有光.现代汉字中声旁的表音功能问题[J].中国语文,1978(3).

[4]项菊.3500常用汉字中声旁的表音功能[J].黄冈师专学报,1995,15(2).

[5]李燕,康加深,魏励,张书岩.现代汉语形声字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2(1).

[6]高家莺,范可育,费锦昌.现代汉字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7]李国英.小篆形声字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唐作藩.上古音手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9]陈梦家.中国文字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1]王凤阳.汉字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12]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

[13]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1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endprint

猜你喜欢
声符形声字特点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形声字运动会
秦汉时期“迹”字声符的历时演变*——兼谈锡、铎两部通转及相关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声字声符特点的应用
英文摘要(Abstracts)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罕见韵书《声均表》古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