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仙
一、学困生语文素养低效的课堂表现
1.字词识记速度慢,巩固率低
新课标指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虽然低年级要求会写的字量比过去要减少200个左右,降低了低年级孩子的负担,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提高写字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改进教学。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一天平均需要识记十几个字,会写六七个字,这个量还是很大的。前面一课的字词还未记住,后面的生字又相继扑来。其他学生在那儿日积月累,不断提高识字量。他们却是在累积一座识字大山,而且这座山在逐渐长大。
2.词句理解能力差,一知半解
新课标指出:低学段的学生要学会“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研究学困生的生活背景,我们会发现许多类似的情况。比如: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不在身边,由老一辈的家人抚养。他们认为,只要不让孩子冻着、饿着,穿暖、吃好就行了。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也很少,但我们知道,儿童早期的智力发展就在于语言的交流。同时,也因为老一辈的文化水平低,他们对于孩子的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做不到有力督促。他们也不会去认真检查孩子的作业答案。现在每个班级也都建立了读书角,但学困生因为完成作业的速度慢,他们哪还有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呢?由于种种原因,孩子的阅读理解力受到严重影响。
3.句式掌握技能低,依样也不会画葫芦
低年级句式的掌握是最基础的。常见的句式有“什么怎么样”、“谁干什么”、“什么是什么”等几种。其他稍微复杂一点的,比如“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什么地方的什么怎么样”等都是在简单句式的基础上叠加的。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都对原句进行了朗读、指导、示范等,甚至是直接写下来让学生读。但是学困生的表现总是差强人意,就算你把答案放在他们面前,他们在抄写的时候也是错误百出。有的抄错了前后位置,有的写了错别字,更有甚者用哪个词造句都没有弄清楚,前一句抄到后一句。或者把两三句抄在一起。让他们自己想,他们只会眼巴巴地看着你。
二、提高学困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1.不让学困生闲着
鲁迅先生曾说:“对于时间,我们每个人得到的都是24个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却只能留下一片悔恨。”在教学时,学困生也许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听不懂。这时,他们就无所事事了。我们可以试一试举手的方式。比如,老师讲完之后,可以让同学举手进行反馈,听懂的举手,没听懂的不要举手。这样,老师就能直观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进行及时调整。可以让已经听懂的学生去完成下一个任务,让没听懂的学生说说哪里没听懂,也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精力耗费和时间浪费。另外,对于相对简单的问题,也可以采用举手表决的形式。如,同学在读词句或课文时,你在一边仔细听。全对了,就举手。错了几处,你就伸出几根手指表示。如此,既培养了学困生认真听课的习惯,也使他们对所学内容有了深刻的印象。
2.让学困生有面子
当学困生回答问题时,肯定是不完整、不正确的。如果老师就事论事,没有看到他们的努力,那么他们的热情就会被老师的冷漠之水浇灭。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困生的问题还没说完,就引来同学们哄堂大笑。这时候,老师如果让他坐下,那么这个孩子下次还敢举手吗?他的勇气在大笑声中消失殆尽了。此时,我们要从正面引导:“谁说说他刚才讲的哪里是对的?”学生们说出合理的地方,就是对他发言的肯定。如果是读课文,则可以问问学生:“他哪个词读得很好?哪个句子读得很通顺?哪处读得很有感情?”老师再顺势表扬,孩子自然是笑容满面。
3.只追前一名
著名撑竿跳高运动员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将成绩提高一厘米。当成功地跃过6.15米,第35次刷新世界纪录时,他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1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倒。”一般我们都会把学优生作为榜样进行树立。但对于学困生来说,那是遥不可及的。因此,我们不妨降低要求,以表现良好的学困生作为榜样,拉近彼此之间的差距,让他们能鼓起勇气去追。这个追,也只追前一名。比如ABCDE五位同学都属于学困生,语文水平也分高低。我们帮孩子分析一下,假设A同学与他最接近,我们就让他去跟A同学比。过一段时间后,他超过了A同学,我们再让他去跟B同学比。以此类推,激励他小步前进。轻装上阵,这样孩子们才不会因此而任务过重、思虑过重,才能集中注意力做好眼前的事,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最终获得成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