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培养

2014-07-19 15:26高荣军夏敬花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发展

高荣军++夏敬花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摘 要 本文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着重分析了体育教学对中学生的影响,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主要可分为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其中对学生身体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整体体质水平、体育教学可促进学生良好体型的塑造,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则为通过体育教学可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通过体育教学可促进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等。关键词 中学 体育教学 自信心 团队意识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体育教学在过去几十年仅仅被作为提高升学考试成绩的手段之一,而近年来,体育教学的多元化功能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认可,下面我们就来着重分析一下体育教学对中学生的影响。一、体育教学对中学生体质水平的影响(一)体育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整体体质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坚信体育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这从中华武术的传承发展史就可以看出来,近代以来我国体育运动的运动形式逐渐丰富,但无论如何变化,其健身功能一直是最为人熟知与重视的。据权威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水平不仅没有因生活水平的改善而得到相应提高,相反却在呈逐年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将过多时间用于游戏,作息不规律,最终导致体质越来越差。2.学习压力大,无过多时间参与体育运动,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生除要面对来自学校的学习压力外,还要在课余时间听从家长的意见参加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特长班等,无过多时间参与体育运动。体育课的开展在时间上相对比稳定,教学内容较为科学、系统,因此,系统的体育教学就成了提高学生整体体质水平的重要手段。(二)体育教学可促进学生良好体型的塑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日均脂肪与蛋白质摄入量远远高于人体日常所需,尤其是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他们大多来自典型的四二一独生子女家庭,受到所有长辈的宠爱,长辈们往往特别注重孩子的饮食,但又因其缺乏正确的营养搭配常识,导致孩子的日常饮食热量长期处于偏高的状态,而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以及网络游戏诱惑等原因显少有时间参与体育运动,这样一来,长期偏高的热量摄入且无法通过体育运动使之得到消耗,极易导致学生出现肥胖问题。据权威数据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肥胖容易引发多种心理问题,如自卑、内向、抑郁等,若这个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改善,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学是当前解决学生肥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原因如下:1.较为固定的体育课时,有效保证了学生的基础运动时间与运动量。2.体育教学活动通常较为科学、系统,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因材施教,可有效改善学生体型。二、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一)通过体育教学可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传统体育教学主要是为应对升学考试并希望可以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更多运动技能,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通过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可以发现,有意识的对体育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调整,可有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与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之通过练习均可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并适时的给予学生鼓励,促进其自信心的形成。(二)通过体育教学可促进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团队意识是将来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所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但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生出生于计划生育大潮之中,家中并无兄弟姐妹,在家庭生活中习惯了家长都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团队意识相对较差,而大部分体育运动都是以团队形式展开的,若参与者团队意识较差,不注重与其他人的合作,那么体育运动则很难顺利完成,因此,体育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团体体育运动,并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为其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三)通过体育教学可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将来的发展。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也不愿意与他人进行平等或过多的交流,很显然这是不利于其日后正常生活与发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其实就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多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现代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在学生出现不当言行时要及时纠正并引导,使之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更好的进行沟通,为其将来取得更好的发展做好铺垫。(四)通过体育教学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心态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人生逆境与挫折失败,是决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良好的心态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非是人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获得的。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竞赛,只要是竞赛肯定会有输赢,在面对比赛结果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之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比赛结果,促进其良好心态与乐观人生态度的形成。参考文献:[1] 李有伟,曲业煌,胡君义.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2] 黄毅,葛辉.体育活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辐射作用浅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02).[3] 钟秉枢.体育运动与现代人格塑造——重新认识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0)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培养

(安徽省当涂县大陇初级中学安徽•马鞍山243100)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要体育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学生个性体育教学发展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上、语言上、行动上、以及能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特征,在这些特征中有消极的成分,如性格刚强、爱玩电子游戏、喜欢欺负小同学等;也有积极的成分,如喜欢体育活动、爱劳动、爱上美术课等。课改中的个性就是指后者。它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能促使学生健康向上的个性。教师需正确区分学生个性中的消极成分,努力阻止消极成分的发展,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个性中的积极成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尊重个体差异特点,创设不同空间培养个性

技能学习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在掌握技能的程度上应给予学生不同的接受空间。课堂上应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这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也会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在复习前滚翻的教学中,教师可提供多种练习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基础自由选择;在垫上做团身滚动练习;由高处向低处滚翻;在帮助下做前滚翻成蹲撑的完整练习;无帮助下的完整练习;持球前滚翻的练习;前滚翻接创想动作练习等。借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这样的学习,既可以进一步强化基本技能的学习,又可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个体差异性,并不决定学生体育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不决定体育运动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不决定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身心状态。如:会当“小老师”。每个学生都想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取得好成绩,得到别人的赞扬,这就是学习的成就动机,也是他们学习成功的需要。在课堂上,让学生轮流当一回“小老师”,进行队列操练,自编准备操、放松操,辅导同学练习等,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教学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尽情地“自我表现”和“自我发挥”,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显示和发展。这样既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又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指挥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就会使学生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二、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发展个性

(一)教学目标要体现个性发展的全面性。

长期以来,在学生体育素质内容的构成中,人们一直比较偏重体质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忽视情意的发展,而个性发展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情意领域中提出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科学的态度、健康的情操、开朗的性格、应变的能力、创新的精神、坚强的意志、独立的人格、自我意识等个性培养要求,且不同年级有所侧重,逐步形成个性发展的培养序列。这样,在教学中不仅重视了体质的增强、技能的训练,以及认知心理系统的开发,而且要重视情意系统(动机、态度、兴趣、意志、性格、气氛等)的开发,注重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要体现个性发展的差异性。

体育教师习惯于教学目标以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个学生,把学生变成了毫无个性的“标准件”,导致教学目标的高度统一性与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应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原有的基础学力、个性差异状况,使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到对全体学生个性发展的共同要求,更要顾及到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要求,把学生划分成不同程度的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暂时薄弱学生的合格性目标,中等学生的进步性目标,优等生的优胜目标,让所有学生的个性在统一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差异的发展。

三、改进教学组织形式,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中,通过合理的组织手段,改变教学形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体育能力,而且又发展了学生创造性。如准备部分由教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的集中组织形式,改变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学生分别轮流值日带本组同学做准备活动的组织形式,课堂设计的自主准备阶段也留给了学生,我把四列横队的大集体分成了八个小组,每组小组长负责收集本组信息,自由组织形式多样的准备活动:有“贴膏药”“矮人赛跑”“踢毽子”等游戏,编出扇形、圆形、弧形等队形,花样百出,别出心裁。教师参与在其中,与学生交换位置,转变角色,师生同乐。学生平时的拘谨得以释放,个性得以展现,从而达到身心愉悦与个性张扬的良好状态,不失时机地培养了学生的个性。

四、结束语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过程具有重复性和渐进性。需要每个教师要有耐心,不可一曝十寒,操之过急,要遵循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建立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开发个性潜能的机会,对不同的个性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使学生的个性向着更加成熟、完整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身心素质。

参考文献:

[1] 汤国杰,黄小平.创新教育之视角—现代体育教师应具有的素质.体育教学.2001.6:13.

[2] 赵净.对体育教学中实践与创新的思考.体育教学.2003.2:13-14.

[3]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4] 严赛君.试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2001.2:18.

[5] 蓝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体育教学.2001.3.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