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德育观念 改进德育方法 构建德育特色

2014-07-19 17:11吴秀文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发展

吴秀文

【摘要】学校德育的创新与发展应从经验思维提升到理性思维,在注重方法手段研究的同时注重德育内涵的研究与开发,真正认识并确立学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目标。

【关键词】转变观念尊重需要构建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10-03

社会是否和谐,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群体素质的提高。群体素质的基础在于学生时期的培养。学校根据自己的文化积淀和教育特色,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应该始终把德育作为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最基础的教育,从实效性出发,在探索德育规律与创新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学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完善学校德育的价值目标。因此,在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的今天,学校作为承担基础教育的重要领域,对学校德育核心价值理念的认识和实现这个价值目标的实践与研究显得更为迫切。

在德育实践中,我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系列德育活动为特色,实行系列活动与常规管理相结合,做人教育和成才教育相结合,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学校的育人目标是: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全面打好素质基础,“重德育才,要成才先成人”,培养具有个性特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职中生,为学生的未来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

一、构建学校德育新体系

1.转变德育观念

长期以来,学校比较多的是依靠经验开展德育工作,各自由经验产生的方法创新虽然有它的作用,但以德育规律的研究视角来看,尚未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长效的、学生渴望接受的、和谐发展的德育课程、系统和方法手段。

学校德育的创新与发展应从经验思维提升到理性思维,在注重方法手段研究的同时注重德育内涵的研究与开发,真正认识并确立学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目标。按照我国政治制度的要求,学校德育承担起思想、政治、心理、道德等更为广泛的教育内容。因此,必须担负起指导和帮助学生懂得人生规律、科学把握人生、感悟人生真谛、树立理想信念、完善人生发展的作用。简而言之,德育对成长中的学生来说,不仅是社会伦理道德学问,还是一门健康生存与正确发展学问,从中能够获得优化健康生存方式的知识和科学发展的新认识。它客观上已形成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学说体系,是学会做人,优化、完善社会关系,使社会得以和谐发展的一门基础科学。学校德育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生命价值的丰富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德育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理念基础上,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的价值的集中体现;德育应该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价值是紧密联系的,体现的是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注重发展个性,注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确立;学校德育应该是使学生学会做人的科学导航基础性课程,它的生命力在于能够成为帮助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在积极适应和参与社会进步与社会建设中实现个人价值。

2.尊重和满足“两个需要”

改进学校德育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学校德育规律,并且明确学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目标——从指导和帮助学生获得人生的成功与发展出发,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使学生掌握如何从人生意义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从而使自己发展得更好。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尊重和满足“两个需要”。

(1)学校德育要满足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要

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以德育专职队伍与全体教职工达成共识为实施德育的思想基础,形成团队合力。德育虽然有政治工作的要求成份,但不完全等同于政治工作,它必须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发展。它既有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又有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不能仅仅作为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应该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与社会理想、职业理想、个人的生活理想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大胆正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主客观条件,增强自主发展的动力;养成教育也不仅仅是为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在提出行为规范要求的同时,应该向学生传授行为技巧,传授行为科学,引导行为智慧,优化行为表现,提升行为能力和层次。也就是在对学生提出该怎么做的同时,引导他们思考并通过实践去体验,进一步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做,对自己的发展有什么好处,以及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因此,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实施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愿意接受,成为自己的需要。这是一项基础性的、有规律可循的教育活动。

(2)学校德育要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是由认识支配的,并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是德育的重要功能和职责。德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成长发展得更好。这个价值目标,能坚定学生的追求,成为行动的指南,起到名至实归的效果。我们从事德育工作,既不能把它看成是一项任务,更不能把它作为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关键是落实教书育人。

3.发挥灵活机制

学校德育在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不言而喻,而德育在实施过程中的难度却同样不言而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使我们不仅看到德育在国家领导人眼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看到基层德育工作者对改革德育工作的迫切要求,焦点在如何充分发挥德育的功效,体现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高级目标(如理想信念等)的教育中,如何使其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把理想信念教育的规定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学生逐步认识、提升当今学习生活的意义上,使他们逐步达到领悟点。通过“远”与“近”的联系,找到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需要的最佳结合点,这就是德育应起的作用。比如,我们向学生提出,如何才能使自己成为符合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中职生这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同时组织学生联系自己,联系现实社会,引导生涯设计,进行社会考察,相互交流,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根据不同的情况列举生动的案例。同样,在道德规范的养成性教育中,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联系起来,授予行为技巧、正确的行为方式、指导了解有智慧的行为特征等。因此,我校开设文明礼仪课,开展“团员之家”、感恩教育等活动,建立系统化的校本德育课程包,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从而有效地发挥德育的功能并体现德育的生命力。

4.实现“三个和谐”

让和谐意蕴充盈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为职中生成就和谐人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造就一大批建设主力军,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光荣而艰巨的时代使命。要履行好这个使命,和谐德育必须成为学校德育工作不懈的创新目标与追求。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是充满生机性、体现时代感、富于创造力的一项条理、融洽、透射出和谐美的育人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实践的,其运作是和谐的。

(1)人际和谐:实现德育目标的首要前提

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学校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承担着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自我完善意识的任务。完成这个过程,师生人际关系状况对德育接受效果有着决定影响,必须调整好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态度,使二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一是德育工作者要研究学生心理需求,客观地分析职中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做到“知己知彼”;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相处,消除隔膜,使学生产生“自己人”的感觉;三是要学会把德育内容“活化”,从解决学生生活、学习、择业等实际问题入手,促进教育对象的社会化;四是引导学生自觉修德,大胆放手,指导学生自发开展有利于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充分发挥的育德活动。

(2)管理和谐:德育成效的切实保证

学校管理系统的和谐与否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而德育管理的和谐一定程度上也在制约着学校整体管理的质量。管理与和谐是相互促进的一对范畴,没有管理,和谐就缺乏基础,没有和谐,管理就缺乏方向,学校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一个全员德育的工作局面。一是要更新德育观念,通过引导、教育,使学校教师摒弃思想上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专利”的思维局限,秉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优良传统,主动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实习实训与就业指导等各项工作与德育工作间的联系、渗透和融合;二是健全管理机制,保证落实好德育工作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德育投入;三是在管理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使德育运行在和谐状态下进行。

(3)环境和谐:学生德行成长的肥沃土壤

职中生的道德形成、发展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这些有机情境。让学生学会判断并吸纳这些情境中“情”的有益养分,使其在品德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职责。必须努力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肥沃的成长土壤。首先,校外环境与校内环境要和谐。积极争取社会各行各业和广大家长的支持,塑造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其次,校园内部诸子环境要和谐。校园文化环境、专业建设环境、师生人际环境等子环境构成学校的校园生态环境,这些子环境中德育氛围形成与否、程度深浅及子环境间德育目标与方式的整体协调性,在促进学生加强道德认识、形成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和对其本身和谐、全面发展的深入理解上至关重要。

二、构建走向主体实践的学校德育新模式

学校德育的主要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处于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从而达到领悟点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重要的是必须为他们打下扎实的认知和认识基础。德育的作用最终应该充分体现在学生的道德行为方面。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学校的特点作出比较明确的安排,保证主题德育与学科类教学活动有一定比例的时间与空间,重在基础性、养成性、系统性、联系性、激励性,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两个层面的教育中,有针对性地架梯登高、以情景感染,使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更富有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行为动力。

我校从以下途径入手构建学校德育新模式

1.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指导性的分段德育目标

根据各年级学生个性特点、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制定分段德育目标。

2.增加学生课外活动及研究活动的比重

把学生社团、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纳入学校常规管理;鼓励学生以研究小组的方式进行小型的科研活动;某些学科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共探的合作学习。

3.探索符合我校特点的德育管理模式

真正推进素质教育,既要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又要考虑其全面发展;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自主性,激励学生发展自己的才能与创造潜力;在运作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科学、民主的特点,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身行为的主人,自主教育的主体。

4.教师用宽容理念营造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

(1)科学认识宽容理念

正确认识与处理宽容理念与日常教育的关系;研究正宽容、临界宽容、负宽容的区别;研究其操作方法等。

(2)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起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能在学科教学及学科教学以外的授课时间,而且能在学校生活的各个领域主动关心并悦纳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自发地产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营造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学生做楷模。

(3)营造良好的生生关系

根据时代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自身发展营造一个有效的自主教育环境。

根据时代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对五自精神(自尊、自爱、自信、自主、自立)分阶段提出细化性的达成目标,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尊重独立的人格和个性。通过不同的途径,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真正认识自己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状况。

5.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参与现代竞争与合作的重要保障。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是我校的一个薄弱环节,只限于做心理测试和分析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深入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面还有待加强,我们将分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工作,使我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为最终实现自我教育创造理论条件。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因此,作为基层学校,应对学校德育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做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探索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原理、方法和途径;进一步丰富关于学校德育的理论和青少年道德发展和形成的理论研究,为实施以德治国的重大方略架起新的支点;为学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为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自我教育新论》 蒋自立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年出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4]《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纲要》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发展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