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义务感的思考与对策

2014-07-19 06:00黄旭芳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学生

黄旭芳

【摘要】初中生义务感缺失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我们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义务感的培养。即用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学生;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学生;用良好的集体氛围熏陶学生;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示范作用来影响学生。切实加强初中生义务感的培养,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学生 义务感 培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74-02

近年来,初中生义务感缺失现象越来越令人担忧,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在教育实践中,一些学生只片面强调自身的权利,不愿尽义务或在尽义务时提出诸多要求。他们没有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相互依存性,不知道权利只有与义务相联系才能有效力,只有履行义务才能体现出自己的权利。由于学生缺乏义务感,不能明析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会引发师生之间的一些矛盾。中共中央、国务院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若干意见,旨在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希望。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培养初中生的义务感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 当前初中学生义务感的现状

1、以自我为中心,注重索取,不讲回报

当今初中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的环境下出生的,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在众多长辈精心呵护下享受着小皇帝般的待遇,逐步养成了只要求别人为自己服务的习惯,很少考虑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应作的回报。一旦自己的要求未能满足便抱怨,产生对立情绪,总觉得别人欠他什么,而不考虑自己应尽的义务。

一部分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逐步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团队观念淡薄,缺乏平等合作精神。对集体活动的参与首先考虑的是兴趣好恶,缺乏集体观念,一旦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出现分歧时,其选择是不言而喻的。如在劳动时,拈轻怕重,能躲则躲,却在乎他人是否把自己座位周围打扫干净。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将不愿吃苦、贪图享乐,不尊重师长,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甚至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社会问题。

2、片面强调权利,忽视义务的履行

由于当前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加之他们對一些法律知识不能全面了解,以貌似认识能力增强的方式过于注重自己所应享有的权利,而面对应该履行的义务及学校正常的管理,会"理直气壮"地进行抵制。表现在不愿意接受学校的常规管理,不遵守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甚至在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时与老师顶撞,这往往成为引发教育纠纷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初中学生义务感的对策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即在享有相应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享有权利并履行义务是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价值观之一,学生应是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的统一体。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形成的起源阶段,这一时期所接收到的信息将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义务感的培养、教育,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行带人,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爱他人、敢于负责的精神。

1、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

伴随着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对初中生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可很好地建立起学生的义务意识。面对当前部分学生存在的"自己是未成年人,只有享受的权利,没有承担法律义务的能力,法律义务与己无关"的错误观念,我指导学生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并以自编法制小报、每周带法回家、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增强其法律观念和义务意识,逐步培养起学生诚信守法的新型权利与义务观。

2、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历史上众多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他们为真理、为国家、为事业鞠躬尽瘁倾注了满腔热情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向同学们介绍这些民族精英的事迹,通过座谈、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先驱们的精神实质,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在此基础上,我以"做文明学生,创文明班级"活动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让学生从小学会关爱父母,理解"天下父母心";关爱同学,同学间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关爱社会,遵守公德,立志为社会作贡献;关爱自然,争做环保小卫士。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义务意识。

3、良好的集体氛围熏陶

加强班集体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对学生义务感的培养起重要作用。我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体育运动会等各种竞赛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学生的义务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在《因为集体有了我》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通过小品《还是集体力量大》、诗朗诵《手拉手奔流》、音乐剧《同学》等节目,深刻体会了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集体的强大力量。认识到在集体中每个人都需要依赖别人,反过来也被别人所依赖,使班级中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同学都能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班级管理中,我还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鼓励每个学生在班组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为集体的形象尽义务。同时在班级中找出大家身边的榜样,学有所依,使争先履行义务成为同学们的主动行为。如在劳动时,让学生自己分配、选择劳动任务。对劳动积极不怕苦、不怕累的同学给予表扬,对逃避劳动的人则予以相应的批评。从而弘扬了正气,在学生中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导向,让那些平常表现欠佳的同学也有了主动履行义务的欲望,并在其有所作为后及时表扬,使之能感到履行义务后的幸福。

4、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示范作用的影响

教师的日常行为体现着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必须把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体现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上,要用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感染学生。做到正人先正己,以自身良好的精神风貌表现出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权利与义务相结合观念。在学校的所有活动中,不仅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履行自己的义务。一段时间我班的卫生状况有所下降,我发现后没有批评学生,而是每天利用早读课前的时间整理讲台,清理地上的纸屑。这样,几天后,当我早晨来到教室时,教室的卫生状况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此后我班的卫生状况也一直保持良好。可见一次示范的效果远胜于若干次板着面孔的训斥。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一项重大且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加强初中生义务感的培养,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新人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