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军 许红莲
【摘要】效益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工作的重点是教学,有效的管理是提升教学效益的重要保障。通过对转变管理模式、理念、方式的探讨,增强师生的管理意识,以提升学校办学效益。
【关键词】人人参与积极管理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积极和谐高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46-02
我校是2011年9月投入使用,是一所总投资4100万元的省级标准化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教师82名,学生1548名。建校始学校秉持"弘扬传统文化,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品牌学校,培育合格人才"思想,贯彻"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理念,实施"人人参与、积极管理、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策略,使学校和班级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立体交互管理模式和"积极、和谐、高效"的学校文化。但由于生源及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提升较慢,为此我摸索出了以下提高教学质量的观点:
一、"人人参与积极管理"的教师管理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作为一位好的学校领导者,应帮助教师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来观察、思考和处理各种问题,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在新形势下加快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深化教学改革及加强实验室建设是教研室管理的核心工作。为此,我们不断加大管理力度,注重管理效果。对青年教师采取在岗指导导师培养制,发挥骨干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围绕教学工作这个中心。抓好教学各环节.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鼓励参与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既保征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又推動了学科的建设。
办学效益的提升是要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实现的。要增强全员质量意识。要让全体教职员工认识到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办学的根本,凡开会必讲质量,无论大会还是小会,要大张旗鼓的谈质量,要让质量观念深入人心,人人树立质量意识,把质量作为全校工作的重心。
根据现代化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要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有效地联合校内外资源,动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我国对学校的管理做得还不够,往往是行政力量的管理过多,学校没有更多的自主权,这不仅对教学管理造成了偏差,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影响。要想真正的发挥教学管理的有效作用,必须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要想做好管理工作,要求我们在以下两点上做出努力:
⑴学校领导的重视,积极调动学校内外的各种力量,力争与家长、社会取得及时的联系、沟通、交流,推动家校合作、学校与社会合作,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
⑵在校内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监督组织、制度等,从而为教学全面改革提供有效的、可靠的、执行性强的意见。
二、构建积极、和谐、高效的教学环境
积极、和谐、高效的教学环境是提升办学效益的必要保障。要使教学环境一直处于一种良好、平稳的发展状态,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构建,为学生创造学习的良好条件,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营造心情舒畅的环境。
传统的经验和做法,只注重对质量结果的检查,具体表现即是通过考试来完成管理,通过成绩对学生、对老师作出评价,忽略了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但教学质量并非是检查出来的,一两次的考试测验有时并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校不但要教书,更应该注重育人。教学质量应该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出来的。因此,在管理上,我们要将评估教学质量工作的重心放在由以往对教学质量的结果检查转变为对教学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加强指导。也就是说,要加强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课后辅导、作业的布置、批改等教学常规进行管理。学校就是学校,无论是多么出名的名校,它也是学校。所以,学校无论怎么创新,也都无非是备课、书写教案、上课、作业、考试几个环节。常规管理对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作为教育管理者,千万不能一门心思创新,最后忘了根本。常规管理中要严格执行这四个环节,也就是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有时候,校长把任务布置给教学校长,教学校长布置给教导主任,教导主任布置给老师,没有人检查,没有人总结,任务完成情况无人知晓,这样的任务如同没布置,自然也不会有效果。这里边的计划不一定是年初的计划,每一项工作都要按这个环节进行,学校各项任务才能顺畅。
总之,探索学校教学管理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它要求管理者在教学管理领域不断应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 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 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