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梅兰
【摘要】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視和加强合唱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就都有意无意的避开了合唱歌曲,特别是在公开教学,更是几乎看不到合唱的影子。究其原因就是一个字“怕”。一“怕”简单教学出不来合唱效果,二“怕”下大力气机械训练会缺乏愉悦性。那么,如何让老师们敢上爱上合唱课,让学生爱学乐学合唱曲呢?关键在于寻找合唱教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感受欣赏循序渐进形式多样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34-01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翻开我们的音乐书本,合唱歌曲比比皆是,成了音乐表现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有意无意的避开了合唱歌曲,特别是在公开课,几乎看不到合唱教学的影子。究其原因就是一个“怕”字,一怕简单教学出不来合唱效果,二怕下大力气机械训练会缺乏愉悦性。既怕为体现愉悦性而忽略合唱的基本训练,使教学流于形式;也怕反复训练,导致学生参与合唱的兴趣淡薄,产生厌烦情绪。
总之,是难于找到既能收到合唱效果,又具愉悦性的教学方式,因此大家就干脆回避。但这部分内容又摆在那里,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那么,如何让老师们敢上爱上合唱课呢?关键在于寻找合唱教学的有效方式,下面将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依据,结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班级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一、感受欣赏 让学生喜欢合唱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够顺利进行。因此,在合唱教学中,应从兴趣入手。
1、聆听高水平的合唱作品
学生平时接触的低水准群众歌咏和高水准的合唱是差之千里的,针对有一定的欣赏水平的初中生,如果让他们欣赏一些著名的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如:香港童声合唱团、北京天使合唱团、天使之翼合唱团、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等等,那轻柔高美的天籁声音足以抓住他们的心灵。
2、对比合唱与独唱的差别
教师可以搜集同一首歌曲的合唱与独唱两种版本,以相对比的形式引导学生聆听欣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合唱的感染力与丰富的表现力。
3、了解优秀的中外合唱作品
教师可以根据合唱发展的脉络介绍优秀的中外合唱作品,增加观摩与欣赏的机会。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听觉,体会和声的美感,体会合唱的魅力。
二、循序渐进 让学生学得容易
合唱基本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应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乃至每一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的对学生音乐能力进行培养。
1、打好基础
从初一年上册开始就要注意为二声部合唱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单声部歌曲教学时,就加入铺垫式的合唱训练,这样,到了出现二声部合唱教学就不会显得很吃力。如前面的教材《青春舞曲》,虽然没有二声部内容,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在歌曲中加入“啦啦啦”的人声伴奏,培养学生二声部配合的能力,初步建立起二声部合作的感觉。还可以在歌曲的结束音加上三度五度音程,让学生对和声有初步的感受。有了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到了后面的《在灿烂阳光下》二声部合唱教学就较为轻松了。
2、降低难度
有些合唱曲难度较大,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对教材进行处理,适当降低歌曲的难度。如在初一年下册合唱歌曲《长城谣》的教学中,可以把每句的第一个音的三度改为同度,相对降低难度,让学生比较容易的进入。
3、先入为主
在二声部歌曲的学习中,第二声部的旋律最难唱,可以用“先入为主”的教学方式,先进行第二声部的教学。如在初二年上册《绿色的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唱第二声部,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唱熟第二声部的基础上,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第一声部,把更多的时间、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歌曲。
三、形式多样 提高教学效率
在合唱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和科学的手段来增强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1.充分聆听
首先要聆听整体,也就是让学生听合唱歌曲的范唱,使其对歌曲有着整体的感受,听情绪情感、听音色美感、听强弱快慢、听高低声部的旋律走向、听听两声部的相同与不同点。其次要聆听彼此,仔细聆听自己及他人的演唱的音准节奏,是否是有控制的轻声歌唱,听听彼此的演唱声音是否和谐,并及时调整自己声音的大小,及时调整和控制自我在合唱中的表现,感觉合作起来的声音效果,是否清晰统一、富有美感。
2.乐器辅助
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时,许多老师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单独演唱很好,但合在一起音准就不行了”。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可利用乐器来辅助教学,如:竖笛、口琴、口风琴等乐器中的一项,跟老师的钢琴配合,则能帮助学生把握好音准和节奏。
3.善用评价
有人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因此鼓励性的评价对学生很重要,同时在肯定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此外,还要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如自评、互评、他评、“录音评价”等等,来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特别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多次录音、聆听、比较,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4.巧用提示
合唱教学中的暗示可以让学生不自觉地按照暗示的意愿行动,这其中有来自于音乐本身,也有有来自于老师、同学和自我的,教师应巧妙运用这一暗示效应,来提高教学效益。
其一、教师肢体语言暗示。教师要用语言、眼神、指挥手势等身体动作,传达给学生某种信息,每个细小的面部表情、手势的紧张与松弛变化都可以在暗示着合唱时应表现的各种要求。比如:在《沃尔塔瓦河》一课教学时,可用左右手轮环指挥,表示合唱的效果如同潺潺流水、涓涓流淌;而拇指和食指做靠近或捏物状时,向学生暗示声音力度的减弱。
其二,学生良好榜样暗示。贝杰尔说过:“孩子需要榜样甚过批评”。的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合唱教学正需要这种榜样暗示。举个例子:在《让世界充满爱》教学中,可有意识请了四位音乐素养、演唱能力较好学生分声部进行演唱,为同伴起到示范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树立了身边的榜样。
另外,可以让学生提出歌曲的处理方案,来解决合唱声音及歌曲情感处理的问题,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其个性发展。
俗话说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只有根据现阶段合唱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简单、快乐、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乐在其中,教师们也才能做到敢上、爱上合唱课。
参考文献:
[1] 胡凯. 合唱初学者的指导方式[J].中国音乐教育,2008(10)
[2]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