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93-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来自创新的教师。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求教师具有很多创新素养。
一、要有创新型的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 开展创新教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必须创新。首先要转变“学生观”,即面向所有学生,去发展每一个体的创造个性。其次,要树立新的师生观念,即构建教学双重主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为此教师要艺术地运用有声语言和身势语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独立应变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教师作出科学的质疑、批评乃至争辩,形成师生双边的心之交流,其乐融融。
二、要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实施创新教育,要求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育技术完全抛弃过去应试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育技术,创新教育的课程设置的“综合化”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多层次、 并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而创新教育内容的“社会化”要求对学生进行劳技、人口、计算机、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所认知,渗透环境、交通、国防等教育。并要求教师除了掌握所教学科的目的、专业知识外,还有具有一定的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教育技术日趋发达、完善,所以“教师信息素质”已构成新型教师必备的一种基本的职业能力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因而,创新型教师绝对不能忽视对其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学习与构建,使自己具有高度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技术能力。
三、要有创造性人格品质
创新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更多的人格独立性,创造性和更强的适应能力与迁移能力。这就对中小学教师创造性人格提出了远远超出以往应试教育的要求。因为有学者研究 表明,教师创造性的高低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故创新型教师的创造性人格对创新性的教学活动起着动力、激励、强化的作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创造性人格特征应该是:创造意向水平高,创造兴趣浓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远大的创造理想,独立性强,认真细做且意志坚定、持之以恒。
四、要有自我监控的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21世纪教师能力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教师的教育监控能力,因为这是创新教育的时代要求.教师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其自我监控能力表现如下四个方面:一是能独立制定创造性的教学计划;二是能及时敏感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反应;三是能有意识的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修正;四是能课后进行自我反省。以上四点是开展创新教育时每个创新型教师应必备的才华,所以为了使创新教育顺利进行,必须花大力气来培养教师自我监控能力。
五、要有独特的教学艺术
创新教育急需创造性的教学艺术,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把教学活动安排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趣味横生、魅力四射,并不断赋予教材以新意和活力,这是创新型教师的“精华”所在。哈尔曼总结了创新型教师的教学艺术,其中有如下几条对于我们目前开展的创新教育具有指导意义: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二是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开拓眼界;三是对学生进行专门创造性思维训练;四是尽可能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概念、观点以及材料、工具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五是注重学生挫折忍受力的培养;六是重视学生的提问,刺激学生的思维等。因此,创新型教师独特的教学艺术对于实施创新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总而言之,培养新型教师是我们开展创新教育必然选择,离开创新型教师这个主体因素,创新教育活动系统将无法逆转。快速提高教师的创新素养是为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强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