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激活信息技术课堂

2014-07-19 20:59:59李江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4期
关键词:创设交流信息技术

李江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是许多教师要面对的问题。本研究依据情境认知理论等,在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与反思的基础上,探讨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关键词】问题情境有效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46-01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一直是笔者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学习探索,笔者发现通过有效问题情境创设,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問题情境创设贵在有效,下面结合本人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际,谈谈笔者在有效问题创设情境的方法。

一、走进学生生活,寓学习于生活问题情境中

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将问题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以此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学习中。在教学中我发现,越有趣味性、越贴近学生生活和越新颖的问题,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在选择题材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使问题既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有创作和研究的实际价值。

例:高中信息技术课第一节课《无所不在的信息》:

师:有这样一个广告,一个酷男骑着摩托车在美国西部的大马路上飞驰,突然摩托车坏了,这时他掏出摩托罗拉手机向别人求救,不一会,一个农民赶了一辆骡车一声不吭地把他拉走了,这时话外音传来:“摩托再好也要骡拉,摩托罗拉,随时随地传递信息。”

师:是什么使这个男子脱离了困境?(答案是信息,本节课重点)

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精心设计好的问题使得这节课的开头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还引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二、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寓学习于学科融合问题情境中

因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技术性的讲授内容较多,容易出现为了学技术而讲技术的情况,我们应尽量为这些技术知识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载体,与其他学科所学知识的结合,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如高中物理中讲授的布朗运动,学生对这个运动很难有直观的理解,而用Flash软件制作悬浮粒子的无规律运动是很简单的事情,因此在讲授Flash动画制作时,就可以采用这个问题创设情境:如何用Flash制作出形象的做布朗运动的粒子?

三、创设争论式问题情境

学生普遍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争论型问题让学生争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争论中,使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撞击,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进一步激发,深化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积极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寓学习于合作交流问题情境中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群体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合作交流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合作互动交流的快乐。在教学中我利用网上多种交流工具,如BBS 、可视化语音聊天室、OICQ 等工具,通过竞争、合作分工、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网络基础操作这一章节结束时,我布置了一个关于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报告,其中一节课就是利用校园网中的讨论区来开设“和谐校园研讨会” , 针对学校里的一些不和谐现象,由三个学生作为版主,其他学生可在版内分别发表如下三个话题:(1)学校里一些不和谐的现象;(2)我认为这些不和谐现象出现的原因;(3)针对不和谐现象的对策。学生分组围绕这三个话题,展开讨论、交流(除了文字外,上传图片更能说明问题),由于网络中角色的隐藏,学生们都无拘无束,各抒己见,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最后由学生选择资料整理成文稿,准备向全班汇报。在下一节课堂上,选出优秀作品由作者向全班汇报。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借助网上交流工具,创设协作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促进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成为可能,并进一步提升学生搜索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综上所述,现在新课程的目标就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而这种转变就是建立在学生对信息技术问题探究解决的过程之中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无疑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前提与关键,是学生思维创新的源泉。采用多种方式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开展有益的讨论,引导学生用眼观察,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启发学生动口讨论,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体现了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达到由“知之者”到“好之者”再到“乐之者”的程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猜你喜欢
创设交流信息技术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