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视觉建构问题调研报告*

2014-07-19 06:09
江海学刊 2014年4期

李 健

大众文化作为当下最具产业性、娱乐性和普及性的文化形态,不仅广泛进入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作为一种高度视觉化的文化,从电影、电视、摄影、DVD、多媒体、动漫,到杂志、设计、时尚、广告、网络视频、电子游戏等,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文化现象早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跨学科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及相关数据文献,本调研报告力图以“视觉建构”为关切点,对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状况予以视觉维度的说明。其目的在于,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与视觉问题有关的一系列核心议题逐一揭示出来,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大众文化现象及其与当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实证依据。

研究路径、调研对象及样本分布

在当代学术语境中,“大众文化”既是一个热点话题,又因为其复杂性而引发各种歧见。仅以概念而言,我们即可梳理出若干种相互补充甚至相互牴牾的观点。这无疑与“大众”及“文化”二者本身的复杂性密切相关。依据费斯克的说法,所谓大众“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学范畴;它无法成为经验研究的对象,因为它并不以客观实体的形式存在”①。而文化作为一个“有着极为复杂的词义演变史”②的重要观念,一直在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思想体系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被频繁地使用着。不过,关于这一文化形态仍有一些特征是我们可以共同把握的。从形成时间上看,它主要指向现代社会转型之后尤其是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最具民众基础的文化形态;从呈现方式上看,它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品质内涵上看,它又常常与所谓精英文化构成某种对应关系,作为一种低层次的文化形态而存在。基于此,在研究路径上需要注意的问题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无论大众文化中的“大众”是这一文化形态的主动创造者、自觉接受者,还是被动受害者,他们都构成大众文化研究中最值得关注的基本对象之一。因此,摒弃某种“傲慢与偏见”,以恰当的方式把握这一“并不以客观实体的形式存在”却又无处不在的研究对象,既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种应有的学术立场。其二,大众传媒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则是研究的核心领域。这其中,传播媒介的历时状况与共时形态,都是我们需要考察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对传媒生态本身加以深入而细致的剖析,大众文化的生成机制、运行逻辑等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说明。其三,对大众文化所进行的任何研究,其背后都存在一个或明晰或隐晦的价值立场。如果简化大众文化研究的所有理论表述,其实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对大众文化的激进批判。批判理论——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可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形态。二是从更为积极的立场上审视大众文化现象及其文化意义。自英国文化唯物主义以来,大众文化内在的反抗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两种倾向实际上构成了大众文化研究的某种理论张力,它提醒我们:要想真正透过大众文化现象揭示其文化意义、内在特征和运行逻辑,就必须基于某种更加辩证的研究立场之上,并以其中的文化实践为依据展开分析。

结合上述三点,对当代大众文化的视觉建构问题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在研究路径上必须以传播媒介及其受众为基础,并在理论主张上持一种更趋辩证的审慎批判态度,力求借助调研工作将这一文化形态中的某种张力关系清晰地揭示出来。为此,本次调研在对象上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该议题所涉及的研究性文献予以必要的梳理和文本细读。这一工作主要是为分析各种实证数据进行前期理论准备。二是对各种已有的关于大众传播媒介和受众的数据分析成果,如各种皮书以及不同机构发布的各种相关数据报告予以进一步分析处理。三是对采用社会学抽样方法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它为调研报告的撰写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分析数据。③此次问卷调查于2013年8月份在南京市分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PS抽样方法,在南京市八个区共发放了81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01份,有效回收率为98.9%。

具体来说,801名被访者中男性占52.4%,女性占47.6%。所有被访者平均年龄33.5岁,其中最小的11岁,最长的92岁,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被访者占大多数。在所有有效样本中,企业普通职员和学生比例最高,分别为23.7%和22.5%,其次为事业单位普通职工,占11.4%。总体上看,本次调查覆盖了社会各个行业领域。所有有效样本的教育水平结构呈现出以高等教育为主的特征,本科、大专、硕士三者的比例之和超过70%,其中本科教育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3.8%。最后,在收入结构上,年收入在2~10万元之间的比例最高,在所有样本中占一半以上。此外,由于学生比例较高,所以无收入群体的比例也偏高。在本次问卷调查的60余个问题中,涉及大众文化及其视觉建构的约占三分之一。本文即以此为依据,结合既有的相关二手数据分析及研究性文献的理论支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所包含的视觉建构问题逐一予以说明。

大众传媒形态及其视觉主导性

众所周知,大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兴起是与传播媒介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的。中国当代社会最近30年来所形成的具体媒介环境,既在大众文化的形态构成和现象分类上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是理解其视觉形象生产方式、流程及至效果的重要依据;又在大众文化的社会转型与视觉建构问题上具有关键性的参考价值。就历时性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大众传媒沿着一定轨迹的高速发展可以视为中国当代社会变迁和转型的一个缩影。就共时性来看,当前的大众传媒不仅已经将大众文化划分为若干相对固定的形态,而且形成了一个高度融合的传媒网络系统。

概言之,大众传媒经过这些年的持续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形态复杂、多元共生的产业结构框架④。作为一种最具典型性的文化产业形态,中国当代大众传媒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经过若干次产业结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由印刷媒介为主、无线电广播为辅的单一传媒形态向电子媒介、数字媒介及印刷媒介多元并存的复合传媒形态的转换。以电子媒介中较有代表性的电影产业为例,最近一些年无论在故事片的产量、观影人次,还是影院及银幕数量等各方面数据都有显著的增长⑤。电影产业的这种高速发展趋势,只是整个大众传媒的整体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仅以电子媒介而言,电视作为一种传统媒体,一直占据当代大众传媒产业结构的主导地位,其传播覆盖率和影响力也居于各种媒介形态的前列。据统计,2012年中国有4亿多家庭拥有电视,平均每分钟约有一亿家庭在收看电视。近年来电视观众人均收视时间及其年龄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状态⑥。更重要的是,电视传播媒介的基本形态也在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媒介环境。这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无疑是以视网融合为基础的视听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状况。具体来说,在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媒体之外,近年来逐渐形成具有极大发展前景的视听新媒体系统。根据《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概括:“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视听新媒体形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侧重发展互动功能的视听新媒体,主要基于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网,包括网络广播电视、IP电视、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另一类仍为单向传播渠道的分化和传播空间(终端)的延伸,主要是指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和各种公共视听载体。”⑦事实上,基于互联网络迅猛发展而形成的各种数字媒介,已经成为近年来媒介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主导因素。无论从传播覆盖率还是影响力来说,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趋势都令人侧目。可以说,互联网作为数字媒介的代表形态,近10年来的发展速度可以说超乎人们的想象。数字媒介中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其发展趋势同样值得重点关注,而且它与互联网技术的无缝对接,也使得网络数字媒介的影响力已经轻易地散布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来看,这一发展趋势几乎是不可逆的。⑧

可以说,中国当代大众传媒的形态在最近30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影响力随之越来越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各种媒介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此次问卷调查中“影响最大的大众文化现象”一项的调查结果显示:位列前四位的分别是电视剧、电视娱乐节目、商业电影和网络电视(见图1)。这一影响力分布结构说明,不仅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已成为传播大众文化的最主要载体,而且更具视觉性和观赏性的动态影像文化产品对受众具有更显著的影响。其中,商业电影越来越追求视觉场景的华丽效果,电视剧和电视娱乐节目也越来越力图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些都说明,作为一个“最具视觉化或视觉生产性的文化领域”,大众文化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以生产视觉享乐产品为主导的经济场:“大众文化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眼球经济’,原本只是电视行业命脉的‘收视率’法则,几乎成了所有大众文化的游戏规则,娱乐首先要吸引眼球,其次要生产出视觉愉悦或快感。”⑨

图1 影响最大的大众文化现象选择分布图

如果再做进一步分析的话,大众文化的这些形态在影响力上是有代际差异的。比如影响“90后”的大众文化类型主要为电视娱乐节目、商业电影和电视剧;对“80后”影响最大的是电视剧,其次为商业电影和电视娱乐节目;而对“70后”群体来说,电视剧和电视娱乐节目的影响同样较大,但商业电影的影响力较之“80后”和“90后”则有所下降。此外,在不同职业、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群体中,不同类型大众文化现象的影响力也存在差异。比如中等收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更加倾向于认为商业电影对他们产生较大影响;电视娱乐节目的影响力在性别上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来说女性比男性更易受电视娱乐节目的影响。但在总体上,大众文化通过其视觉形象对受众的影响力所起到的作用已经越来越突出。仅以不同媒介形态的总体发展状况来看即可发现:除了电视借助视听新媒体的发展而继续保持其在大众文化传播中的主导地位之外,电影在最近30年的发展轨迹也比较有代表性。虽然期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困境,但最近10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规模和成长速度都非常惊人。就产业结构而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各个指标上的成长速度同样都是令人侧目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传统印刷媒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非常严峻的发展困境。以2012年的传媒产业市场结构为例,互联网业务规模达到了总体市场的41.7%。而在传统媒体中,“电视市场不但保持最大的市场份额,且较上半年的18.7%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广播、期刊、音像、电影等媒体的市场份额变化不大,报纸的市场份额从12.37%下降为9.8%,成为2012年最大的输家”⑩。在一定程度上,广播、杂志等媒介形态,也出现了受众群相对固定的小众化倾向。

总之,大众文化这一最具产业性和娱乐性的当代文化形态,其最显见的文化特征正是视觉性或视觉生产性。作为一种规模化的文化产业,它依托极为丰富的当代传媒形态,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视觉享乐的产品;作为一种主导形态的文化,它则为我们提供了以视觉方式把握这个世界的基本法则。

视觉形象生产的跨媒介转向

具体到大众文化的视觉形象在传播媒介中的生产过程,有一个重要特征或者说转向是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这就是大众文化的视觉形象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各种不同媒介的跨界融合。任何视觉形象因此都不会仅仅只在特定单一媒介中孤立地生产、传播,并被大众所消费。在马克·波斯特看来,大众传媒这一多元共存生态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不同媒体间无法预期地互动(如互联网吸纳了无线广播、电影和电视,而电视又吸纳了互联网和电影),新技术不断地扩大了现存媒体(如光纤电缆、数据压缩技术、无线信息传输),拥有越来越多人类功能的信息机器(声音辨识、翻译程序、全球定位系统的视像功能、海量数据储存量),以及许多无可预知的可能性。”他据此特别强调:“正是由于这些事物的出现,我们必须对视觉文化展开经验研究,并建立理论体系。”(11)这意味着,对传媒形态及其影响力的理论关注,其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关键性的议题,即大众文化基于传媒生态的“视觉”主导性,如何进行视觉形象的跨媒介生产、传播及接受。

根本上说,大众文化视觉形象的跨媒介生产与传播离不开传媒技术的巨大推动力。新视觉技术的出现在产生相对较新的大众文化表现形式(如游戏和网络视频)和多样化的视觉实践的同时,也逐渐淘汰了一些旧有的文化表现形式。如通过租买DVD光盘看电视剧或电影的人越来越少。随着互联网的出现,DVD在20世纪90年代盛行一时后,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只有2.1%的人主要通过DVD光盘来看电影,而超过一半的人主要通过互联网来观看电影(见表1)。与此同时,对这种以跨媒介融合为特征的新兴文化形式的接受度存在着较为显著的代际差异。具体来看,各类手机、电脑游戏和网络视频的接受度与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接受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见出,年轻一代人更容易接受这些新的传媒文化形态。这种代际差异,既与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等有关,也反映了社会变迁给不同年代的人提供了非常不同的视觉体验和实践。

表1 观看电影的主要方式

此外,收入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众对于媒介形态的文化消费选择。如在选择主要以何种方式观看电影中,收入还是起着很大的影响(见表2)。选择在电影院观看电影的中高收入群体占多数。在本次调查中无收入人群选择在电影院观看也相对较多,这主要是受到学生群体的影响。

表2 观看电影的主要方式和收入(年薪)的交叉表

仅从上述对电影受众的调查分析即可看出,大众文化的视觉形象资源其实是在一个极为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中被生产和流通的。这可以说是当前大众文化在传媒生态方面的一个基础性的特征。以2012年受众媒介接触习惯为例,大众媒介环境明显呈现出“新旧媒体加速融合,复合受众比例继续攀升”的总体发展趋势。其中有几个显著特征:传统媒体依然占据领先地位,网络媒体步步逼近;互联网发展对电视观众的分流最为明显,其次是报纸读者;超四成的城市居民每天接触3种以上媒体。(12)总之,大众文化视觉形象生产与消费的跨媒介转向,既为大众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媒介选择,强化了其无处不在的巨大影响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媒介环境的未来走向,丰富了视觉形象的媒介生产方式以及传播、消费形态。确切地说,“大众文化的视觉性生产、传播和接受都不再局限于单一媒体,往往是在不同媒体的互动中运作的。某一视觉事件或图像的出现,很快会在其他媒体中跨界传播,形成了视觉或非视觉跨媒体的合力。比如,一则卡通故事可以转变为电子游戏,还可以转变为电影或电视剧等。跨媒体和全媒体的多元链接和相互转换,彻底改变了图像生产与传播的形态,使得图像的影响力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并由此形成一种独特的跨媒体和全媒体的接受经验。再加上文化产业的集团化和整合浪潮,有线电视网、互联网、手机通讯网和平面媒体网高度融合,这就重新绘制了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接受的地形图”。由此可知,“跨媒体和全媒体的发展不但改变了视觉文化的系统,而且改变了人对视觉性的感知和体验”。(13)

大众文化中的视觉素养问题

以上基于大众传媒所做的调查分析,部分揭示了大众文化的具体媒介环境及其视觉形象生产的基本特征等问题。如果说上述分析主要是基于一定的客观数据所做出的概括总结的话,那么对于大众文化的视觉建构进行调研,还有另一个维度的问题需要考察。这就是立足于一定的理论立场,揭示大众文化的视觉建构过程中隐匿的各种观念意识。可以说,在中国当代语境下,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极具普泛性和日常性的文化形态,不仅其内在品质一直遭到精英话语诟病,而且其运行过程也始终受到政治话语的隐性控制。尤其是作为一种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视觉形象生产、传播与消费过程,表现出显著的视觉享乐主义倾向以及特定的意识形态内容。由此反映出的大众文化中的视觉素养以及价值观,也成为需要重点考察的问题。

具体来说,大众文化作为一种产业,主要是提供视觉享乐的产品;作为一种文化,是高度娱乐化和视觉化的文化;作为一种充满竞争的市场活动,则是争夺受众视觉注意力的战斗。当大众文化把视觉享乐作为命门来运作时,围绕视觉建构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接踵而至。如果说大众文化的发展给大众的视觉实践提供了更丰富的形式和内容,那么大众视觉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消费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也推动着大众文化的变化。无疑,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对两者都起着很大的影响。但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大众如何评价中国当代社会中最具有民众基础的大众文化?不同的群体在评价大众文化上是否存在差异?本次问卷调查为此设置了9个系列问题,对有关大众文化的评价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这9个变量可以分成两类,形成两个因子。其中,“移动互联网下人人产生大众文化”、“网络有利于大众文化的普及”、“大众文化影响价值观的变迁”、“目前电影市场发展较良性”和“广告引导我的消费选择”5个变量组成一个因子即“大众文化的发展和效应评价因子”,其变量的贡献度依次递减;第二个为“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和伦理评价因子”,按贡献度的高低依次为“电视真人秀节目作假较多”、“目前大众文化趣味较低”、“大众文化娱乐至上,博眼球”和“电视电影中植入广告太多”。

因此,对大众文化的评价至少可以从“发展和效应评价”与“娱乐化和伦理评价”两个维度予以考察。以本次问卷调查“大众文化娱乐至上,博眼球”问题为例,对此持“比较赞同”、“非常赞同”的人数有效百分比相加达到了60.3%。而“完全不赞同”、“不太赞同”的比例则仅有10.1%。这显然是和大众文化当前被理解成一种“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的常识观念相一致的。显然,大众文化以视觉享乐为主导性价值取向的根本动因,还是在于其强烈的商业利益诉求。因此其文化生态的形成与发展,始终受到经济话语的深刻影响。再进一步看,经济话语背后还蕴藏着与政治话语、精英话语等交互作用而滋生的新兴意识形态内容。在此意义上,约翰·费斯克强调“大众文化是大众创造的,而不是加在大众身上的;它产生于内部或底层,而不是来自上方”(14),是存在一定疑问的。在这一点上,阿多诺关于文化工业的批判性解读,倒是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揭示了大众文化特有的意识形态内容。如其所言:“尽管文化工业毋庸置疑地要揣摩那数以百万计的意识和无意识状况,并以此为指引,但是大众却不是第一位的,而是处于次要位置的,他们只是算计的对象、机器的附属品。消费者不是上帝,正如文化工业要我们相信的那样,消费者不是它的主体,而是它的对象。”(15)在大众文化借传媒灌输其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视觉形象扮演着关键性的作用。广告作为一种主要以特定视觉形象的生产与传播来刺激受众消费欲求的大众文化形态,在这一问题上便很具有典型性。纵览大众传媒经济活动在影响国民经济过程中的构成,广告所扮演的角色无疑是至关重要的。(16)其在不同传媒形态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反映出当前传媒发展及其影响力的总体状况及未来趋势。以2011年为例,“全球电视广告稳步增长、市场份额稳居首位,互联网广告增幅和市场份额均领跑全行业,报刊广告继续下降”(17)。

耐人寻味的是,本次问卷调查显示,一方面广告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是无处不在的,另一方面大众对广告的评价并未持有一种明显的积极态度。其中,认为广告对于消费选择有引导作用的人所占比例为21.8%,反之则占34.4%;而认为影视传播中的植入广告过多的人甚至占到了73.7%。这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包括广告在内的各种大众文化形态如此深刻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们在观念层面对这一文化形态的接受者是否会产生某种影响?或者换一个角度说,大众文化的受众又如何看待这一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的呢?从本次问卷调查的情况看,认为大众文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变迁会产生某种影响的有效百分比占到59.4%,而完全不赞同或不太赞同此观点的比例仅占4.1%(见表3)。更为关键的是,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大众文化持一种负面评价的比例明显占据上风。比如,认为当前大众文化趣味较低的比例占到57.2%,反之则只有8.3%(见表4);涉及具体的大众文化形态,比如“电视真人秀”,认为此类节目作假较多的比例达到67.8%。

表3 有关大众文化的评价:大众文化影响价值观的变迁

表4 有关大众文化的评价:目前大众文化趣味较低

很显然,这一系列调查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大众文化在内在品质及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所涉及的大众文化中的视觉素养与价值观问题,应该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尤其是在一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正在来临的转型时期,我们一方面认为大众文化所包含的各种视觉资源往往存在价值观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整治和规范;另一方面又看到,新的媒介方式使得人们在大众文化视觉形象生产、传播与消费的过程中的参与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不仅大众文化的视觉意识形态在主导受众视觉素养的高低与价值观的形成;而且受众本身的视觉素养与价值观也同样以某种方式影响大众文化的整体状况。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持一种激进批判立场还是一种相对积极的乐观态度,都无法真实还原大众文化在价值观念层面的复杂性。一种相对多元的辩证立场,应该才更有利于我们在“视觉建构”的视域中准确把握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全貌。

基于调研分析的结语

借助既有的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二手文献以及具体的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研报告从多个层面对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视觉建构问题进行了分析。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本次调研对于进一步展开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首先,对大众文化的视觉媒介环境进行梳理,是探讨中国当代大众文化视觉建构问题的一个前提条件。为此,我们需要以大众媒介最近30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为梳理和分析对象,从媒介环境变迁的角度对自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总体状况进行媒介考古分析,以概括其基本特征、运行逻辑,尤其是其文化表征的视觉建构方式、类型等,进而提炼出若干核心问题。具体来说,这一梳理工作至少包括:第一,大众文化视觉媒介的形态变迁。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层面梳理出大众文化最近30年媒介环境的历史演变过程,目的在于揭示大众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呈现的视觉性、娱乐性、商业化等一系列基本特征,并把握大众传媒当前的基本发展状况。第二,大众文化视觉媒介的类型比较。这就要求我们在微观层面对大众文化不同门类的视觉媒介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媒介类型进行视觉形象本体(物象/形象/拟像)、视觉形象构成(动态/静态)、视觉传播形态(印刷图像/电视影像/网络视频)、视觉消费形态(集体受众与个体受众/互动型接受与单向型接受)等方面的比较,以此揭示大众文化借助不同媒介实现视觉形象生产、流通和接受过程的差异性和共通性及其内在运行逻辑。第三,大众文化的视觉主导性及其核心议题。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以媒介环境的历史变迁及其现实状况为依据,对视觉因素在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中的核心意义进行说明。

其次,以个案为依据,对大众文化的视觉形象进行相对微观的分析。这一分析通过集中讨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视觉形象从生产、传播到消费的具体过程,可以揭示其文化意义生成的基本路径、模式以及内在逻辑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大众文化视觉建构问题的基础内容,它至少包括:第一,立足“跨媒体/全媒体”,揭示视觉形象生产的媒介生态系统。跨媒体/全媒体的多元链接和相互转换作为大众文化视觉生产与消费的一场形态革命,不但改变了视觉文化的系统,而且改变了人对视觉性的感知和体验。这是大众文化的视觉形象生产过程中最核心的媒介生态系统,它承接前一问题对大众文化视觉媒介环境的宏观讨论,在更具针对性的问题域中探讨对大众传媒在视觉形象生产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其运行方式。第二,立足“编码—解码”,进行视觉形象的意义生成及类型学分析。这一部分至少可以以图像学、符号学、形象修辞学等理论模式为基础,对大众文化内部各种不同视觉形象做类型学的分析,在相对微观的层面概括出大众文化视觉形象的主要呈现方式,揭示其视觉形象的意义生产过程及模式。第三,立足“挪用与发明”,揭示视觉资源的形象再生产及其内在逻辑问题。这需要我们从视觉资源的角度,对大众文化视觉形象生产的内在逻辑进行必要的说明。其目标在于将大众文化的视觉形象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揭示出来,如对传统视觉资源的篡改与滥用,对西方视觉资源的膜拜与本土化,视觉性对印刷文化的压制所导致的“图文战争”等。

再次,对大众文化中的视觉享乐主义与视觉意识形态问题予以揭示,探讨其中反映出的视觉素养及价值观问题。这是大众文化的视觉建构过程中,由其内在运行逻辑所带来的极为典型、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又包括一系列命题:第一,以“眼球经济”为代表的视觉文化的社会生产法则。眼球经济和注意力经济作为大众文化最重要的文化生产法则,体现了大众文化的视觉生产及其消费的极其深刻的经济学动因。这是大众文化走向视觉享乐主义的现实基础。第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视觉消费。大众文化对注意力经济的依赖,又以当代消费社会的形成为背景。在此背景之下,大众文化借助视觉形象所建构的消费神话,对广大受众具有某种导向功能,并最终形成一个以视觉享乐主义为主导的文化消费逻辑。这一逻辑促使我们将视觉享乐作为一种基本生活方式来对待,由此造成一系列文化症状。第三,视觉快感中的过度娱乐化。作为大众文化中的一种典型的文化症状,视觉享乐主义导致了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过度娱乐化和庸俗化,并使其出现一些病态(色情、暴力等)和不健康的倾向。第四,视觉享乐与视觉政治的辩证法。宏观层面看,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视觉享乐并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其背后还包含复杂的意识形态内容。它贯穿于视觉形象的生产、传播和接受的整个过程之中,并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影响甚至左右其生成过程。第五,“看的方式”与视觉主体的建构。微观层面看,具体到视觉主体,“看的方式”是最能体现大众文化视觉意识形态的分析角度之一,它也是考察转型期中国社会在主体身份建构方面的诸多问题的重要视角。其六,视觉素养的培育与视觉伦理的重建。大众文化的视觉享乐主义与视觉意识形态问题,在总体上指向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建构问题。其关键点在于如何在现实层面有效培育大众的视觉素养,进行视觉伦理的重建。

最后,对大众文化的视觉建构与社会认同问题进行揭示,应该是该问题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从建构的角度对大众文化中的各种视觉问题进行剖析,其关注点恰如米切尔所言,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通过视觉得以建构起来的。对于中国当代社会而言,其转型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借助“视觉性”问题被我们理解,社会认同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议题。其中,大众文化与社会认同的关系,既呈现为如何以视觉性来反映社会变化及其不断增多的社会问题,又呈现为大众文化所塑形的视觉经验与社会转型的关联。它们或反思批判或巩固强化特定社会关系及其观念,或在敏锐反映社会变化的同时也在建构关于变化的经验与共识。更重要的是,这些都不仅使人直观地瞥见社会变化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而且也使人直接通过大众文化的视觉消费,来进行社会关系的视觉性再生产。(18)最终,我们需要借助这种视觉性再生产,明确自己在当代社会中的身份角色,获得某种社会性的认同意识。大众文化的视觉建构问题分析的理论价值、大众传媒的视觉形象生产之于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等,都将在此维度得到更深入的说明。

①(14)[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1页。

②[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1页。

③本次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工作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视觉文化研究”课题组委托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闵学勤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完成,谨在此表示感谢。

④⑤⑥⑩(12)崔保国主编:《2013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3、155 ~157、45 ~46、4、302 ~303页。

⑦庞井君主编:《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⑧《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

⑨(13)周宪:《当代视觉文化与公民的视觉建构》,《文艺研究》2012年第10期。

(11)Mark Poster,“Visual Studies as Media Studies”,Journal of Visual Culture,No.1,2002,p.69.

(15)Th.W.Adorno,The Culture Industry: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ed.J.M.Bernstei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1,p.99.

(16)喻国明主编:《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17)胡正荣主编:《全球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18)参见周宪《当代视觉文化与公民的视觉建构》,《文艺研究》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