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宇晶
摘 要:本文探讨了在创新教育下,“五导三学式”教育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五导三学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生物教学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的主动参与者。”生物课堂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我校采取了“五导三学式”课堂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五导三学式”课堂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五导”即引导新课→指导预习→主导探究→辅导检测→精导总结,“三学”即学生自主学→小组合作学→师生探究学。这种课堂模式在课堂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五导”
1.引导新课
引导,就是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处于一种积极的听课状态。例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一节课的内容很难理解,怎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可以问学生想不想在叶片上看到自己的头像,学生对这一问题会好奇且产生兴趣,就会很兴奋地学这节课的内容,进而自主学习。
2.指导预习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可以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而不是毫无目的、走马观花地学,这样可以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很好地指导学生预习。例如: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引导学生思考每一步骤的意义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及实验的先后顺序等。在这个过程中,分组讨论个别疑点,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小组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推荐一个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列出。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保证实验的进行。
3.主导探究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获得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但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要为其拨开疑云,使学生思维顿开,疑云顿消,实现学习目标,从而在认知上达到质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集中解决,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使学生在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明确要理,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在教师主导下,使学生由“难学”变为“易学”,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总结能力的培养。
4.辅导检测
要限时完成达标训练题,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内容进行检测,以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通过检测,学生一方面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学生通过检测取得好成绩时,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唤醒内心的探索意识,促使自己不断前进。
5.精导总结
教师用精辟的语言对这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有明确记忆和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但是教师面对的是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方式单一就会显得烦闷枯燥,所以课堂总结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让学生每节课结束后都感觉意犹未尽,渴望继续学习。例如讲“血液成分”这一节课结束时,可以拿出一份血液报告单,让学生课下分析该患者可能患的疾病,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二、“三学”
1.学生自主学
自主学习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能发挥学生内在潜能和智慧。自主学习不同于放任自流的学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引、帮助下实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要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阅读,把认为重点的内容划出来,然后列出不会的问题,理清各知识点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活动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成功的体验,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2.小组合作学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他们要共同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能够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能够在不同个性、能力的学生之间建立起积极的、支持的同伴关系,获得更大的学习乐趣。但是这个环节却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相反对教师的指导能力、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潜下去”,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参与到每个小组里,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
3.师生探究学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有许多难点,会遇到许多理解不了的知识,这时教师就要发挥主动作用,启发引导学生,与学生共同攻克难点,力求实现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探究学习中,给学生以指导,同时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得到更多信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五导三学式”课堂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及探究能力,也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唐晓平.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指导与训练·初中生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徐瑞.新课程下的学生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