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双
摘 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加强家庭文化建设。而家庭文化的发展程度主要由家庭主体成员思想意识决定,因而不同家庭也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要加强家庭文化建设,需要家庭主体成员具备与时俱进的使命感和勤奋好学、率先垂范的品质。怎样提高家庭主体成员的认识,为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需要社会职能部门营造氛围,出台相应的政策,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关键词:家庭文化建设;主体意识;社会职能部门;作用
一、关于家庭文化
家庭文化是指家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家庭文化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指的是一个家庭世代承续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等。家庭文化是建立在家庭物质生活基础上的家庭精神生活和伦理生活的文化体现,既包括家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所体现的文化色彩,也包括文化生活、爱情生活、伦理道德等所体现的精神情操和文化色彩。
精神情操是家庭文化的核心。家庭主体成员具备什么样的观念和情感操守,就会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形成一种家风。自古以来有很多被传诵的家风、家训。曾国藩教育后代要读书,他的子孙很多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为有名望之人;毛泽东的家风:不搞特权、杜绝求办私事、艰苦朴素。对于平民百姓,“家和万事兴”,“勤劳、善良”,“百善孝为先”,也都是良好的家风。相反,那些“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的狭隘的人生观,给后代指出了一条越走越窄的道路。
1.家庭文化建设中教育是主线
确定婚姻关系的男女各自带着原来家庭中形成的性格、观念等来到组建的新家庭,开始夫妻相处,教育子女,处理家庭事物,他们的子女再通过他们在家庭中营造的物质的、行为的、精神的氛围传承家庭文化、体现家庭文化。如果家庭主体成员接受了非常成功的家庭教育,具备良好的观念和习惯、高雅的志趣、平和的心态,他们会营造出和谐的氛围。但由于这个世界变化太快、诱惑太多,父母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保证子女能够成长为健康和有益于社会的人。还有些家庭主体成员来自不够和谐的家庭,自身存在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常常导致夫妻相处不和谐,亲子沟通不顺畅,家族成员间矛盾重重等,很难很好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只有家庭主体成员改进自己的观念,积极学习,不断提高爱的能力,才能创建一种好的文化氛围。
2.我国家庭文化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我们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家庭文化建设。自古就有“修身、齐家、平天下”之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家文化不仅再一次上升到国家层面,而且已经上升至世界高度了。“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今天,在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时,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中国发展的必然。如果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不能在文化上站住脚,让外来文化、西方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思潮,社会主义建设的根基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3.家庭文化现状
目前,全国妇联成立了中国家庭文化建设研究会,它是由有志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家庭文化建设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研究团体。还成立了中国家庭文化网站,为我们家长们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平台。各地妇联常常举办一些活动使广大妇女重视家庭文化建设,以期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思想正在经受着种种冲击,人们需要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符合自身情况、健康的精神食粮。可生活中,人们往往过于追求物质而忽略精神,不但成人之间表现出强烈的物质欲望,教育子女的过程也急功近利,把目光放在成绩上,给他们定的目标就是考上好大学。太多的学生除了学习不知道生活还要什么乐趣。家里和社会都以成绩论英雄,被称为好学生的大多是成绩突出的,而是否真爱生命、善于处理问题、有远大抱负,将来能否适应社会生活则往往被忽视。学生的将来令人担忧,将来的社会就令人担忧。
4.家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
一个家庭无论现在的文化状况如何,都可以着手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和谐的家庭文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工作之后没有继续学习的习惯了,忙于应酬、忙于上网和摆弄手机等,却很少到老人身边尽孝,不关注自身的成长,甚至不关心伴侣和子女是不是幸福,更不会关注环保问题,每天朝八晚五,日日如是。我们看看:火车上,飞机上,人们都在干什么,百分之八九十的人低头看着平板或手机,要么购物、要么游戏,要么聊天,看书的几乎没有。再看看公交车上,年轻人更是“手机控”,坐在座位上眼睛紧盯着手机上的游戏,有老人站在旁边也不让座位,这是文明的进步吗?人们在做什么?追求什么?信仰在哪里?这就需要社会职能部门唤起人们的思想觉悟,只有孝道从家长做起,好习惯和健康爱好从家长做起,爱学习爱科学从家长做起,遵守公共秩序从家长做起,孩子才能够文明守纪,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健康成长,开创并将先进文化传承下去。
二、家庭文化建设中社会职能部门的作用
家庭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国家的一些专家、学者对家庭文化的研究全面而深刻,怎样使这些优秀的精神食粮进入人们的精神世界,作用于家庭文化建设?对于爱专研、强烈想进步的家庭主体,他们具备较高的精神需求,会主动寻找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自己和家庭保留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不断吸取新的营养。大部分人没有学习的意识,尽管他们的家庭矛盾很突出,也不从自身的努力着手,而是选择消极的方式,放弃老人、孩子,甚至婚姻。那么社会职能部门该起到一个什么作用,使一个人任何时候都可以接受教育和帮助,使其有能力获得幸福的人生并建设和谐的家庭文化呢?一个人从出生到工作前后的各个阶段都应该得充分的培养,社会职能部门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及措施,帮助个人实现成长。
1.幼儿园和小学时期促进家校联系,完成必要的启蒙
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中,加入大量的国学知识,其中三字经就已经涵盖一个人一生要成长的内容。而实际生活中,学生在学校读完“首孝悌,次谨信”,回到家里不知道尊重长辈,说话不算数,读完“泛爱众,而亲仁”,和朋友相处过程中却时时想着自己。幼儿园的教师常感叹“5+2=0”,意思是学校教了五天的好习惯,周末学生在家呆两天就又忘了,周一再来幼儿园,教师苦不堪言。小学教师也常常呼吁家长注意培养学生的习惯,而每个班级总是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习惯不好,而这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好。如果能在幼儿园和小学开设家长课堂,增进家校交流,有的放矢,让家长有学习讨论和被督促的机会,就能为学生创造家校目标一致的培养环境。因此,促进家校联合,给学生创造形成好品行的空间,需要教育部门干预,淡化成绩,注重品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在大学时间进行爱的能力的培养
学生进入上大学了,应该是品格、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尤其是与人相处的能力,为以后适应社会做好铺垫。学生都经历了中考、高考若干年的埋头苦读,学习之外的能力大大被忽略。在大学里,与同学和谐相处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而恋爱是大学里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及如何与另一方相处,是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个课题。我们看看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节目,参与节目进行求助的都是恋爱中的男女,还有些是正在读书的大学生,突出的问题就是不会与人相处,恋爱观甚至人生观不够正确。大学里一般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理论性强,针对性不强,应设置一门情商必修课,由心里专家撰写教材,使大学生实现成长。该课程要像外语和计算机一样,通过后颁发合格证,该证可在结婚登记时免去婚前培训。
3.结婚登记前的培训
我们国家把年龄作为青年男女是否可以结婚的唯一考量。其实青年男女到了婚嫁的年龄,他们是否能够充分承担伴侣的责任并具备与对方和谐相处的能力,是否能够一起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尊老爱幼,促进家族和谐,关系到他们的子女是否获得创造幸福的能力。我们看看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节目及龙广交通台的《叶文有话要说》《叶文故事会》就会了解到有那么多人处理不好夫妻之间的问题,也影响了家族关系,影响孩子的成长。大量不幸福的家庭存在及大量不幸事件的发生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了。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结婚之前必须通过心理考试,对考试不合格的人员要接受培训。各地的妇联或团委应成立培训机构,编选教材,聘请教师为需要的人进行培训,合格了才可以结婚。就像目前年满22周岁才可领取结婚证一样,让通过心理考试才可以领取结婚证成为一种自然。
4.在领取准生证前进行考试
正如从事某一行业的工作要有相关专业的资格证书一样,在教育孩子这个大工程中,也应该具备做父母的资格之后才能生育子女。在笔者学习的家长课堂中,有一对还没有小孩的夫妻去学习,教师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讲过百余场公开课,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一对夫妇,而且我们的家长课堂最短期限为半年,可以想象他们在今后教育子女过程中会拥有很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他们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羡慕和敬佩,纷纷感叹,如果我们当初在有孩子之前进行学习,就能避免现在和孩子一起走那么多弯路了,有的孩子已经浪费太多的时光,弥补不过来了。因此,在生子之前可以学习怎么做父母,是一件幸运的事。我们的政府部门应出台政策,通过培训考试,才可以领取准生证,同时设立培训机构,方便人们进行学习。
5.社会职能部门创造成人再成长的机会
前面所述,从学生入托开始到他们做父母阶段,社会应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那么,目前家庭中的人们幸福了吗?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得到改善了吗?这些问题在中青年家庭中出现很多。有些人求助于节目,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他们需要进行再一次心理成长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目前,有私人机构开设家长课堂,宣传力度有限,发展空间也很有限,一些社会职能部门应开设家长课堂、婚姻课堂、心理成长班,并通过网络和电台提供讲座和咨询,不仅可以扩大影响,而且可以切实解决家庭的突出问题,为全民素质的提高,为家庭文化建设乃至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参考文献:
彭艳.现代家庭文化建设发展新趋势[J].政工研究动态,2009(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