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元
常常听到有的教师说“现在的学生难管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观察一些课堂,我发现“难管理”正是学生对现状不满的一种表现。课堂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获得知识的愿望,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重视并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全员参与,并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推动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
课堂上学生若能感受到被关注,被尊重,觉得在课堂里有了“存在”的位置,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打开紧闭着的认知真理的“大门”。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傅雷家书》一文时,首先要求学生投入真情,品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积累下来。学生自主学习以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语句,与学生一起分析其中的含义、包含的人生哲理,并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深父爱。由于让学生主动感受,使得学生对父爱的理解有了更真切的触动。学生的心灵就会受到触动,此时就容易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在引导中学会放权,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
学生往往不愿受教师摆布,他们更喜欢教师提出的一些猜想,也更愿意自己动手验证。一位教师在教学“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时,首先向学生提出了猜想。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基本上已经能够得出结论。此时再通过实验师生共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好奇,以及通过实验验证了猜想的正确以后的惊奇,最后到得出结论的兴奋,都清楚地表现在每个学生的脸上。师生关系自然、融洽,学生觉得教师是那样的可亲、可爱。
三、用自身的职业素养赢得学生的信任
教师的语言、板书,甚至到着装等,任何一个细小的纰漏都逃不脱学生的眼睛。教师亲切自然、充满鼓励的眼神和笑容,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舞。教师的眼神是安详的,面容是柔和的,学生就会感到特别亲切,感到浑身是力量,心里暖洋洋的。教师的素养折服了学生,就容易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四、让每一节课成为学生生命中精彩的一部分
学过的知识会随时间而流逝,掌握的能力却能够伴随人的一生。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共同探索知识的伙伴,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享受,教师也从学生身上得到快乐。课堂充满生命力,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心灵受到启迪,智慧得到发展。在一节课中,得到的是学习的能力,也或许是一生中都不能忘记的学习的过程。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给出自己对真理的理解和展示,与大家分享。课堂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互相欣赏、互相提示、合作共同进步的场所,是师生快乐的园地。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