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失当反思

2014-07-18 23:25何云
新课程·中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灵活性科学性实用性

何云

摘 要:创设情境作为一节课的开场白,对一节课的成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其好坏与质量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就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失当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创设情境;科学性;灵活性;实用性

创设情境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一节课的开场白,导入的好坏对一节课的成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设置一个好的导入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活求知欲,唤起好奇心,能使看似枯燥无味、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能让数学课堂变得富有诗意。但是,一些教师对“情境”过分地强调和追求,非要千方百计地设计好各种情境,而忽略了“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情境”的问题。这样的案例在教学上随处可见。如,一节观摩课“解直角三角形”,执教教师伴随着多媒体课件鲜亮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引入了新课,并与学生开展了对话——师:同学们,你们想必都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吧!生:看过。师:那么灰太狼是怎样抓羊的呢?老师这里有一道关于这个问题的题目,请看大屏幕。青青草原上,灰太狼每天都想着如何抓羊,而且屡败屡试,永不言弃。一天,灰太狼在自家城堡顶部A处测得懒羊羊所在地B处的俯角为60度,然后灰太狼赶紧下到城堡的C处,测得懒羊羊所在地B处的俯角为30度。已知AC=40m,若灰太狼以每秒5m的速度从城堡底部D出发,几秒钟后能抓到B处的懒羊羊?问题出示后,教室马上热闹了,学生讨论开了:灰太狼是这样抓羊的?真有趣!最后肯定是抓住了,但又被喜羊羊救了……显而易见,学生讨论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忽略了讨论解法。虽然有趣,但却偏离了学习的轨道。想想,这应该不是我们想要的,在设计情境的同时我们应该想着:我们设计的情境能否为学习服务,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有所回味,有所启发?是不是真符合实际?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气氛虽然热烈,但讨论的是不是与本节课有关?时间是不是过长?这都是我们要深思的问题。

问题情境不仅要能激趣,更重要的是它应与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学生的认知基础及教学需要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情境才能起到“未有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如果只是“一厢情愿”绞尽脑汁创设的“失当情境”,只会事与愿违地“画蛇添足”罢了。所以我觉得,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要从情境引入,有时费尽周折,倒不如开门见山的好。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固然重要,但却不能牵强附会,否则只会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味”的丢失。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开头”工作并能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一见钟情”呢?

一、应注意课堂导入的科学性

一般来说,正常的课堂导入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为宜。导入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是成功的课堂导入。导入时间过长,就会显得喧宾夺主,不仅会使课堂导入显得庸俗繁杂,而且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导入的时间过短,又会使课堂导入显得苍白无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为了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绝不是为了作秀和摆花架子。

二、应注意课堂导入方法的灵活性

课堂导入,“导”无定法,切忌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便是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的方法也应因时因地因对象而异,既要具有趣味性又要兼顾启发性。

三、应注意课堂教学的实用性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导入”“探究”“理解”“巩固”和“小结”这五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如果一味注重课堂导入而忽视其他环节,那么,即使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注定是失败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突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体过程,无论课堂导入的方法多么精彩,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教学效果上。因此,课堂导入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

(作者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四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灵活性科学性实用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新型储换热系统在热电联产电厂灵活性改造中的应用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基于SVD可操作度指标的机械臂灵活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