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章 刘亚丽 余爱花
度洛西汀治疗中度抑郁发作伴躯体症状的临床对照研究
杨建章 刘亚丽 余爱花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治疗中度抑郁发作伴躯体症状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86例伴躯体症状的中度抑郁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3例, 以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治疗效果, 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周末各评定1次。以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价治疗中不良反应, 于治疗后1、2、4、6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段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前HAMD、HAMA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周末HAMD、HAM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周时情况类似, 治疗4周HAMD、 HAMA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至治疗6周后HAMD 、HAMA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度洛西汀作为一种新型的5-羟色胺(5-HT)与去甲肾上腺素(NE)双递质再摄取抑制剂, 可快速缓解焦虑抑郁及躯体不适症状,且副作用少而轻。
度洛西汀; 中度抑郁发作; 躯体症状;疗效
伴躯体症状的中度抑郁发作是抑郁障碍中一种常见类型,其伴有的躯体症状, 尤其是各种慢性疼痛,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仍不理想。度洛西汀是一种新型的5-羟色胺(5-HT)与去甲肾上腺素(NE)双递质再回收抑制剂(SSNRI), 有报道认为[1,2]治疗抑郁症起效迅速、不良发应少, 所以进行了这一临床研究, 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2014年3~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86例伴身体症状的中度抑郁症患者。其中男36例, 女50例;年龄33~55岁;平均年龄(36±2.7)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10±4.4)个月。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3例, 其中研究组男20例, 女23例;年龄33~54岁,平均年龄(35±4.3)岁;病程3个月~4年, 平均病程(9.4±4.2)个月;对照组男16例, 女27例;年龄33~55岁, 平均年龄(35.6±3.6)岁;病程3个月~5年, 平均病程(10±4.6)个月;两组以上各项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入组标准 ①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有关中度抑郁发作伴躯体症状的诊断标准;②排除严重的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疾病;③ 无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共入组86例。观察6周, 无脱落病例。入组病例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治疗方法 研究组予度洛西汀肠溶片, 起始量均为40 mg/d, 中午、晚上服, 1周内视情况可加至20~80 mg/d;对照组予文拉法辛缓释片, 起始量75 mg/d, 1周内视情况加至150~225 mg/d, 治疗6周, 若患者伴有睡眠障碍, 可合并苯二氮类药物。
1.4疗效评价标准 以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疗效, 于治疗前、治疗1、2、4、6周末各评定1次。以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价治疗中不良反应, 于治疗1、2、4、6周末各评定1次。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资料应用SPSS11.0统计包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治疗各时段HAMD评分比较 治疗前HAMD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周HAMD评分两组间比较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周时情况类似, 治疗4周HAMD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至治疗6周HAMD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治疗各时段HAMA评分比较 治疗前HAMA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周HAMA评分两组间比较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周时HAMA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4周HAMA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至治疗6周HAMA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缩小趋势。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各时段HAMD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各时段HAMD评分比较分)
注:治疗后各时段, 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研究组4332.4±6.125.9±5.3a20.7±3.5a9.3±2.2b5.7±1.2a对照组4331.7±5.628.7±6.623.2±6.410.7±4.56.4±2.9 t 0.712.12.241.83.06 P>0.05<0.05<0.05>0.05<0.01
表2 两组治疗各时段HAMA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各时段HAMA评分比较分)
注:治疗后各时段, 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研究组4330.9±4.619.8±4.2a13.1±3.8a9.4±2.7b6.3±2.9a对照组4329.7±4.422.4±5.215.7±4.510.6±3.07.6±3.8 t 1.262.542.891.952.01 P>0.05<0.05<0.01>0.05<0.05
2.3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各时期SERS评分比较 治疗后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口干、嗜睡、乏力、头昏、便秘、食欲减退、出汗, 研究组21例, 对照组41例,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频数明显较高;两组治疗1、2、4、6周SERS评分分别为:研究组(1.8±1.4)、(1.3±1.5)、(1.2±0.9)、(0.9±0.6)分;对照组(2.4±2.3)、(2.2±2.1)、(1.8±1.7)、(1.2±1.0)分。两组间同时期比较1周、2周、4周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周末此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
研究显示, 约有1/2~2/3抑郁症患者伴有躯体症状, 如疼痛、无力等, 经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后其临床治愈率31%, 明显低于无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43%)[3]。既往以阿米替林等一些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效果较好, 但治疗的安全性与耐受性均较差, 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有关的用文拉法辛治疗中度抑郁发作伴躯体症状的研究, 治疗安全性与耐受性虽有所提高, 但疗效仍不够理想, 2004年度洛西汀在美国批准上市后, 临床应用证明疗效显著, 尤其是疼痛症状明显者。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1、2、4、6周HAMD及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说明两组治疗均可有效缓解抑郁。治疗后2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一状况在治疗后2周仍较明显,说明研究组缓解程度更高, 起效较快。治疗4周HAMD及HAMA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文拉法辛亦有确定疗效, 但与度洛西汀相比, 明显起效时间可能在2周以后。治疗6周后HAMD及HAMA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一阶段是病情逐渐缓解稳定阶段,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未明, 从SERS评分上看6周末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是否与此有关, 尚需进一步观察。
治疗安全性与耐受性分析治疗后常见不良反应研究组21例, 对照组41例,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频数明显较高。SERS评分两组间同时期比较1、2、4周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周末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说明与对照组相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较少且程度较轻。
有关研究发现[4,5]:度洛西汀抑制5-HT和NE回吸收能力均较文拉法辛高, 体外实验显示其对5-HT和NE作用分别是文拉法辛的3.5倍和8.8倍, 抑制5-HT回吸收能力是抑制NE的5倍, 而文拉法辛抑制5-HT回吸收是抑制NE的16倍。体内试验显示度洛西汀抑制5-HT回吸收与NE回吸收比率为9.4, 而文拉法辛是30, 因此度洛西汀对5-HT和NE作用较均衡。两组间显著的疗效差异可能与上述的两种药物作用特点有关,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 有关研究显示中度抑郁发作伴躯体症状中, 约有69%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度洛西汀可通过抑制脑干内下行抑制通路5-HT和NE回吸收, 提高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 从而在改善抑郁同时明显缓解疼痛不适症状, 此独特治疗优势在本研究中得以证实。
综上所述, 度洛西汀作为一种新型的5-HT与NE双递质再摄取抑制剂, 可快速缓解焦虑抑郁及躯体不适症状, 且副作用少而轻,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1] Goldstein DJ, Lu Y, Detke MJ, et al.Dul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omparison with paroxetine.J Clin Psychopharmacol, 2004, 24(4):389-399.
[2] 王刚平, 颉瑞.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伴疼痛症状抑郁症的对照研究.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3, 40(1):4-6.
[3] Silverstein B, Patel P.Poor response to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ccompanied by somatic symptomatology in the STARD study.Psychiatry Res, 2011, 187(1-2):121-124.
[4] Rabasseda X.Duloxetine: a new serotonin/noradrenaline reuptake inhibi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Drugs Today(Bare), 2004, 40(9): 773-790.
[5] 秦颖.度洛西汀在疼痛方面的应用.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3, 40(1): 62-64.
2014-06-27]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